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拉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66568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拉杆。它包括杆身,所述杆身两端分别设有大外环端和小外环端,所述大外环端包括大外环骨架,所述大外环骨架内设有橡胶体,橡胶体内设有中空的大内管,该橡胶体与大外环骨架、大内管硫化成一体,所述小外环端包括小外环骨架,所述小外环骨架内设有橡胶套,橡胶套内设有中空的大内管,该橡胶套与小外环骨架、小内管硫化成一体,所述大外环端的受力面和所述小外环端的受力面相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减振拉杆在发动机高频振动时减振效果不佳、易产生噪音的问题,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支撑发动机的支撑零件,尤其涉及用于车辆的发动机与 托架连接处具有减振功能的一种减震拉杆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CN2725075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后悬置软垫结构,其是由上、下夹板 夹置缓冲橡胶构成,其中的缓冲橡胶粘着在上、下夹板之间,下夹板上设有将软垫结构固 定于车体上的二个螺栓,上夹板上方固设有角形板,该角形板的一斜面上固设有二个螺 栓,该螺栓与汽车发动机连接固定,上、下夹板的端侧向内弯折,该汽车发动机后悬置软 垫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时,角形板固定螺栓的斜面是呈水平状态,下夹板的与固定发动机 螺栓相对的长侧边向内弯折抵靠在缓冲橡胶上。但是这种结构的减震拉杆在发动机高频振 动时,螺栓容易松动,造成噪音,影响整车的NVH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减震拉杆在发动机高频振动时减振效 果不佳、易产生噪音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减震拉杆,有效解决了减震拉杆在发动机高频 振动时减振效果不佳、易产生噪音的问题,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它包括杆身, 所述杆身两端分别设有大外环端和小外环端,所述大外环端包括大外环骨架,所述大外环 骨架内设有橡胶体,橡胶体内设有中空的大内管,该橡胶体与大外环骨架、大内管硫化成一 体,所述小外环端包括小外环骨架,所述小外环骨架内设有橡胶套,橡胶套内设有中空的小 内管,该橡胶套与小外环骨架、大内管硫化成一体,所述大外环端的安装面和所述小外环端 的安装面相交。本技术安装于车辆的发动机与托架连接处,本技术采用大外环端 和小外环端作为连接件,用于固定发动机。本技术采用剪切防振结构,能承受较苛刻的 剪切力,并采用橡胶内摩擦特性,将发动机前后上下不规则振动转化成揉搓运动,从而达到 减振目的。本技术的大外环端和小外环端朝向不同,相互形成夹角。作为优选,所述橡胶体上设有贯通橡胶体上下端面的若干槽孔。橡胶体利用槽孔 挤压变形,可以将安装分散,减轻振动频率。作为优选,所述橡胶体的两端面均为分别高出大外环端端面的圆台面。这样方便 安装,有利于减轻侧向振动。作为优选,所述橡胶套上设有贯通橡胶体上下端面的若干槽孔。作为优选,所述橡胶套的两端面均为分别高出小外环端端面的圆台面。作为优选,所述槽孔的形状为圆弧孔。作为优选,所述圆弧孔弧长相等,并两两对称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大外环端的安装面和所述小外环端的安装面为30度至90度。作为优选,所述大外环端的安装面和所述小外环端的安装面为45度至75度。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有效解决了减震拉杆在发动机高频振动时减振效 果不佳、易产生噪音的问题,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1中A-A向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1中B-B向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标说明1、大外环端;11、大外环骨架;12、大内管;13、橡胶体;131、槽孔;2、小 外环端;21、小外环骨架;22、小内管;23、橡胶套;3、杆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减震拉杆如图1、2、3、4所示,包括杆身3,杆身3两端 分别设有大外环端1和小外环端2,大外环端1包括大外环骨架11、橡胶体13和大内管12, 大外环骨架11内连接有橡胶体13,橡胶体13的两端面均为分别高出大外环端1端面的圆 台面,橡胶体13上成型有贯通橡胶体13上下端面的两个槽孔131,槽孔131的形状为以大 内管12中心点为圆心的圆弧孔,这些圆弧孔弧长相等,并对称布置,橡胶体13内连接有中 空的大内管12,橡胶体13与大外环骨架11、大内管12硫化成一体。小外环端2包括小外 环骨架21、橡胶套23和小内管22,小外环骨架21内连有橡胶套23,橡胶套23内连有中空 的小内管22,该橡胶套23与小外环骨架21、小内管22硫化成一体,如图2所示,其中大外 环端1的安装面和小外环端2的安装面所成的夹角T为75度。当然还可以选45度或60/又寸。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减震拉杆如图5所示,橡胶套23的两端面均为分别高 出小外环端2端面的圆台面,橡胶套23上成型有贯通橡胶套23上下端面的两个槽孔131, 槽孔131的形状为以小内管22中心点为圆心的圆弧孔,这些圆弧孔弧长相等,并对称布置。 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减震拉杆,包括杆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身两端分别设有大外环端和小外环 端,所述大外环端包括大外环骨架,所述大外环骨架内设有橡胶体,橡胶体内设有中空的大 内管,该橡胶体与大外环骨架、大内管硫化成一体,所述小外环端包括小外环骨架,所述小 外环骨架内设有橡胶套,橡胶套内设有中空的小内管,该橡胶套与小外环骨架、小内管硫化 成一体,所述大外环端的安装面和所述小外环端的安装面相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体上设有贯通橡胶体 上下端面的若干槽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体的两端面均为分别 高出大外环端端面的圆台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上设有贯通橡胶套 上下端面的若干槽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震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的两端面均为分别 高出小外环端端面的圆台面。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减震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的形状为 圆弧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震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孔弧长相等,并两两对 称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减震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外环端 的安装面和所述小外环端的安装面所成的夹角为30度至90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减震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外环端的安装面和所述 小外环端的安装面为45度至75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拉杆。它包括杆身,所述杆身两端分别设有大外环端和小外环端,所述大外环端包括大外环骨架,所述大外环骨架内设有橡胶体,橡胶体内设有中空的大内管,该橡胶体与大外环骨架、大内管硫化成一体,所述小外环端包括小外环骨架,所述小外环骨架内设有橡胶套,橡胶套内设有中空的大内管,该橡胶套与小外环骨架、小内管硫化成一体,所述大外环端的受力面和所述小外环端的受力面相交。本技术有效解决了减振拉杆在发动机高频振动时减振效果不佳、易产生噪音的问题,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文档编号F16F7/108GK201908983SQ20102069323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史美杰, 陈叙尧 申请人:宁波泛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拉杆,包括杆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身两端分别设有大外环端和小外环端,所述大外环端包括大外环骨架,所述大外环骨架内设有橡胶体,橡胶体内设有中空的大内管,该橡胶体与大外环骨架、大内管硫化成一体,所述小外环端包括小外环骨架,所述小外环骨架内设有橡胶套,橡胶套内设有中空的小内管,该橡胶套与小外环骨架、小内管硫化成一体,所述大外环端的安装面和所述小外环端的安装面相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美杰陈叙尧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泛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