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头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93725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头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由天麻、当归、土茯苓、制何首乌、防风和全蝎6味药材作为原料制成,与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而制成的一种中药口服制剂,其剂型包括丸剂、颗粒剂、硬胶囊剂、片剂等,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安全有效、药理药效作用显著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医药制剂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工作的节奏加快、压力加大,头痛疾病的发病率日趋升高。头痛,属祖国医学“头风”范畴,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之一,临床以内伤头痛最为多见,其发作时疼痛难忍,痛甚即易泛恶,呕吐清涎或延及面肌,拘急麻木,病程漫长。 古今众多医家认为头痛的致病因素以情志不遂、六淫外袭、气血逆乱、邪风阻窍、瘀血阻滞为主。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会于巅”。脏腑安康,气血条畅,则脑海清灵而无头痛之苦。若情志不遂,郁怒紧张,肝失疏泄,郁而化火,阳气亢动,气血逆乱,气血运行受阻而成血瘀气滞;六淫外袭,其中“风为百病之长”,其可夹寒、 夹热或夹杂湿邪侵袭人体,上犯巅顶,亦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渐成血瘀气滞,因此邪风阻窍、瘀血阻滞是偏头痛发作期的病理因素,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是偏头痛发作期的病理基础,而六淫外袭、情志失调则是最为常见的诱发因素。现代医学将头痛分为血管神经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但对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内分泌、情绪紧张、 精神刺激、睡眠障碍等因素有关。因此,中医药在对头痛疾病的治疗上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达到标本兼治,副作用小的绝对优势。对此,我们先后申请了两件专利技术专利并获得了授权,申请号分别为02153456. X和 200410022070. 3,在这两件专利申请文件中,主要是从制剂处方,剂型制备工艺等方面进行保护,但由于其实际中存在稳定性差等缺陷,本专利技术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高研究,以进一步改进药材提取制备工艺,提高药物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及药物疗效为目的,而创造性的研制成功的一种治疗头痛的中药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量稳定、疗效可靠、生物利用度高的治疗头痛的中药制剂。在本申请文件中,具体介绍了该中药制剂的处方组成及其适用剂型,并合理优化出了可行的提取制备工艺路线,经过相应的药效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中药制剂的疗效稳定、有效、可靠。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是由下述工艺制备而成(1)取粉碎成粗颗粒的天麻270份、当归180份、制何首乌270份、防风180份,第一次加PH值为3. 0 5. 0的水,加水量与药材重量比为6 10倍,经超声处理10-30min 后,加热提取1. 0 2小时,滤过;第二次加pH值为5. 5 7. 0的水,加水量与药材重量比为5 8倍,加热提取0. 5 1. 5小时,滤过;第三次加pH值为7. 5 9. 0的水,加水量与药材重量比为5 8倍,加热提取0. 5 1. 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醇,并静置M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60°C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10-1. 25的清膏备用;(2)取全蝎30份、土茯苓360份粉碎成细粉,与上述(1)处制得的清膏混合,加入药剂学上常用的药用辅料制备成各种口服制剂,即得。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制备方法如下(1)取粉碎成粗颗粒的天麻270份、当归180份、制何首乌270份、防风180份,第一次加PH值为4. 0的水,加水量与药材重量比为8倍,经超声处理20min后,加热提取1. 5 小时,滤过;第二次加PH值为6. 0的水,加水量与药材重量比为6倍,加热提取1. 0小时,滤过;第三次加pH值为8. 0的水,加水量为6倍,加热提取0. 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加入一定量的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并静置M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60°C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20的清膏备用;(2)取全蝎30份、土茯苓360份粉碎成细粉,与上述(1)处制得的清膏混合,加入药剂学上常用的药用辅料制备成各种口服制剂,即得。 上述制备方法适用的剂型是硬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或片剂,优选为硬胶囊剂。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相对于在先申请的两件专利02153456. X 和200410022070. 3,主要具有以下创造性的有益技术效果1.药材的提取和纯化方面本专利技术处方由土茯苓、天麻、制何首乌、当归、防风和全蝎组成,其组方精简得当, 作用显著。我们的研究是在处方确定的基础上,对药材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全新摸索,综合考虑了药材物理性质、有效成分特性及生产成本等因素,具体改进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由于土茯苓药材粉性较大,不宜煎煮,全蝎属于动物药,含有大量蛋白类有效成分,受热易变性失效,因此我们根据其特性选用全打粉入药,即可最大程度保留有效成分,又起到部分辅料填充作用。(2)另外四味药材,根据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的作用特点并结合现代生物药剂学的新技术,我们采用半仿生提取醇沉法(即SBAE),创造性的对其进行了提取纯化,有效地保留了活性成分。半仿生法是模仿口服药物在胃肠道的转运过程而提出的一种中药提取新技术,其采用选定PH值的酸性水和碱性水依次连续提取,其目的是提取含指标成分高的“活性混合物”。该法在提取工艺的设计中坚持“有成分论,不惟成分论,重在机体药效学反应”的观点,以一种或几种有效成分、总浸出物及不同极性部分或主要药理作用做指标, 综合评判,优选提取工艺的理论原则,这样既能充分发挥混合物成分的综合作用特点,又有利于用单体成分控制制剂质量,最终得到适合人体吸收的药效成分。在本专利技术中,我们经过不懈的努力,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最终也是偶然得到了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技术方案即提取 3次pH值分别为3. 0 5. 0,5. 5 7. 0,7. 5 9. 0,其中pH值优选为4. 0,6. 0和8. 0。然后我们再对提取所得的有效物质采用半仿生提取醇沉法,以除去叶绿素、多糖等杂质成分, 最终达到高效用药的目的。(3)将提取药材预先经过超声波预处理后,其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显著提高,主要是由于通过超声波的空化作用、振动作用和加热效应,可使得药材细胞的破坏,从而加速有效成分的释放和溶出,这样将对生产成本和产能是一个很大的节约,最终有益于产业化的推广。2.药效学方面本
技术实现思路
是在申请号为02153456. X和200410022070. 3的基础上改进得来,经过相应的技术方案比对,认为申请号为02153456. X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因此我们将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与其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我们在研究中摒除剂型不同带来疗效不同的必然干扰,仅比较二者药材提取纯化后物质的药效学差异,即分别将二者均按照各自的最佳提取纯化工艺制成干膏粉,然后配制成相同浓度药液给药的方式进行比较。在药效试验中我们主要从镇痛、镇静作用,血液流变学和脑膜微循环等实验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用以阐明本专利技术产品的显著疗效,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显著有益技术效果。具体实验如下2. 1实验动物=Wistar大鼠,昆明种小白鼠,雌雄兼用,清洁级,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 2阳性对照药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嗦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血塞通胶囊,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七叶神安片,湖北李时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都梁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 3实验药物组的制备A.本专利技术药物组的制备(1)取天麻270g粉碎成粗颗粒,当归180g,制何首乌 270g,防风180g,第一次加pH值为4. 0的水,加水量为药材重量比的8倍,经超声处理20min 后,进行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头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1)取粉碎成粗颗粒的天麻270份、当归180份、制何首乌270份、防风180份,第一次加pH值为3.0~5.0的水,加水量与药材重量比为6~10倍,经超声处理10-30min后,加热提取1.0~2小时,滤过;第二次加pH值为5.5~7.0的水,加水量与药材重量比为5~8倍,加热提取0.5~1.5小时,滤过;第三次加pH值为7.5~9.0的水,加水量与药材重量比为5~8倍,加热提取0.5~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醇,并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60℃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清膏备用;(2)取全蝎30份、土茯苓360份粉碎成细粉,与上述(1)处制得的清膏混合,加入药剂学上常用的药用辅料制备成各种口服制剂,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