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红莲专利>正文

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99020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由茵陈60-75克、垂盆草15-30克、大黄10-15克、醋鳖甲5-9克、丹参10-15克、黄芪10-15克、土茯苓3-5克、木香5-7克、白花蛇舌草10-13克、醋五味子15-18克、柴胡20-24克和大青叶30-45克组成,因此治疗黄疸型肝炎的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黄疸型肝炎在我国发病率很高,虽然有多种药物可以治疗,由于中药组合物产生的副作用性较小,中药组合物治疗黄疸型肝炎被广泛地使用,因此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是一种重要的药剂,在现有的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中,治疗黄疸型肝炎的效果不太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黄疸型肝炎的效果更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成,由茵陈 60-75克、垂盆草15-30克、大黄10-15克、醋鳖甲5_9克、丹参10-15克、黄芪10-15克、土茯苓3-5克、木香5-7克、白花蛇舌草10-13克、醋五味子15-18克、柴胡20- 克和大青叶 30-45克组成。其中茵陈的功效为利湿退黄,解毒疗疮,在本方中采用茵陈,因茵陈具有显著的保肝利胆作用,其作用机理在于能降血清转氨酶活性,减轻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脂肪变和坏死程度,诱导肝药酶,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保护肝细膜的完整和促进肝细胞再生,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茵陈有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排除的作用。茵陈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热平喘,驱除蛔虫及抑制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与细菌的作用。垂盆草的功效为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本方中采用垂盆草,因其甘淡渗泄,微寒清热,能利湿退黄,常与茵陈同用,其药理作用有保肝作用,对治疗急性、慢性、活动性肝炎,均有降低转氨酶作用。大黄的功效为泄热通便,凉血解毒,逐瘀痛经等功效,本方中采用大黄,是因其有保肝,利胆作用,在于明显降低CCL4等致肝疗伤的ALT值,减轻肝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其作用环节包括促进肝细胞RNA合成及肝细胞再生,刺激干扰素产生,抑制病毒的繁殖,促进肝脏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等,可疏通肝内毛细胆管,改善胆小管内胆汁瘀积,促进胆囊收缩,松弛胆囊奥迪括约肌,促进胆汁分泌和胆红素排泄。醋鳖甲的功效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本方采用其是醋鳖甲能提高淋巴母细胞转化率,延长抗体时间,增强免疫功能,保护肾上腺皮质功能,能促进造血功能,提高红蛋白含量,可用于肝病所致的贫血。强壮作用鳖多糖能明显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和抗冷冻作用,可延长小鼠游泳时间,有抗疲劳作用,免疫促进作用鳖多糖能显著提高小鼠空斑形成细胞的溶血能力,促进溶血素抗体生成;并增强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其它本品能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可消结块;有增加血浆蛋白的作用,可用于肝病所致的贫血。丹参的功效是怯瘀止痛,活血痛经,清心除烦,本方采用丹参是因其药理作用能促进肝、骨、皮肤等多种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其中促进肝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作用尤其显著, 能抑制或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降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具有一定的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塞和心脏功能,调节心律, 并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能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有抗凝血,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凝聚,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能降低血脂,抑制冠脉粥样硬化形成;能抑制或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有抗纤维化作用;能缩短红细胞及血色素的恢复期,使网织细胞增多,能促进组织的修复,加速骨折的愈合;有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有抗肿瘤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降低血糖;对结核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黄氏的功效是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本方中采用黄氏是因药理作用中保肝的机理在于使肝糖原增加,对于肝脏损害引起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降低有回升作用,可增加3H-亮氨酸掺入肝脏,蛋白质促进其更新,恢复机体正常免疫功能,提高清除病毒或抑制病毒扩散的能力。土茯苓的功效是解毒散结,怯风通络,利湿泄浊。本方采用土茯苓是其药理作用中,土茯苓可通过影响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的炎症过程而选择性地抑制细胞免疫反应,与茵陈配伍可增强本方的解毒利湿功效。木香的功效是行气止痛,健脾消食。本方采用木香是因本品气香醒脾,味辛能行, 苦味主泄,走三焦和胆经,故既能行气健脾,又能疏肝利胆,能治脾湿运化,肝失疏泄而致湿热郁蒸,气机阻滞之脘腹胀痛,胁痛,黄疸可与“大黄、茵陈”配伍,令肝气行,血顺而痛止,以此治痞闷嗳气,水肿腹胀,痢疾脚气,皆调滞散气之功。但辛香属阳,阳则升浮,如中焦、下焦结滞,须佐槟榔堕之下行;因性香燥,同黄连、黄芩治痢疾,同黄柏、防己治脚气,皆藉寒药而制其燥,则用斯神矣。若怒气拂逆攻冲,遍身作痛,以此使肺气调,则肺气自伏,若肝气郁,致胁肋小腹间痛,同青皮疏之,令肝气行,则血顺痛止。白花蛇舌草的功效为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奔放采用白花蛇舌草是其药理作用中,本品在体内能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生,促进抗体形成,使网状细胞、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从而达到抗菌、抗炎的目的。本品既能清热又兼利湿,现代临床研究本品可用于多种疾病,湿热黄疸症首选。醋五味子的功效为益气生津,补肾宁心,收敛固涩。本方采用五味子是因其药理作用中保肝的机理在于“五味子味酸甘,药性理论认为酸能补肝,缓肝。研究表明,五味子及其五仁醇、五味子乙素对急慢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减轻肝细胞坏死,防止脂肪性变,抗体维化,并使血清ALT活性显著降低,增强肾上腺及质功能,使肝细胞炎症反应减轻,能益气生津、敛肺滋肾、止泻、涩精、安神,可治久咳虚喘、津少口干、遗精久泻、健忘失眠等症。药理试验证明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促进肌体代谢,调节胃液和胆液分泌, 对肝炎恢复期转氨酶升高者有降低作用。柴胡的功效是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透疹。本方采用柴胡是其药理作用中保肝利胆的机制在于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肝损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能使ALT、AST降低,减轻肝细胞损伤,促进肝功能恢复正常,提高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抵抗能力,促进肝细胞DNA 合成,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可使胆汁排出量增加,降低胆汁中的胆酸,胆色素和胆固醇的含量,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微香升散,具有清热解表、和解少阳,疏肝解郁, 升阳举陷的功效。大青叶的疗效是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本方采用大青叶药理作用对乙肝表面抗原有抑制作用。现代临床研究大青叶多用于急性传染性肝炎,且《本草纲目》中记载大青叶主热毒痢,黄疸,喉痹、丹毒等。四、具体实施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药物组成,由茵陈60克、垂盆草15克、大黄10克、醋鳖甲5 克、丹参10克、黄芪10克、土茯苓3克、木香5克、白花蛇舌草10克、醋五味子15克、柴胡 20克和大青叶30克组成。把这几种中药煎制成中药汤,每天分早晚两次服用,七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停药1-2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药物组成,由茵陈75克、垂盆草30克、大黄15克、醋鳖甲9克、丹参15克、黄芪15克、土茯苓5克、木香7克、白花蛇舌草13克、醋五味子18克、 柴胡M克和大青叶45克组成。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的药物组成,由茵陈70克、垂盆草22克、大黄12克、醋鳖甲7克、丹参13克、黄芪12克、土茯苓4克、木香6克、白花蛇舌草11. 5克、醋五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药物组成,由茵陈60-75克、垂盆草15-30克、大黄10-15克、醋鳖甲5-9克、丹参10-15克、黄芪10-15克、土茯苓3-5克、木香5-7克、白花蛇舌草10-13克、醋五味子15-18克、柴胡20-24克和大青叶30-45克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红莲
申请(专利权)人:武红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