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性绷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8236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粘性绷带,包括一个带粘性的带子(10、60),该带子有一个外表面和一个内表面,其中内表面的两个带粘性的末端(13a)被贴在使用者的皮肤上,其中间部分(13b)被贴在皮肤的受伤部位,该中间部分(13b)上有许多均匀分布的用于与皮肤受伤部位接触的微囊体(30),其中微囊体的材料是适合药用的材料,这些微囊体被外力压破或被从受伤皮肤内流出的液体所溶解,每一个微囊体(30)至少含有一种活性药剂,这些活性药剂至少能发挥下列作用之一:麻醉、杀菌、止血、愈合及发挥抗生素的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来处理人的皮肤上的伤口的粘性绷带,这种粘性绷带包括一个带粘性的带子,在带子的底层可选择地贴有一种带吸收剂的衬垫以与皮肤的受伤部位相接触,该带有粘性的带子上至少包含以下活性药剂之一杀菌剂、止血剂、止痛剂、愈合剂、治疗剂以及一些其它特性的药剂。当粘性绷带与人的皮肤相接触时这些药剂的作用被发挥出来。不过,在使用粘性绷带时,除了保护伤口外,创口贴还发挥了至少一种附加的作用,但将这种蜡层用作媒介物存储和分配活性药剂的方法至少仍然存在着部分不可避免的缺点。衬垫需有一定的容量以发挥作用吸收从受伤皮肤流出的液体,并需要一个特殊的封壳以防止蜡层向外移动,这些需要都相应地增加了粘性绷带的成本。在这里另外一种已知的粘性绷带被美国专利US4117841所披露,这种粘性绷带包含了一个或多个囊,这些被布置在粘性绷带的衬垫上的囊中封装有用于皮肤的活性药剂,且这些囊设置在一个粘性衬垫上,衬垫通过在一个可分开的基带上形成的各个泡形罩定位,这些泡形罩被贴在带粘性的基带上,以便覆盖着衬垫。在这种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法中,仅在粘性绷带使用之前,使用者用手指压迫泡形罩使囊破裂,则其中的活性药剂流在衬垫上。随后,将留下的基带分开,以使加有新活性药剂的衬垫可用于保护及治疗皮肤受伤部位的。此外,在上述方法中,需要粘性绷带的构造比较复杂,成本较高,它需要每个囊或所加的活性药剂都有一个泡形罩。然而,在每个泡形罩都包含有一定量的未装人囊中的活性药剂时,这些数量的药剂通过一个绝缘的薄膜与衬垫隔离,当压迫这些各自分离的泡形罩时这些模就被撕破。除了结构较复杂以外,这种已知的方法会供应相当多的活性药剂。在各自分离的泡形罩里均维持一定量的药剂。这种布置要使活性药剂沿着整个衬垫的表面均匀分布是不可能的。因为活性药剂在衬垫上的均匀分布需要一个最小量的活性药剂以促进其表面分布的需要。从而,这种布置使得一定量的不可忽略的活性药剂嵌在衬垫中,这部分药剂对受伤部位不产生作用。活性药剂首先传到衬垫构造中,只有一部分药剂与皮肤接触。除了导致活性药剂的经济损失很大以外,美国专利US4899739的解决方法还对含有不同活性药剂的囊的多功能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种多功能性通常可以使性质相反的不同药剂共存于同一囊或泡形罩中。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被美国专利US4117841所披露,其中大量的活性药剂被放置在粘性绷带和一个防水带的中间,它们被粘贴在带粘性的带子上并且通过用手对对着带粘性的带子放置的大量的尖锐端的组分的压迫可以使防水带破裂,以便在使用粘性绷带时,液体或凝胶体形状的活性药剂流动并与皮肤相接触。这种结构需要提供防水性的带子和尖锐端的结构,因此使生产粘性绷带的难度和成本都增加了,且这种方法在利用不同活性药剂的多用途方面更加不完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粘性绷带,该粘性绷带在使用中不需要使用者移动任何活性药剂的闭锁成分而将活性药剂释放到受伤部位上。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上述特征的粘性绷带,该粘性绷带仅在用于使用者的皮肤时,才可以将活性药剂释放到受伤部位上。上述目的是通过这样一种粘性绷带来实现的。这种粘性绷带包括一个带粘性的带子,该带子有一个外表面和一个内表面,内表面上的两个带粘性的末端部分被贴在使用者的皮肤上,中间部分贴在皮肤上的受伤部位。根据本专利技术,中间部分上有许多均匀分布的微囊体,这些微囊体的材料是适于药用的材料,其与皮肤的受伤部位相接触,这些微囊体遇到外力时破裂或被皮肤流出的分泌液溶解,并且每个微囊体至少包含一种活性药剂,这些活性药剂至少具有下列作用之一麻醉、杀菌、止血、愈合及发挥抗生素的作用。上述提到的本专利技术中的粘性绷带有一个常规的基本结构,除此以外,使用这种粘性绷带时,为了均匀有效地给受伤部位提供具有治疗、杀菌或止痛作用的活性药剂,微囊体可以有选择地被撕破。如附图说明图1-6所示的带粘性的带子10的内表面的中间部分13b上有一个衬垫20,该衬垫通常由一片或多片无纺布21制成,为了防止在使用粘性绷带时衬垫20粘在伤口上,将一层无粘性的多孔的膜片覆盖在无纺布层21上,该膜片的外围粘在带粘性的带子10的下表面上,该膜片通常由聚合物如聚乙烯(DelnetTM)等形成,以便在使用该创口贴时防止衬垫20粘到伤口上。在图1-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在衬垫20的最里面一层无纺布层21与无粘性的多孔薄膜层22之间,有许多沿着粘性绷带的最里面一层无纺布层21的整个接触表面均匀分布的微囊体30。在图1-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当使用的一个微囊体中含有一种在破裂时可以形成一层无粘性的保护层或者部分微囊体足以抵抗破裂从而在伤口与衬垫之间充当一层无粘性的保护层时,无粘性的带孔的薄膜层可以甚至除去不用。微囊体30由一种适于药用的无毒的材料制成,优选的是凝胶、藻酸盐和聚氨基葡糖。在一些典型的情况下,除了凝胶以外,微囊体30可以由阿拉伯树胶、角叉胶、糊精、乙基纤维素、改良的食用氨基化合物、瓜耳胶、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甲基亚乙基纤维素、微晶蜡、聚乙二醇、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吡咯酮、藻酸钠、藻朊酸钾、聚烯吡酮、羧基甲基纤维素钠、合成蜡和天然萜烯树脂制成。微囊体30的适宜的平均尺寸在大约0.010mm-1.000mm的范围内,在使用粘性绷带之前或之后,通过使用者有选择的从外部的压迫下,该具有一定形状、尺寸的象外墙一样的微囊体被压破,该微囊体也可以有另一种构造,其在受伤部位被从皮肤中流出的愈来愈多的液体所溶解,以使包含在微囊体30内大量的活性药剂释放到皮肤的受伤部位,发挥下述至少一种作用如麻醉、杀菌、止血、愈合和抗生素的作用。可以用在微囊体30内的活性药剂为苯佐卡因、利多卡因、丙吗卡因、氯化下乙氧铵(benzethonium chloride)、氯下烷铵(benzalkonium chloride)、洗必太、iodopolividone、金盏花、胺树油、硫酸铝、硫酸亚铁、藻酸盐、尿素囊、新霉素、杆菌肽、磺胺、炉甘石、氯(二氯苯氧基)苯酚、樟脑、薄荷醇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活性药剂可以以下列任何一种形式存在溶液、分散物、凝胶、药膏、糊状和/或粉末状。如图1-3所示的结构中,通常需要使用者在使用前或使用时对微囊体30施加一个外力以促使其破裂,从而使在微囊体中的活性药剂流向非粘性的带孔的薄膜片22,进而流向使用者皮肤的受伤部位。微囊体30沿着衬垫20的区域均匀分布,它破裂后使得其中的活性药剂可以不需要内部的横向移动就可以流向衬垫的全部区域,从而这些活性药剂可以到达与非粘性的带孔的薄膜片22的整个接触表面,进而对伤口产生作用。我们知道微囊体30可以具有这样一种结构,象前面提到的那样,在其遇到伤口流出的液体受潮而溶解。在这种情形下微囊体可以被设计成包含不同种的活性药剂,其随着它们所受湿的程度和时间的不同,可以释放出不同种的处理伤口的活性药剂。如图4、5所示,微囊体30通过一个粘性层40与非粘性的带孔的薄膜片22贴在一起。如图5所示,将该粘性层40用在非粘性的带孔的薄膜片22的外部接触表面。该粘性层40可以是一种聚合物,优选的是丙烯酸纤维,它也可以是一种粘性凝胶薄膜状,优选的是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烯醇。在图4、5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中,微囊体30被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粘性绷带,包括一个带粘性的带子(10、60),该带子有一个外表面和一个内表面,其中内表面的两个带粘性的末端部分(13a)被贴在使用者的皮肤上,而中间部分(13b)被贴在皮肤的受伤部位,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分(13b)上有许多均匀分布的用于与皮肤受伤部位接触的微囊体(30),这些微囊体的材料是适合药用的材料,这些微囊体被外力压破或被从受伤皮肤内流出的液体所溶解,每一个微囊体(30)至少含有一种活性药剂,这些活性药剂至少能发挥下列作用之一:麻醉、杀菌、止血、愈合及发挥抗生素的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BR 2001-5-17 PI 0102637-21.一种粘性绷带,包括一个带粘性的带子(10、60),该带子有一个外表面和一个内表面,其中内表面的两个带粘性的末端部分(13a)被贴在使用者的皮肤上,而中间部分(13b)被贴在皮肤的受伤部位,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分(13b)上有许多均匀分布的用于与皮肤受伤部位接触的微囊体(30),这些微囊体的材料是适合药用的材料,这些微囊体被外力压破或被从受伤皮肤内流出的液体所溶解,每一个微囊体(30)至少含有一种活性药剂,这些活性药剂至少能发挥下列作用之一麻醉、杀菌、止血、愈合及发挥抗生素的作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绷带,其特征在于微囊体(30)由无毒材料制成,其选自凝胶、藻酸盐和聚氨基葡萄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性绷带,其特征在于除了凝胶外,微囊体(30)还由下列材料中的一种得到阿拉伯树胶、角叉胶、糊精、乙基纤维素、改良的食用氨基化合物、瓜耳胶、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甲基亚乙基纤维素、微晶蜡、聚乙二醇、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吡咯酮、藻酸钠、藻朊酸钾、聚烯吡酮、羧基甲基纤维素钠、合成蜡和天然萜烯树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性绷带,其特征在于微囊体(30)的平均尺寸约为0.010mm-1.00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绷带,其特征在于活性药剂选自苯佐卡因、利多卡因、丙吗卡因、氯化下乙氧铵(benzethonium chloride)、氯下烷铵(benzalkonium chloride)、洗必太、iodopolividone、金盏花、胺树油、硫酸铝、硫酸亚铁、藻酸盐、尿素囊、新霉素、杆菌肽、磺胺、炉甘石、氯(二氯苯氧基)苯酚、樟脑、薄荷醇。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粘性绷带,其特征在于活性药剂是由溶液、分散物、凝胶、药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C拉夫拉塔FEF兰格尔MA德卡瓦尔霍斯卡米拉阿勒多
申请(专利权)人:庄臣及庄臣工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BR[巴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