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直线驱动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96893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直线驱动器检测装置,包括台板,台板上设有包括驱动器固定架、直线驱动器、推板和二根导轨的驱动器压紧机构和二个包括摇壁定位杆、气缸和显示仪的驱动器测试机构,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直线驱动器检测装置,在检测时,只需把双直线驱动器放入驱动器固定架上,然后启动直线驱动器,把双直线驱动器压紧在摇壁定位杆上,然后启动气缸对双直线驱动器的二个升降柱进行压紧,待气缸达到设定的负载时启动双直线驱动器,即可对双直线驱动器的推力、负荷、速度及自锁等性能进行检测,与传统的测试方式相比,不但方便,而且能一次测定数个指标,更加高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对双直线驱动器进行性能检测的检测装置。技术背景 双直线驱动器采用反向双马达结构,马达、传动机构等被装配在一个紧凑的塑料外壳内,主要应用在各种新型的电动升降床、椅等领域。双直线驱动器在装配到电动升降床、椅上前,需对其推力、负荷、速度及自锁等性能进行检测,现在国内生产厂家对双直线驱动器检测产品性能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简单的把双直线驱动器直接安装在升降床、椅等应用设备上,通过在应用设备上添加砝码,检测双直线驱动器性能及负载。另一种途径则是把上述测试方法中的砝码换成气缸,通过控制气缸的气压来实现对产品负载的测试。两种途径都是把双直线驱动器装配在应用设备上测试,前者需两个以上检验员操作仅完成产品负载一个检测项目测试,其检测效率很低,远远不能实现对产品大批量生产的检测,尤其不能满足产品更高性能的检测要求;后者负载测试精度有了一定提高,但由于需要同时控制气缸和双驱动直线电机以及传动轴定位板拆装,仍然很费人工,检测效率也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同时对双直线驱动器进行推力、负荷、速度及自锁等性能进行测试的检测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直线驱动器检测装置, 包括台板,所述台板上设有驱动器压紧机构和二个驱动器测试机构,所述二个驱动器测试机构相对固定在台板二个端部的一侧,所述驱动器压紧机构固定在台板上固定驱动器测试机构相对的另一侧;所述驱动器压紧机构包括驱动器固定架、直线驱动器、推板和二根导轨,所述直线驱动器与推板传动连接,所述所述二根导轨平行设置并垂直于推板,所述推板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器测试机构包括摇壁定位杆、气缸和显示仪,所述二个驱动器测试机构的气缸相对设置,所述二个驱动器测试机构的气缸在同一轴线上。本技术的双直线驱动器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分别与驱动器压紧机构和二个驱动器测试机构控制连接。采用了本技术的双直线驱动器检测装置,在检测时,只需把双直线驱动器放入驱动器固定架上,然后启动直线驱动器,把双直线驱动器压紧在摇壁定位杆上,然后启动气缸对双直线驱动器的二个升降柱进行压紧,待气缸达到设定的负载时启动双直线驱动器,即可对双直线驱动器的推力、负荷、速度及自锁等性能进行检测,与传统的测试方式相比,不但方便,而且能一次测定数个指标,更加高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 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_台板,2-驱动器压紧机构,3-驱动器测试机构,4-控制中心,5-双直线驱动器,6-升降柱,21-驱动器固定架,22-直线驱动器,23-推板,24-导轨,31-摇壁定位杆, 32-气缸,33-显示仪,34-气缸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直线驱动器检测装置,包括台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1上设有驱动器压紧机构2和二个驱动器测试机构3,所述二个驱动器测试机构3相对固定在台板1 二个端部的一侧,所述驱动器压紧机构2固定在台板1上固定驱动器测试机构3相对的另一侧;所述驱动器压紧机构2包括驱动器固定架21、直线驱动器22、推板23和二根导轨 24,所述直线驱动器22与推板23传动连接,所述所述二根导轨24平行设置并垂直于推板 23,所述推板23与导轨24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器测试机构3包括摇壁定位杆31、气缸32和显示仪33,所述二个驱动器测试机构3的气缸32相对设置,所述二个驱动器测试机构3的气缸32在同一轴线上。通常所述台板1为长方形,所述二个驱动器测试机构3相对固定在台板1的长边的一侧,通常所述驱动器测试机构3还需有一个气缸固定架34,气缸32固定在气缸固定架 34里面,显示仪33刚固定在气缸固定架34上,以方便操作人员对测试数据的读取,所述气缸32还需和压缩气泵连接;而驱动器压紧机构2刚固定在台板1的长边的另一侧,并位于二个二个驱动器测试机构3之间的对中位置,所述驱动器压紧机构2的二根导轨24与二个驱动器测试机构3 之间的连线相垂直。当对双直线驱动器5进行性能测试时,把待测双直线驱动器5放置在驱动器固定架21上推板23与摇壁定位杆31之间,启动直线驱动器22,直线驱动器22推动推板23向摇壁定位杆31方向推动,推板23推动双直线驱动器5向摇壁定位杆31方向移动,使双直线驱动器5上的二个缺口套入摇壁定位杆31内并压紧,使双直线驱动器5被定位。然后同是时启动二个驱动器测试机构3的气缸32,使气缸32头相向顶紧双直线驱动器5的二个升降柱6,继续令气缸32对双直线驱动器5施压,直至达到设定的负载并保持负载不变;此时可以启动双直线驱动器5,令双直线驱动器5的二个升降柱6向二侧的气缸 32头顶升,并读出显示仪33上的推力、负荷、速度和电流等数值。当双直线驱动器5的二个升降柱6向二侧的气缸32头顶升的过程中,在顶升到任意位置对双直线驱动器5断电,此时,即可测出双直线驱动器5的自锁性能。 所述显示仪33应与气缸32和待测双直线驱动器5信号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本技术的双直线驱动器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中心4,所述控制中心4分别与驱动器压紧机构2和二个驱动器测试机构3控制连接。具体的说通过控制中心4分别对驱动器压紧机构2的直线驱动器22,驱动器测试机构3的气缸32进行控制。权利要求1.一种双直线驱动器检测装置,包括台板(1 ),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1)上设有驱动器压紧机构(2)和二个驱动器测试机构(3),所述二个驱动器测试机构(3)相对固定在台板 (1) 二个端部的一侧,所述驱动器压紧机构(2)固定在台板(1)上固定驱动器测试机构(3) 相对的另一侧;所述驱动器压紧机构(2)包括驱动器固定架(21)、直线驱动器(22)、推板(23)和二根导轨(24),所述直线驱动器(22)与推板(23)传动连接,所述所述二根导轨(24)平行设置并垂直于推板(23),所述推板(23)与导轨(24)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器测试机构(3)包括摇壁定位杆(31)、气缸(32)和显示仪(33),所述二个驱动器测试机构(3)的气缸(32)相对设置,所述二个驱动器测试机构(3)的气缸(32)在同一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直线驱动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控制中心(4), 所述控制中心(4)分别与驱动器压紧机构(2)和二个驱动器测试机构(3)控制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直线驱动器检测装置,包括台板,台板上设有包括驱动器固定架、直线驱动器、推板和二根导轨的驱动器压紧机构和二个包括摇壁定位杆、气缸和显示仪的驱动器测试机构,采用了本技术的双直线驱动器检测装置,在检测时,只需把双直线驱动器放入驱动器固定架上,然后启动直线驱动器,把双直线驱动器压紧在摇壁定位杆上,然后启动气缸对双直线驱动器的二个升降柱进行压紧,待气缸达到设定的负载时启动双直线驱动器,即可对双直线驱动器的推力、负荷、速度及自锁等性能进行检测,与传统的测试方式相比,不但方便,而且能一次测定数个指标,更加高效。文档编号G01M13/00GK202018377SQ201120008748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3日专利技术者宣建兴, 张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直线驱动器检测装置,包括台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1)上设有驱动器压紧机构(2)和二个驱动器测试机构(3),所述二个驱动器测试机构(3)相对固定在台板(1)二个端部的一侧,所述驱动器压紧机构(2)固定在台板(1)上固定驱动器测试机构(3)相对的另一侧;所述驱动器压紧机构(2)包括驱动器固定架(21)、直线驱动器(22)、推板(23)和二根导轨(24),所述直线驱动器(22)与推板(23)传动连接,所述所述二根导轨(24)平行设置并垂直于推板(23),所述推板(23)与导轨(24)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器测试机构(3)包括摇壁定位杆(31)、气缸(32)和显示仪(33),所述二个驱动器测试机构(3)的气缸(32)相对设置,所述二个驱动器测试机构(3)的气缸(32)在同一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刚秦淼清钱忠弟宣建兴王绍辉王荛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益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