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电机控制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61137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智能型电机控制中心,用于控制设备层,包括变频设备、软启动设备与马达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每台带通信接口的智能化元件安装在单独的抽屉内,冗余备用、工艺流程中互为备用的设备放置在不同的网段,采用独立的网络通道上传智能化元件采集的各种状态信息,每条网络通道首端采用中继器,保证信号的可靠传输。相比于传统的大规模I/O系统来说,采用现场总线技术,提供高出几倍的数据(包括设备状态、故障、参数信息等),极大地满足了生产控制和管理的需要;节省了大量的电缆、I/O模块、隔离继电器及电缆敷设工程费用,降低了系统及工程成本;减少了由接线点造成的不可靠因素;具有现场设备的在线故障诊断、报警、记录功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厂自动化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型电机控制中心 (IMCC)。
技术介绍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信息交换沟通的领域正在迅速覆盖从现场设备监控、管理的各个层次。而传统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简称DCS)、PLC模拟信号采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并且随着系统结构的复杂,系统的可靠性降低、连接电缆与各种安装、维护费用增加、信号干扰等问题更加严重,不仅给自动控制系统、现场设备的安装维护带来了困难, 而且给生产带来了一定得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电机控制中心(IMCC),实现DCS、PLC与各种电气设备、自控仪表设备的数字通讯,获取更多的生产数据信息,满足生产控制、设备监控和管理的要求。一种智能型电机控制中心,用于控制设备层,包括变频设备、软启动设备与马达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每台带通信接口的智能化元件安装在单独的抽屉内,冗余备用、工艺流程中互为备用的设备放置在不同的网段,采用独立的网络通道上传智能化元件采集的各种状态信息,每条网络通道首端采用中继器,保证信号的可靠传输。一种智能型电机控制中心,其特征在于设备层采用ftOfibus总线的网络结构, 控制层即各控制室的DCS或PLC之间采用以太网通信,通讯介质选择光纤与专用电缆相结合的方式。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原有控制系统基础上增加现场总线方式,马达配电控制设备的智能化元件将马达的各种状态信息采集传送到工厂控制系统,该电机控制中心通过现场总线技术实现了多网段的连接技术、多种设备的现场总线通讯控制及实现电气设备之间的连锁控制。冗余备用、工艺流程中互为备用的设备放置在不同的网段,保证工艺流程控制的可靠;通讯距离,根据设备间距离的远近分配不同的网段,节省通讯电缆;安全可靠,每一个网段的设备在18台以内,以保证通讯控制的安全可靠;信号干扰,将变频器等干扰较强的设备放在单独的网段中;通讯介质选择光纤与专用电缆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了现场总线在远距离和恶劣环境下的应用;总线首端采用中继器,实现了数据的放大作用,保证通讯控制的稳定可靠;相比于传统的大规模I/O系统来说,采用现场总线技术,提供高出几倍的数据(包括设备状态、故障、参数信息等),极大地满足了生产控制和管理的需要;节省了大量的电缆、I/O模块、隔离继电器及电缆敷设工程费用,降低了系统及工程成本;减少了由接线点造成的不可靠因素;具有现场设备的在线故障诊断、报警、记录功能,可完成变频器、智能马达中心、执行器等智能设备的远程参数设定、修改等参数化工作,也增强了系统的可维护性。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智能型电机控制中心(IMCC)网络接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详细说明本技术结构的实施方式一种智能型电机控制中心,设备层采用ftOfibus总线的网络结构;控制层即各控制室的DCS (或PLC)之间采用以太网通信;总线首端采用中继器,实现了数据的放大作用, 保证通讯控制的稳定可靠;每条ftOfibus支路最多连接18台设备;变频设备、软启动设备与马达保护器分别配置在不同的总线支路上;常规马达回路操作、控制信号(DO)采用硬接线,状态信号采用总线传输;特别重要一级负荷、参与大连锁的设备操作控制信号(DO) 采用硬接线,马达运行状态信号(DI)采用硬接线;工作设备与备用设备分设在不同的网段上;供电等级为一级的设备在一个网段上的数量不大于三个;参与大连锁的设备在一个网段上的数量不大于三个;智能型电机控制中心(IMCC)各单元背后采用端子链接;每台带通信接口的智能化元件安装在单独的抽屉内,抽屉内设备采用专用插头,通过ibus电缆与各单元背后端子插拔连接。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则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型电机控制中心,用于控制设备层,包括变频设备、软启动设备与马达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每台带通信接口的智能化元件安装在单独的抽屉内,冗余备用、工艺流程中互为备用的设备放置在不同的网段,采用独立的网络通道上传智能化元件采集的各种状态信息,每条网络通道首端采用中继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电机控制中心,其特征在于设备层采用ftOfibus总线的网络结构,控制层即各控制室的DCS或PLC之间采用以太网通信。专利摘要一种智能型电机控制中心,用于控制设备层,包括变频设备、软启动设备与马达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每台带通信接口的智能化元件安装在单独的抽屉内,冗余备用、工艺流程中互为备用的设备放置在不同的网段,采用独立的网络通道上传智能化元件采集的各种状态信息,每条网络通道首端采用中继器,保证信号的可靠传输。相比于传统的大规模I/O系统来说,采用现场总线技术,提供高出几倍的数据(包括设备状态、故障、参数信息等),极大地满足了生产控制和管理的需要;节省了大量的电缆、I/O模块、隔离继电器及电缆敷设工程费用,降低了系统及工程成本;减少了由接线点造成的不可靠因素;具有现场设备的在线故障诊断、报警、记录功能。文档编号G05B19/418GK201955673SQ201020686178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喻仁盛, 方敏, 黄薇 申请人: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型电机控制中心,用于控制设备层,包括变频设备、软启动设备与马达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每台带通信接口的智能化元件安装在单独的抽屉内,冗余备用、工艺流程中互为备用的设备放置在不同的网段,采用独立的网络通道上传智能化元件采集的各种状态信息,每条网络通道首端采用中继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薇喻仁盛方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