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压介质非容器式电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5850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温高压介质非容器式电加热装置,由两块金属电加热块和分别浇铸在所述金属电加热块上的电加热元件构成,配合设置的两块金属电加热块连接后,中间形成空腔。根据加热功率的大小,确定加热单元的数量,可以从一个基本加热单元至100个基本加热单元以上,所述的两块金属电加热块对称设置于被加热管道的两侧且相互连接后固定;所述的两块金属电加热块均为长条状且横截面均为半圆形,在每块金属电加热块上均设有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加热装置极大的提升了加热温度,而且降低了能耗,还提高了设备的产量,并使生产安全得到了保障,避免了管道泄漏引起事故。(*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加热器,具体为一种高温高压介质非容器式的电加热装 置,属于电气工程

技术介绍
工程上的流体管道通常需要进行加热来使管道内的流体升温,如生产三聚氰胺时 的关键设备氨过热器,由于这种类型的设备需要的温度很高,普通的加热器难以满足需求。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是套管加热的方式,即用电加热元件先加热作为中间介质的硝盐,使 硝盐熔化变为高温熔盐,然后再通过高温熔盐加热,将温度传递给换热盘管,最终实现工艺 介质(即设备内需要加热的流体)的升温。但是,这种加热方式中热量要经过多层传递,热 量的损失太大,而且能耗太高,导致加热效率较低,影响了设备的产量,以氨过热器为例,正 常工作时其内部需要将氨气加热到380°C左右,这就要求外部加热装置提供的温度至少要 达到50(T600°C,而如果采用如上所述的硝盐的套管加热方式其温度则很难达到工艺要求; 特别是以硝盐作为中间介质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旦承载硝盐的管道发生泄露,很容 易引起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在加热非容器式设 备时,加热温度难以达到工艺要求的问题,并提供一种能够满足较高加热温度需求的高温 高压介质非容器式电加热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高温高压介质非容器式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两块 金属电加热块和分别浇铸在所述金属电加热块上的电加热元件构成,配合设置的两块金属 电加热块连接后,中间形成空腔。所述的两块金属电加热块在安装时,采用上下重叠或左右合并的方式连接,并通 过金属电加热块上的连接孔用铸铜的螺栓固定,固定后两块金属电加热块形成一个圆筒状 空腔,所述圆筒的直径范围为4(Tl00mm,因此主要用于非容器式的管道加热;被加热的管 道从所述圆筒的中心穿过,通电后电加热元件分别对两块金属电加热块加热,金属电加热 块通过热辐射、传导等方式将热量传递给所述圆筒内的管道以及管道内的流体。在加热过 程中,电加热元件直接对金属电加热块加热,由于金属电加热块采用了均热块,其热量传导 速度快、分布均勻,因此在金属电加热块上的温度可以达到50(T60(TC,而且其温度可以直 接传递给被加热的管道,这样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热量损失较小,从而能够达到管道内流体 所需的工艺温度。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极大的提升了加热温度,通过设置两块相互配合的均热块,将待加热的管道包 裹在均热块内,这样在局部空间内能够形成高温高压的热辐射,从而使被加热的设备能够 迅速升温;2、降低了能耗,采用了金属管状的电加热元件直接对均热块进行加热,并通过均 热块直接将热量传递给加热的设备,从而减少了热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而且由于热量 在均热块内分布较为均衡,不会造成局部温度过高而烧坏设备,这样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 用寿命;3、提高了设备的产量,由于加热温度能够达到所需的工艺要求,使得设备内的工 艺介质(如氨过热器内的氨气)流量加大,产量有明显提高;4、生产安全得到了保障,由于采用电加热元件进行加热,安全性更好,避免了管道 泄露引起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高温高压介质非容器式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高温高压介质非容器式电加热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2—金属电加热块;3—电加热元件,4一管道,5—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温高压介质非容器式电加热装置,由两块金属电加热块 1、2和分别浇铸在所述金属电加热块1、2上的电加热元件3构成基本的加热单元,根据加热 功率的大小,确定加热单元的数量,可以从一个基本加热单元至100个基本加热单元以上; 所述的两块金属电加热块1、2对称设置于被加热管道4的两侧且相互连接后固定,配合设 置的两块金属电加热块连接后,中间形成空腔,管道4从所述空腔中穿过。所述金属电加热 块1、2均为长条状且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均热块,在每块金属电加热块上分别设有连接孔5, 两块金属电加热块上的连接孔相互对应,在每块金属电加热块上分别浇铸有两组电加热元 件,所述电加热元件和金属电加热块均为现有设备,制作时,所述电加热元件浇铸并固定在 金属电加热块上,金属电加热块是传热性能较好的金属材质,如铜、铝、铸铁、铸钢等,电加 热元件3是通电后就能发热的加热装置。权利要求1.高温高压介质非容器式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两块金属电加热块和分别浇铸 在所述金属电加热块上的电加热元件构成,配合设置的两块金属电加热块连接后,中间形 成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高压介质非容器式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 块金属电加热块均为长条状且横截面均为半圆形,在每块金属电加热块上均设有连接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高压介质非容器式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块金 属电加热块上分别浇铸有两组电加热元件。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温高压介质非容器式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金属电加热块为均热块。专利摘要一种高温高压介质非容器式电加热装置,由两块金属电加热块和分别浇铸在所述金属电加热块上的电加热元件构成,配合设置的两块金属电加热块连接后,中间形成空腔。根据加热功率的大小,确定加热单元的数量,可以从一个基本加热单元至100个基本加热单元以上,所述的两块金属电加热块对称设置于被加热管道的两侧且相互连接后固定;所述的两块金属电加热块均为长条状且横截面均为半圆形,在每块金属电加热块上均设有连接孔。本技术的电加热装置极大的提升了加热温度,而且降低了能耗,还提高了设备的产量,并使生产安全得到了保障,避免了管道泄漏引起事故。文档编号H05B1/00GK201919166SQ20102068208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7日专利技术者冯敏昌 申请人:重庆金鸿电气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温高压介质非容器式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两块金属电加热块和分别浇铸在所述金属电加热块上的电加热元件构成,配合设置的两块金属电加热块连接后,中间形成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敏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鸿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