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红梅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580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茵陈10-30份、栀子5-15份、大黄5-15份、虎杖5-25份、柴胡5-15份、赤芍10-30份、白芍15-25份、郁金10-20份、内金5-25份、甘草5-15份、砂仁10-20份、车前子5-25份、薏米仁20-4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温中散寒、健脾祛湿、清热凉血、解毒开窍、利湿退黄的功效,其治疗黄疸型肝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黄疸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ー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是由于肝炎病毒使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部份发黄的症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食欲減退、厌油、乏力、上腹部不适、肝区隐痛、恶心、呕吐,部分病人畏寒发热,继而尿色加深,巩膜、皮肤等出现黄疸。目前西医治疗虽然见效明显,但也只能解决暂时问题。而且西药治疗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中医认为,黄疸是由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其病因有感受时邪疫毒,或为饮食所伤,或为脾胃虚弱,其发生往往内外相互为患。治宜温中散寒、健脾祛湿、清热解毒、凉血退黄。根据中医理论,针对黄疸型肝炎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治疗治标不治本及副作用大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干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茵陈10-30份、梔子5-15份、大黄5-15份、虎杖5-25份、柴胡5-15份、赤芍10-30份、白芍15-25份、郁金10-20份、内金5_25份、甘草5-15份、砂仁10-20份、车前子5-25份、意米仁20-40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茵陈20份、梔子10份、大黄10份、虎杖15份、柴胡10份、赤芍20份、白芍20份、郁金15份、内金15份、甘草10份、砂仁15份、车前子15份、意米仁30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茵陈具有清热利湿、保肝利胆的功效;梔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大黄具有泻火消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瘀止咳的功效;虎杖具有活血散瘀、祛风通络、清热利湿、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柴胡具有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的功效;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郁金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的功效;内金具有治诸骨鲠,噎膈翻胃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砂仁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车前子具有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热化痰的功效;薏米仁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温中散寒、健脾祛湿、清热凉血、解毒开窍、利湿退黄的功效,对黄疸型肝炎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专利技术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0%,治愈率70%。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茵陈20g、梔子10g、大黄10g、虎杖15g、柴胡10g、赤苟20g、白苟20g、郁金15g、内金15g、甘草10g、砂仁15g、车前子15g、薏米仁30g。实施例2 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茵陈10g、梔子15g、大黄8g、虎杖20g、柴胡15g、赤苟10g、白苟25g、郁金10g、内金12g、甘草5g、砂仁12g、车前子20g、薏米仁20g。实施例3 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茵陈30g、梔子12g、大黄5g、虎 杖10g、柴胡12g、赤芍30g、白芍15g、郁金12g、内金10g、甘草8g、砂仁20g、车前子25g、薏米仁25g。实施例4 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茵陈15g、梔子5g、大黄15g、虎杖5g、柴胡8g、赤芍25g、白芍20g、郁金15g、内金25g、甘草12g、砂仁10g、车前子5g、薏米仁40g。实施例5 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茵陈25g、梔子8g、大黄10g、虎杖25g、柴胡5g、赤苟15g、白苟18g、郁金20g、内金5g、甘草15g、砂仁15g、车前子15g、薏米仁35g。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5厘米,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50例,年龄20 45岁。ニ、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年龄酌情增减。一天ー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五天为ー疗程。ニ、疗效标准 (I)痊愈症状消失,黄疸消退,肝功能检查正常;(2)有效症状消失,黄疸消退,肝功能检查轻度异常; (3)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I 一 10个疗程,痊愈35例,随访未见复发;有效10例,无效5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五、典型病例 病例1: 孙某,男,29岁。发热、全身不适、乏力、食欲減退、恶心呕吐、右上腹不适等黄疸前期表现,I周后出现黄疸,查体发现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肝区有压痛和叩击痛。诊为黄疸型肝炎。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3个疗程,症状消失。病例2 林某,女,38岁。诊见身、目、小便俱黄,发热、恶心欲呕、腹胀纳呆、身倦乏カ,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诊为黄疸型肝炎。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3个疗程,症状基本消失,继续服用2个疗程,症状完全消失。随访至今无复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茵陈10?30份、栀子5?15份、大黄5?15份、虎杖5?25份、柴胡5?15份、赤芍10?30份、白芍15?25份、郁金10?20份、内金5?25份、甘草5?15份、砂仁10?20份、车前子5?25份、薏米仁20?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茵陈10-30份、桅子5-15份、大黄5-15份、虎杖5_25份、柴胡5_15份、赤芍10-30份、白芍15-25份、郁金10-20份、内金5-25份、甘草5-15份、砂仁10-20份、车前子5-2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孙红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