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62301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转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包括轴座、支撑板、旋转编码器、夹头、直线移动单元、同步带和同步轮,支撑板两端均安装有轴座,轴座包括固定轴座和可微调中心距轴座,固定轴座上安装有旋转编码器,并且两个轴座上均安装有同步轮,两个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同步带通过夹头与直线移动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价格低廉,通过旋转编码器将直线位移量直接转换成角位移量读出来,更加方便,并且最大位移达500mm。(*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直线位移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回转式直线位移传感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精密直线位移传感器通常为精密杆件在筒式封闭腔内作往复运动,通过电压或电流等模拟量读出位移值,这种装置的价格十分昂贵,精密杆件刚度较差,最大位移值通常在200mm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点,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回转式直线位移传感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回转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包括轴座、支撑板、旋转编码器、夹头、直线移动单元、同步带和同步轮,支撑板两端均安装有轴座,其中一个轴座上安装有旋转编码器,两个轴座上均安装有同步轮,两个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同步带通过夹头与直线移动单元连接。所述轴座为一个固定轴座和一个可微调中心距轴座。所述旋转编码器固定于固定轴座上。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价格低廉,通过旋转编码器将直线位移量直接转换成角位移量读出来,更加方便,并且最大位移达500mm。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轴座,2、支承板,3、旋转编码器,4、夹头,5、同步带,6、同步轮,7、直线移动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回转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包括轴座1、支撑板2、旋转编码器3、夹头4、直线移动单元7、同步带5和同步轮6,支撑板2两端均安装有轴座1,轴座1 为一个固定轴座和一个可微调中心距轴座,固定轴座上安装有旋转编码器3,并且两个轴座 1上均安装有同步轮6,两个同步轮6通过同步带5连接,同步带5通过夹头4与直线移动单元7连接。下面对本技术的操作过程作进一步说明直线移动单元7移动时,由同步带5 带动同步轮6作相应旋转运动,旋转编码器3读出同步轮6的旋转角度,即可算出直线位移值,更加方便,并且最大位移达500mm,这样结构简单合理,价格也低廉。权利要求1.回转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座、支撑板、旋转编码器、夹头、直线移动单元、同步带和同步轮,支撑板两端均安装有轴座,其中一个轴座上安装有旋转编码器, 两个轴座上均安装有同步轮,两个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同步带通过夹头与直线移动单元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座为一个固定轴座和一个可微调中心距轴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编码器固定于固定轴座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回转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包括轴座、支撑板、旋转编码器、夹头、直线移动单元、同步带和同步轮,支撑板两端均安装有轴座,轴座包括固定轴座和可微调中心距轴座,固定轴座上安装有旋转编码器,并且两个轴座上均安装有同步轮,两个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同步带通过夹头与直线移动单元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价格低廉,通过旋转编码器将直线位移量直接转换成角位移量读出来,更加方便,并且最大位移达500mm。文档编号G01B21/02GK201983776SQ20102068963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唐瑞荪 申请人:无锡市正先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回转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座、支撑板、旋转编码器、夹头、直线移动单元、同步带和同步轮,支撑板两端均安装有轴座,其中一个轴座上安装有旋转编码器,两个轴座上均安装有同步轮,两个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同步带通过夹头与直线移动单元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瑞荪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正先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