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制剂及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00507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制剂及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原药包括(重量份数)葛根15~21份、穿山龙15~21份、银杏叶15~21份。原药预先处理后粉碎,以50~70%乙醇回流提取,过滤合并醇提液液在55~65℃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17,冷却干燥后得干粉态药物组合物。药物组合物和医药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制成的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滴丸剂、粉剂、冲剂和片剂。上述任意一种剂型的药物组合物制剂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配伍合理,有效成份利用率高。对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作用,对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促进心脏功能恢复,安全、毒性小。临床试验证明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及其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其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应用。
技术介绍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的临床常见病症,是以冠状动脉的硬化、狭窄出现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心脏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卫生事业的发展,人的平均寿命明显增长。但从患病率、发病率和住院病人病种构成三方面分析显示心血管疾病的数量绝对和相对地增多,且已成为导致人口死亡的主要疾病。传统中医并无“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名,从中医古籍对“心悸”、“真心痛”、“胸痹” 等病症的记载及描述来看,与现代冠心病、心绞痛、心肌供血不足极为相似。因此,一般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在中医中属“胸痹”、“心痛”的范畴。中医认为,该病多因中老年脏腑功能渐衰,高粱厚味损伤脾胃,或七情内伤所致气滞、血瘀、痰浊内生,使脉络不通,心失所养而发病。由于瘀血内停,心血瘀阻,不通则心胸刺痛,且固定不移;瘀血属阴,夜亦属阴,同气相求则入夜更甚;心血瘀阻,心脉失养则心悸不宁、失眠烦闷;面色黧黑不华、舌质暗红或有瘀斑,均为心血瘀阻之象。因此,冠心病的发病机理虽与气虚、阳虚,痰浊、寒凝、气滞有关, 但因寒凝、热结、痰阻、气滞、气虚等因素皆可致血脉郁滞,造成血瘀停滞不散,心脉不通,故疼痛如刺如绞而痛处不移,所以冠心病、心绞痛与瘀血的关系更为直接。综上,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位在心,而病机主要是血瘀阻滞心脉所致,因此,在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目前用于治疗该病的中成药虽品种繁多,但不外乎重在扶正宁心的心元胶囊、养心氏片、补心气与滋心阴口服液、参麦液等,或重在芳香温通的冠心苏合丸、麝香保心丸、心宝等,或重在活血化瘀的复方丹参片及滴丸、速效救心丸、心可舒片、步长脑心通、山海丹、 金泽冠心胶襄等。除以上三类药物外,还有一些从中草药中提取有效成份的制剂,如银杏天宝,心达康,地奥心血康等。以上药品都仅局限于扶正宁心、芳香温通或活血化瘀等单个适应症,无法全面对抗冠心病的全部病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第二目的在于提供这种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药物组合物制成的药物组合物制剂;第四目的在于该药物组合物制剂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第一个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原药包括(重量份数)葛根 15^21份、穿山龙15 21份、银杏叶15 21份。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原药还包括(重量份数)毛冬青纩14份。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原药还包括(重量份数)毛冬青纩14份、槲寄生纩14份。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原药还包括(重量份数)毛冬青纩14份、槲寄生纩14份、川芎8 14份。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原药还包括(重量份数)毛冬青纩14份、槲寄生8-14份、川芎 8 14份、延胡索8 14份。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具有具解肌退热,生津止渴,解痉止痛,升阳活血作用,葛根性味甘辛凉,归肺脾胃经,能升发清阳,又有活血功能。近代研究发现葛根具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脑和冠状血流,改善心脑血液循环等作用,因此,从现代中医药理论来看,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药理实验也发现葛根总黄酮对脑循环及冠脉循环有增加血流量的作用,葛根素可以明显缓解心绞痛,葛根中的大豆苷及大豆素具有抗乙酰胆碱作用,能预防大白鼠实验性心律失常,大豆素为解痉主要有效成分,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因此,临床上常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脑血栓、头痛、头晕、颈项强痛的等疾病的治疗。如葛根素注射液、愈风宁心片(单味葛根)等都是用于冠心病的常用药,故以葛根为君药。穿山龙,性平,味甘,苦,归肝、肺经,具有活血通络,舒筋止痛,祛风除湿之功。穿山龙祛风通络,善走经络血脉,其性走而不守,利血脉,祛瘀血,通筋骨,内则通一身血脉,外则通一身筋骨,因此,既可用于治疗瘀血阻滞所致的胸痹心痛,心脉痹阻,又可用于筋脉不通的风湿疼痛,筋骨麻木。现代临床应用发现,穿山龙含有的薯蓣皂甙(dioscin)等多种甾体皂甙成份,也是地奥心血康的主要成份,能增加心脏收缩力,改善心肌供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浆胆固醇,减轻类脂质在主动脉血管及重要脏器的沉积,具抗动脉硬化作用,对瘀血阻滞心脉引起的冠心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与葛根等同用,不但对于冠心病, 而且可以用于因为脑梗塞,半身不遂等症。银杏叶,性味甘、苦、涩,平,归心、肺经,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现代药理也证实银杏叶中含有的黄酮和内酯具有扩张冠状动脉,使冠脉血流量增加,并能抗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浆粘度,从而改善心脑血管的循环功能。现在临床应用的多种银杏叶制剂的功能主治基本上都是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用于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病所致的冠状动脉供血不全、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脑血管痉挛等,以及动脉血管供血不良所引起的疾病。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中以穿山龙和银杏叶作为臣药。毛冬青,味苦,濯,性寒,归心、肝、肺经,具有活血通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作用, 为活血化瘀的常用药物。毛冬青常与川芎合用,既可以加强活血化瘀作用,又可以牵制川芎的辛热之性,用于治疗瘀血胸痛及半身不遂等症。药理研究发现毛冬青及其黄酮甙类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使冠脉血流量显著增加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有一定的对抗作用,与君药葛根、臣药银杏叶等合用,可以起到协同作用的治疗作用。川芎,味辛,性温。归心、肝、胆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作用。川芎善于行散开郁,功擅通行血脉,其气芳香走窜,又具有能升能降的作用,既能活血,又能行气,尤其长于活血, 因此被称为“血中之气药”。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作用。 延胡索为活血行气止痛的要药,其功既能入血分以活血化瘀,又能入气分以行气散滞,尤以止痛效用卓著,无论何种疼痛,均可配伍应用,治气滞血瘀所致之的胸痹心痛,常与川芎等同用。槲寄生,味苦,性平,归心、肝、肾经,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通经络的作用,应用槲寄生以补肝肾之亏虚,先天充足,心之阴血得以充养,自无病患之虑。现代研究发现,槲寄生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作用。对冠心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近年来也常常用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因此,可以配合以毛冬青、川芎、槲寄生、延胡索作为本方的佐药。综合全方诸药,本品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活络,理气止痛,祛风舒筋,通利血脉之功,诸药合力,起到了活血化瘀,通脉活络,舒经止痛的作用,正好与本品的病机瘀血阻滞经脉基本一致。本专利技术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原药分别进行净化和粉碎处理;B、将处理后的中药原药按配方比例称取,充分混勻,加入2飞倍量(重量比)50^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将2次提取的滤液合并,得到醇提液;C、对B步骤所得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并在55飞5°C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 1. 15^1. 17,冷却、干燥后得干粉态药物组合物。所述的B步骤中可以优选加入3、倍量的55飞5%的乙醇;所述的C步骤中减压浓缩温度为60°C。本专利技术第三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药物制剂为由药物组合物和医药上可以接受的医用辅料制成的颗粒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原药包括(重量份数)葛根15~21份、穿山龙15~21份、银杏叶15~21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炎许雷张国华张文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云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