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骨修复的纳米晶磷酸钙胶原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8543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骨修复的纳米晶磷酸钙胶原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在酸溶的胶原溶液中滴加含有PO↓[4]↑[3-]的溶液,在该溶液中缓慢滴加含Ca↑[2+]的水溶液,最后滴加NaOH溶液,将上述溶液静置除去上清,离心分离出沉淀,清洗后冰冻干燥,研磨成干粉,即为骨修复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的骨修复材料,在无机和有机成分上与天然骨相似,其钙磷盐晶体尺寸在纳米量级,有望用于制备生物性能优异的骨替代材料。(*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生物工程
骨修复材料的研制开发一直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大批科学工作者努力的方向。现在手术中实际使用的骨修复材料效果最好的是自体骨和异体骨。但是自体骨数量有限,而异体骨又有免疫排斥和感染疾病的危险。人们已经开发了由金属、陶瓷、高分子以及其复合材料制成的多种骨修复材料。但是这些材料各有不足,没有那一种能在临床中与自体骨或异体骨比美。考虑到自体骨和异体骨的生物学优势主要在于它们的成分和结构与天然骨完全相同,骨组织工程的原理认为一个具有和天然骨相似的组成和微观结构的材料将会具有优异的生物学性能。天然骨是一个具有精密分级结构的复杂生物矿化系统。胶原和钙磷盐是骨中存在的主要物质。骨中的钙磷盐主要是形状不规则的片状纳米晶,这些晶体的c轴大致平行。晶体宽度大约30-45nm,厚度4-6nm。临近的片晶构成钙磷盐晶体层,在空间上与胶原层交替排列,片层间距在纳米数量级,周期为10nm左右。除了钙磷盐晶体外排列高度有序的胶原作为一种细胞外基质对细胞活动也有重要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制备由纳米相的钙磷盐和胶原分子自组装而成的纳米晶磷酸钙胶原基复合材料。该材料产物在纳米尺度上具有重复片层结构,周期为10-15nm,由胶原层和钙磷盐层交替排列而成。这种材料从成分和结构上仿天然骨,因此得到的材料将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很高的生物活性。将这种材料与其它框架材料相结合,可用于制备有优异的生物性能与力学性能的骨修复材料。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各步骤(1)在酸溶的胶原溶液中缓慢滴加含有PO43-的溶液,使每克胶原中含有0.01~0.1mol PO43-,滴加的同时搅拌,这里酸可以是盐酸、硝酸、乙酸等,胶原溶液的浓度为5.0×10-5~5.0×10-3g/ml;(2)在上述第一步制备的溶液中边搅拌边缓慢滴加含Ca2+的水溶液,加入的Ca2+量与第一步中加入的P的摩尔比为Ca∶P=1~2∶1;(3)在上述第二步的溶液中边搅拌边缓慢滴加NaOH溶液,使pH值为6~8,在PH值为5~6时开始出现沉淀,pH值为7时出现白色悬浊液; (4)将上述溶液静置1~5天,除去上清,离心分离出沉淀,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三次后,放入冻干机内冰冻干燥,随后研磨制得的干粉,即为骨修复材料。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的用于骨修复的纳米晶磷酸钙胶原基复合材料,不但在无机和有机成分上与天然骨相似,而且结构上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仿骨性。其钙磷盐晶体尺寸在纳米量级,与有机成分胶原的结合紧密,排列有一定规律。其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很好可以用作骨填充材料,与其它框架材料结合则有望用于制备生物性能优异的骨替代材料。本专利技术所用的胶原为益而康公司的I型胶原凝胶(浓度固含量1%,所含胶原为纯化的牛皮胶原),CELLON公司购买的液态I型胶原(浓度0.3%溶液PH值由HCl调整所含胶原为纯化的牛皮胶原),天津第二附属医院的I型胶原凝胶(浓度固含量1%,所含胶原为纯化的牛跟腱胶原);所用的含PO43-的溶液为Na2HPO4、H3PO4或(NH4)2HPO4的水溶液;所用的含Ca2+的溶液为CaCl2·6H2O、Ca(NO3)2或CaCl2·2H2O的水溶液。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介绍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所用材料为从益而康公司购买的I型胶原凝胶(浓度固含量1%,所含胶原为纯化的牛皮胶原)、分析纯CaCl2·6H2O、分析纯Na2HPO4。1)将20g胶原凝胶溶于300ml 0.5M乙酸溶液中,缓慢滴加11ml 1mol/l Na2HPO4和18.3 ml 1mol/l CaCl2,滴加的同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继续搅拌,同时缓慢滴加0.5mol/l的NaOH溶液至PH值为7;3)静置溶液1天,除去上清,离心分离出沉淀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三次后放入冻干机内进行冰冻干燥,研磨后制得干粉。实施例2所用材料为CELLON公司购买的液态I型胶原(浓度0.3%溶液PH值由HCl调整所含胶原为纯化的牛皮胶原)、分析纯的CaCl2·6H2O、分析纯H3PO4(含量>=85%密度1.689g/ml)。(1)100ml胶原溶液中滴加溶于10ml去离子水中的1.125ml H3PO4,滴加的同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称取结晶良好的CaCl2·6H2O 6.01g溶于20ml去离子水使其完全溶解将其滴加入上一步制得的溶液中后,继续搅拌1小时;(3)继续搅拌,同时缓慢滴加0.75mol/l的NaOH溶液至PH值为7;(4)静置溶液1天,除去上清,离心分离出沉淀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三次后放入冻干机内进行冰冻干燥,研磨后制得干粉。实施例3所用材料为益而康公司购买的I型胶原凝胶(浓度固含量1%,所含胶原为纯化的牛皮胶原)、分析纯Ca(NO3)2、分析纯Na2HPO4。1)20g胶原凝胶溶于300ml 0.5M乙酸溶液中,缓慢滴加11ml 1mol/l H3PO4和16.5 ml 1mol/l Ca(NO3)2,滴加的同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继续搅拌,同时缓慢滴加0.5mol/l的NaOH溶液至PH值为7;3)静置溶液1天,除去上清,离心分离出沉淀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三次后放入冻干机内进行冰冻干燥,研磨后制得干粉。实施例4所用材料为天津第二附属医院的I型胶原凝胶(浓度固含量1%,所含胶原为纯化的牛跟腱胶原)、分析纯CaCl2·2H2O、分析纯(NH4)2HPO4。1)8g胶原凝胶溶于300ml 0.1M HNO3溶液中,缓慢滴加10ml1mol/l(NH4)2HPO4和10ml 1mol/l CaCl2,滴加的同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继续搅拌,同时缓慢滴加0.5mol/l的NaOH溶液至PH值为7;3)静置溶液4天,除去上清,离心分离出沉淀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三次后放入冻干机内进行冰冻干燥,研磨后制得干粉。实施例5所用材料为益而康公司购买的I型胶原凝胶(浓度固含量1%,所含胶原为纯化的牛皮胶原)、分析纯CaCl2·6H2O、分析纯Na2HPO4。1)30g胶原凝胶溶于300ml 0.5M乙酸溶液中,缓慢滴加11ml 1mol/lNa2HPO4和18.3ml 1mol/l CaCl2,滴加的同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继续搅拌,同时缓慢滴加0.5mol/l的NaOH溶液至PH值为7;3)静置溶液5天,除去上清,离心分离出沉淀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三次后放入冻干机内进行冰冻干燥,研磨后制得干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骨修复的纳米晶磷酸钙胶原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各步骤:(1)在酸溶的胶原溶液中缓慢滴加含有PO↓[4]↑[3-]的溶液,使每克胶原中含有0.01~0.1mol PO↓[4]↑[3-],滴加的同时搅拌,胶原 溶液的浓度为5.0×10↑[-5]~5.0×10↑[-3]g/ml;(2)在上述第一步制备的溶液中边搅拌边缓慢滴加含Ca↑[2+]的水溶液,加入的Ca↑[2+]量与第一步中加入的P的摩尔比为Ca∶P=1~2∶1;(3)在上述第二步的 溶液中边搅拌边缓慢滴加NaOH溶液,使pH值为6~8;(4)将上述溶液静置1~5天,除去上清,离心分离出沉淀,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三次后,放入冻干机内冰冻干燥,随后研磨制得的干粉,即为骨修复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骨修复的纳米晶磷酸钙胶原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各步骤(1)在酸溶的胶原溶液中缓慢滴加含有PO43-的溶液,使每克胶原中含有0.01~0.1mol PO43-,滴加的同时搅拌,胶原溶液的浓度为5.0×10-5~5.0×10-3g/ml;(2)在上述第一步制备的溶液中边搅拌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福斋张伟冯庆玲李恒德蔡强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