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脚架功能的连接器及设有该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5715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脚架功能的连接器及设有该连接器的电子装置。所述具有脚架功能的连接器设有一本体,在本体的至少一端设有一轴孔,且位于轴孔侧边设有顶块,另设有一支脚,其一端设有一贯穿本体的轴孔而相互枢设的转轴,该转轴设有一可与顶块相互抵顶的定位块,该本体上另设有一可插设在电子装置上的插座,使得电子装置可依使用者的需求而简便操作地倾斜站立在设置处;又使用者可将支脚收合在本体侧边处,如此将可便于使用者的携带及使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尤指一种设有可经移动或旋转角度后而形成具有支撑功能的脚架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所使用的电子装置,为了使得具有支撑功能,其支撑机构有多种型式,以图12 所示,该电子装置80(例如智能手机或其它电子产品)于机体背面形成有一容室81,在容室81内设置具有枢转为向外支撑或向内收折的可移动脚架82,脚架82在移动至机体外侧时可供抵顶在设置处,以达到电子装置可倾斜置放的站立功能,反之若收折在机体背面的容室81内则可使整体背面具平整效果;又如图13所示,有另一种可供电子装置60以倾斜设置使用的脚座90,该脚座90可设计为一简单的且可置放在设置处,该脚座90的顶面形成有一内凹的弧槽91及在槽端具有扣部92,使得电子装置在置入弧槽91后可受到扣部92 的抵顶,进而使电子装置60位于脚座90内并呈一倾斜角度定位来使用。上述现有技术的支撑机构或配件,虽然可供电子装置以一定倾斜角度设置,但所设置的支撑机构将造成整个电子装置的厚度或重量增加的缺点,而脚座则有携带不方便及容易遗失的问题,进而造成使用者相当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可供电子装置站立功能的支撑机构或支撑配件所存在的缺点及问题,本技术进行了改进,从而形成一种可直接插设安装在电子装置的连接器上, 在旋转其支脚至与电子装置形成一角度,即可简便容易地将电子装置站立在设置处。本技术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脚架功能的连接器,其具有一本体,在本体上设有至少一贯穿的第一轴孔,且在第一轴孔的外缘并位于片体上设有一突出的第一顶块;一支脚,设于该本体的一侧面上,在支脚的一端表面突出设有一转轴,在转轴的侧面突出设有一定位块,该转轴贯穿本体的第一轴孔并在转轴的端处设有一结合件, 使该支脚与本体相互枢设,该转轴的定位块在转动至一角度时能与第一顶块相互抵顶定位;一插座,其一端边能够结合固定在本体的另一侧面上。所述的具有脚架功能的连接器,其中该本体为一长型片体,且于片体长轴向且远离第一轴孔处设有一第二轴孔,该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之间设有贯穿的一长槽,该第二轴孔的孔缘处设有第二顶块,且该转轴包括具有二平行面的滑柱。所述的具有脚架功能的连接器,其中在该本体的两相对侧面形成有内凹的凹部, 且所述的长槽位于该凹部之中,且第一顶块及第二顶块位于凹部的表面上;另设有一摩擦元件,其为一片体并能设置在本体的凹部内,在其片体上设有一长槽且在长槽两端形成有转孔,该长槽及其两端的转孔对应于本体的长槽及轴孔位置。所述的具有脚架功能的连接器,其中该摩擦元件在片体中段且位于长槽两侧形成有相对突出的内突部,在相对于两内突部位置的摩擦元件片体上形成有狭长镂空的中空所述的具有脚架功能的连接器,其中该插座为一长型中空壳体,其是由两壳体连接组成,在内部形成有一容室,且在四端边处形成有与容室相通的开口,位于插座长轴向两侧的开口为侧孔,另在相邻的一侧端形成有通孔,其与本体的长槽相通;另在通孔处且朝向中空壳体的外侧突出有结合片,以该结合片与本体相互固定,在两壳体间且相邻于侧孔及通孔处分别设有间隔块及间隔片。所述的具有脚架功能的连接器,其中进一步设有一卡钩,其呈U形,在中段形成为向外突出的弧状突部及在两端设有钩部,该卡钩设在插座的容室内,该突部位于通孔处并突伸于本体的长槽内及位于摩擦元件的长槽处,该钩部位于侧孔处。所述的具有脚架功能的连接器,其中该本体上设有一导线,该导线与插座内的电子元件相互连接,另在支脚上相对于导线设置处形成有一缺口,该缺口可供导线容置。本技术所运用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提供有另一种具有脚架功能的连接器,其包括有一本体,该本体上设有至少一贯穿的第一轴孔;一插座,其一端边结合固定在本体的一侧面上;以及一支脚,设于该本体的另一侧面上,在支脚的一端表面突出设有一转轴, 该转轴贯穿本体的第一轴孔并在转轴的端处设有一结合件,使该支脚与本体相互枢设;其中,该结合件为一提供弹性力量的结合件,使支脚可无段定位于本体上。一种设置有所述的具有脚架功能的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上设有可相互配合的连接器,以供具有脚架功能的连接器插设结合在电子装置的连接器上。通过本技术技术手段的运用,可在安装于电子装置后,使用者可选择移动而使支脚的转轴位于第一轴孔或第二轴孔,在转动支脚后即可以其定位块与第一顶块或第二顶块相互抵顶,此时支脚与本体间形成有一角度,即可供电子装置简便地站立在设置处,又使用者可将支脚收合在本体侧边处,如此将可便于使用者的携带及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支脚逆时针旋转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图。图6为本技术安装在电子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7为本技术的另一动作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支脚移动至另一端且旋转定位后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图。图10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外观分解图。图11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安装在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12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图13为另一现有技术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IOA 支脚11 凹部12 长槽13、13A 第一轴孔I3IU3IA 第一顶块14第二轴孔141 第二顶块20摩擦元件21 长槽211 转孔22内突部23中空槽30、30A 支脚301 缺口31、31A 转轴311固定柱312 滑柱313、313A 定位块32、32A 结合件40 插座41 容室42 通孔43 侧孔44结合片45间隔块47间隔片50 卡钩51 钩部52 突部60电子装置61连接器70 导线80电子装置81 容室82 脚架90 脚座91 弧槽92 扣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参看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所设计的具有脚架功能的连接器,具有一本体10、一支脚30及一插座40;该本体10,为长型片体,在本体10上设有至少一轴孔,该轴孔为一贯穿片体的第一轴孔13,且在第一轴孔13的外缘并位于片体上设有一突出的第一顶块131,在图中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在本体10的片体长轴向两端分别设有一轴孔,该两轴孔分别为第一轴孔 13及第二轴孔14,且分别在孔缘处设有第一顶块131及第二顶块141,另进一步在本体10 的两相对侧面形成有内凹的凹部11,在该凹部11上且位于本体10的长轴向上设有贯穿的长槽12,该长槽12的槽口形状小于每一凹部11的面积,在该长槽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孔13及第二轴孔14相通,且前述的第一顶块131及第二顶块141位于凹部11的表面上;该支脚30为一片体,其外型可配合本体10的形状设计,在支脚30的片体一端表面突出设有一转轴31,其轴体为台阶状设计,分别为具有二平行面的滑柱312及一固定柱 311。所述具有二平行面的滑柱312恰好能在该长槽12中滑移,且具有二平行面的滑柱使该支脚在长槽12的滑移过程中只能滑动而无法转动,因此该支脚必须于第一轴孔13及第二轴孔14内方可枢转。于滑柱312的侧面位置突出设有一定位块313,该转柱31可贯穿本体10中的一轴孔,例如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为第一轴孔13,在本体10的另一侧设有一结合件 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脚架功能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本体,在本体上设有至少一贯穿的第一轴孔,且在第一轴孔的外缘并位于片体上设有一突出的第一顶块;一支脚,设于该本体的一侧面上,在支脚的一端表面突出设有一转轴,在转轴的侧面突出设有一定位块,该转轴贯穿本体的第一轴孔并在转轴的端处设有一结合件,使该支脚与本体相互枢设,该转轴的定位块在转动至一角度时能与第一顶块相互抵顶定位;一插座,其一端边能够结合固定在本体的另一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哲宇林育锋袁嘉骏许家豪陈冠至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