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兴普专利>正文

自动旋转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787364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动旋转门控制系统,控制信号与采集通信模块输入端连接,采集通信模块输出端通过通信电缆与滑环连接,滑环通过通信电缆与控制器连接,通信电缆为双绞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旋转门控制系统,增加了一个信号采集通信模块,将多路信号用RS485通信的方式传输,由于485通信使用双绞线传递信号,只需要占用2路滑环,连接到PLC的的通信口,不需占用PLC的输入端口。这种方式减少了传输信号通路,同时减少了电缆接头数量,从而减少了故障点,简化了布线接线,提高了系统稳定性;降低了成本,可以随意扩充控制信号路数,而不必改动线路;可在采集通信模块上方便的外接故障诊断、操作控制,报警显示等多功能模块。(*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控制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旋转门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自动旋转门控制系统结构和原理如图1和图2所示,旋转门8安装于固定门框6内,控制信号1通过电缆3、传感器2等连接滑环4,控制信号1通过滑环4传递到转动的PLC控制器7,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电机5带动旋转门8旋转,这种传统方法是采用一对一方式传递,也就是说门框6部分的每一路开关量信号都通过滑环4及电缆3传递到旋转门8的控制器7中(不同厂家路数不同,一般为12-M路),这种方式由于传输信号通路较多,电缆3接头也多,以16路为例的话,一般要有6*16=96个接点,输入信号较多,一般要求的PLC端口要在40-60点以上;由于接头多,接线布线困难,费工费时,故障点也增加,使得系统稳定性差;并且由于滑环每路都有一个电刷摩擦接触点,路数越多,故障点越多,成本越高,安装体积越大,拆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传统自动旋转门控制系统传输信号通路较多、滑环数量多、电缆接头多、 故障点多、系统稳定性差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旋转门控制系统。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旋转门控制系统,控制信号与采集通信模块输入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旋转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控制信号(1)与采集通信模块(9)输入端连接,采集通信模块(9)输出端通过通信电缆(10)与滑环(4)连接,滑环(4)通过通信电缆(10)与控制器(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英南张汇兵蒋兴普
申请(专利权)人:蒋兴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