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云涛专利>正文

一种输液器流速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9199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器流速控制装置,属于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2)、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2)上的承压板(3)和螺纹挤压机构,所述承压板(3)与所述螺纹挤压机构之间有供放置输液器软管(1)的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螺纹挤压机构来调节与承压板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输液器软管的挤压强度的控制,其调节精确,可实现对输液器药液流速的准确控制。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适用于任何现行输液器的流速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液器流速控制装置,属于辅助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临床病人输液的速度要根据药物和患者情况来确定,癌症患者、糖尿病患者、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弱者在输液时,输液的速度和用药量需要精确控制,输液过快,可能会导致中毒,更严重时会导致水肿和心力衰竭;输液过慢则可能发生药量不够,使治疗受影响并给患者和护理工作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常规临床输液,一般采用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挂瓶输液,用眼睛观察,依靠调节流量调节器来控制药滴的速度。对输液精度要求较高的微量输液来讲,这种方式不能达到要求。医院的内科、外科、儿科、心血管科、急诊科和手术室,尤其是 ICU和CCU病房的输液在很多情况下必须进行准确输液。为解决准确输液的问题,国内外很多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很早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陆续开发出能精确控制输送药液的流速和流量的智能型医用输液控制装置。这类装置主要有指状蠕动装置和盘状蠕动装置两种。如图7所示,指状蠕动装置有一根凸轮轴,凸轮轴上有多个(一般为12个)凸轮, 这些凸轮的运动规律相差一定的角度,每个凸轮与一个“手指”(即滑块)相连。工作时,由步进电机带动凸轮轴转动,使滑块按照一定顺序和运动规律上下往复运动,像波一样依次挤压静脉输液管,使输液管中的液体以一定的速度定向流动。盘状蠕动装置具有圆弧形内周围的泵壳,有一中心轮,中心轮的边缘呈轴对称分布安装着一定数量的可转动的挤压轮,输液管夹在挤压轮和泵壳的圆弧形内周面之间。工作时,步进电机带动中心轮转动,中心轮又带动其周围的挤压轮转动,中心轮像“恒星”。挤压轮像“行星”。挤压轮既绕中心轮公转,又绕自己轴线自转。几个挤压轮沿着中心轮顺序挤压输液管,使液体以一定的方向流动。上述两种智能型输液流速控制装置都是依靠对输液器软管的间歇式挤压推流来实现对流速的控制的,其原理是当上次挤压推流完成后,被挤压段软管要迅速恢复原状以充入相同数量的药液,输液器流速控制装置再以相同方式挤压推流出软管内的药液。假定每次药液的推流量是恒定的,改变输液器流速控制装置的动作频率即可实现对输液器流速的控制。该类技术的要点是当上次挤压推流完成后,被挤压段软管要迅速恢复原状以充入相同数量的药液,否则计量将不再准确。要保持每次挤压推流时受挤压段内药液的数量相同必须要求输液器软管要有良好的弹性,这种技术缺陷使得该类输液流速控制装置需要配备弹性较好价格较高的专用输液器,这一方面增加了病人负担,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输液流速控制装置的使用范围;其次,现有技术的智能型输液流速控制装置结构复杂,价格高,限制了其应用的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输液器流速控制装置,该装置去除了对输液器软管弹性的依赖,可实现对任何输液器药液流速的准确控制,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输液器流速控制装置,其包括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承压板和螺纹挤压机构,所述承压板与所述螺纹挤压机构之间有供放置输液器软管的间隙。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输液器软管放置在承压板和螺纹挤压机构之间,通过螺纹挤压机构来调节与承压板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输液器软管的挤压强度的控制,达到对输液器药液流速的控制。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螺纹挤压机构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的螺纹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螺纹架内的带有螺纹的螺纹推杆及设置在所述螺纹推杆前端的挤压器。其通过旋转螺纹推杆来调节挤压器与承压板之间的距离,达到控制输液器软管的挤压强度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挤压器与输液器软管接触端的表面可以为平面或圆弧面或锥形为了防止在对输液器软管挤压时挤压器发生转动,影响对输液器药液流速的准确控制,所述壳体上设有防止所述挤压器转动的定位装置。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挤压器和所述螺纹推杆之间可为对顶式连接或通过螺纹连接。为了能精确调节挤压器与承压板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对输液器药液流速的精确控制,所述螺纹推杆的后端设有与其连接的减速装置。通过减速装置可以精确调节螺纹推杆的转动角度,达到精确调节挤压器与承压板之间的距离进而精确控制输液器药液流速的目的。为了实现自动控制,所述螺纹推杆的后端与电动机构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是通过采用承压板和螺纹挤压机构,从而使得输液流速控制不再依赖输液器软管的弹性,可适用于任何现行输液器的流速控制,如用于一次性使用输液器药液流速的控制,用于一次性使用输血器血液流速的控制等;二是由于采用了螺纹挤压机构,输液器流速可通过调节螺纹挤压机构的螺纹来实现对流速的控制,准确度高, 可控性强;三是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与现有技术的输液器流速探测和自动控制技术的综合运用, 实现对输液器流速的自动控制;此外,本专利技术具有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有利于该装置的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主视图2是图1中的A-A向放大示意图3是实施例2的主视图4是实施例3的主视图5是实施例4的主视图6是实施例5的主视图7是现有技术的指状蠕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中,1、输液器软管,2、壳体,3、承压板,4、挤压器,5、螺纹架,6、螺纹推杆,7、定位装置,8、仪表,9、导线,10、电机,11、减速装置,12、凸轮轴,13、滑块,14、输液管,15、液体。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附图1、图2所示,一种输液器流速控制装置,其包括壳体2、承压板3、挤压器4、 螺纹架5、螺纹推杆6。承压板3和螺纹架5固定安装在壳体2上。螺纹架5带有轴孔,螺纹推杆6装配在螺纹架5的轴孔内并可转动,螺纹推杆6具有内螺纹孔,其前端设有挤压器 4,挤压器4带有螺纹旋装在螺纹推杆6的螺纹孔内。在壳体2上设有防止挤压器4转动的定位装置7。使用时,输液器软管1放置在承压板3和挤压器4之间。旋转螺纹推杆6,在螺纹作用下,挤压器4沿螺纹推杆6轴向移动,挤压器4与承压板3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当挤压器4与承压板3之间的距离小于输液器软管1的直径后,两者就对输液器软管1形成了挤压,这种挤压会改变输液器软管内的药液流速。继续旋转螺纹推杆6,挤压器4与承压板3之间的距离越小,其对输液器软管1的挤压强度就越大,输液器软管1内的药液流速就越低,当输液器软管1内的药液流速达到预期设定值时,停止旋转螺纹推杆6。输液器软管内的药液流速和挤压器4与承压板3之间的距离有相应的线性关系,调节挤压器4与承压板3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输液器软管内的药液流速。螺纹推杆6在螺纹架5上每旋转一周 (即旋转360度),其会推动挤压器4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的距离,相应的承压板2和挤压器3之间的距离就会减少或增加一个螺距的距离。螺纹推杆6在螺纹架5上每旋转1度, 其改变承压板3和挤压器4之间的距离为一个螺距距离的三百六十分之一。本专利技术结构就将极其难调节的承压板3和挤压器4之间的直线距离,变为了可方便调节的旋转角度问题。本实施例中的挤压器4与输液器软管1接触端的表面可以为平面或圆弧面或锥形本实施例中的其他部分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实施例2如附图3所示,一种输液器流速控制装置,其包括壳体2、承压板3、挤压器4、螺纹架5、螺纹推杆6。承压板3和螺纹架5固定安装在壳体2上。螺纹架5带有轴孔,螺纹推杆6装配在螺纹架5的轴孔内并可转动,螺纹推杆6具有内螺纹孔,其前端设有挤压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器流速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其包括壳体(2)、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2)上的承压板(3)和螺纹挤压机构,所述承压板(3)与所述螺纹挤压机构之间有供放置输液器软管(1)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云涛
申请(专利权)人:闫云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