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机组单侧辅机故障优化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88982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临界机组单侧辅机故障优化控制方法,它达到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大大降低了机组的单侧辅机故障时的风险性。它的步骤为:第一步,确定不同的辅机发生故障发生后机组的蒸汽流量目标值(T/H),①首先根据汽轮机第一级的压力计算出蒸汽流量;②根据不同的辅机单侧故障,确定不同的蒸汽流量目标值;第二步,根据第一步中确定的蒸汽流量目标值,确定出对应的一次风量、送风量、引风量、给水量的状态值,对一次风机、送风机、引风机、给水泵进行运行控制;第三步,在各主要辅机控制目标实现后,机组的蒸汽流量便达到了第一步中所确定的新的蒸汽流量目标值,负荷也就重新达到一个稳定值,也就是达到了新的稳定运行状态,控制结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和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在国内电源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采用直流锅炉的超临界机组区别于传统亚临界汽包炉, 其工艺流程与对象特性发生了较大变化,必须采用不同的运行方式与协调控制策略。机组的主要辅机为两台并列运行,当单侧辅机发生故障时,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以确保机组的安全。传统超临界机组单侧辅机发生故障(简称RB)时,简要来说分为三步第一步确定不同的辅机发生故障发生后机组新的负荷目标值(MW),也就是根据故障前的稳定运行状态,判断出故障后需要转移到的新的稳定状态值;第二步根据第一步中确定的负荷目标值,确定出对应的一次风量、送风量、引风量、给水量等状态值,对各主要辅机如一次风机、送风机、引风机、给水泵进行运行控制;第三步各主要辅机控制目标实现后,机组的负荷便达到了第一步中所确定的新的负荷目标值,也就是达到了新的稳定运行状态,控制结束。由于传统的控制方法是根据辅机性能的不同,确定故障发生后机组的负荷目标值以实现自动运行。这种方案应用广泛,但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是若机组供热时,若在降低至原来未供热时要求的负荷目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临界机组单侧辅机故障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它的步骤为:第一步,确定不同的辅机发生故障发生后机组的蒸汽流量目标值,①首先根据汽轮机第一级的压力计算出蒸汽流量;②根据不同的辅机单侧故障,确定不同的蒸汽流量目标值;第二步,根据第一步中确定的蒸汽流量目标值,确定出对应的一次风量、送风量、引风量、给水量的状态值,对一次风机、送风机、引风机、给水泵进行运行控制;第三步,在各主要辅机控制目标实现后,机组的蒸汽流量便达到了第一步中所确定的新的蒸汽流量目标值,负荷也就重新达到一个稳定值,也就是达到了新的稳定运行状态,控制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孟祥荣郎澄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