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及其机床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54951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床刀具,机床刀具的主体由上部的大径段和下部的小径段固定连接而成,且呈台阶轴状;小径段的外周面具有钻削刃,且大径段的下端面具有铣削刃。如此设置,可有效提高机床的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机床,包括具有若干第一动力输出轴的第一多轴器及与第一多轴器固定连接且驱动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转动的第一动力头,若干第一动力输出轴的端部设置有上述机床刀具。如此设置,可进一步提高机床的加工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床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设计一种机床刀具,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机床刀具的机床。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新型产品的不断出现和零件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机床加工以其强大的优势得到了迅速普及。下面内容将以汽车发动机水泵壳凸台的加工过程中,机床的具体应用为例展开详细介绍。请参考图1,图1为汽车发动机水泵壳结构示意图。该汽车发动机水泵壳为铝合金材质,其包括压铸成型的第一毛坯圆形凸台11和第二毛坯圆形凸台12。为了满足装配的需要,需在该两个毛坯圆形凸台上表面分别加工出一螺纹孔。为了提高装配该汽车发动机水泵壳时的紧固效果,该两个毛坯圆形凸台相对底面 13的高度公差需为0. Imm0然而,压铸工艺无法保证该两个毛坯圆形凸台的上述高度公差, 因此,需对该两个毛坯圆形凸台进行二次铣削加工,以满足其相对底面的公差的要求。因此,现有技术中该两个毛坯圆形凸台的加工工艺如下所述。为了保证两个上述毛坯圆形凸台相对底面的公差为0. Imm,以提高装配该汽车发动机水泵壳时的紧固效果,以及方便后续钻孔工序的定位。首先进行铣削工序。操作人员需将该汽车发动机水泵壳定位于铣床的夹具上,进行第一毛坯圆形凸台11的铣削工序。完成上述工序后将汽车发动机水泵壳从铣床夹具拆下,操作人员对第二毛坯圆形凸台12进行定位,以完成对第二毛坯圆形凸台11的铣削工序。如此,需两次定位方可完成发动机水泵壳的铣削工序。欲加工螺纹孔,首先需对上述两个毛坯圆形凸台进行钻孔工艺。操作人员将该发动机水泵壳定位于钻床之上后,进行第一毛坯圆形凸台11的钻孔工序。而后,操作人员将汽车发动机水泵壳从钻床夹具拆下,旋转发动机水泵壳以使钻具对准第二毛坯圆形凸台12 需加工的位置。如此,再次定位后,操作人员启动钻床以完成对第二毛坯圆形凸台12的钻孔工序。如此,需对该汽车发动机水泵壳进行两次定位方可完成发动机水泵壳的钻孔工序。钻孔工序之后,需对钻孔工序加工出的两个孔进行孔口的倒角工序。与上述钻孔工序相同,应用现有技术中的倒角机床,需对汽车发动机水泵壳进行两次定位方可完成倒角工序。之后,需对两个上述孔进行攻丝工序,同样,在攻丝机床的夹具上,需对汽车发动机水泵壳进行两次定位方可完成攻丝工序。如此,加工一件合格的发动机水泵壳,需进行上述工艺方可完成。显然,现有技术加工过程中需对发动机水泵壳进行频繁的定位,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因此,如何提高机床的生产效率,成为本
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床刀具,其能够有效提高机床的生产效率,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机床刀具的机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床刀具,其主体由上部的大径段和下部的小径段固定连接而成,且呈台阶轴状;所述小径段的外周面具有钻削刃,且所述大径段的下端面具有铣削刃。优选地,所述大径段与所述小径段为分体式结构,且所述小径段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大径段。优选地,所述大径段轴向设置有有中心孔,且所述中心孔的侧壁径向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小径段设置于所述中心孔且与旋入所述第一螺纹孔的螺栓相抵接。优选地,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大径段的倒角刀体,所述倒角刀体的外缘包括与所述小径段的外周面相配合的竖直边,及外露于所述大径段的下端面且与所述竖直边成锐角的斜边,所述倒角刀体的倒角刃设置于所述斜边。优选地,所述大径段设置有容置所述倒角刀体的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倒角刀体与旋入所述第二螺纹孔的螺栓相抵接。优选地,所述铣削刃具体为以所述小径段为对称中心且沿径向设置的两个铣削刃。优选地,所述铣削刃固定设置于铣削刀体,且所述大径段设置有容置所述铣削刀体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三螺纹孔,所述铣削刀体与旋入所述第三螺纹孔的螺栓相抵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机床,包括具有若干第一动力输出轴的第一多轴器及与所述第一多轴器固定连接且驱动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转动的第一动力头,若干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的端部设置有上述任一种所述的机床刀具。优选地,还包括具有若干第二动力输出轴的第二多轴器、与所述第二多轴器固定连接且驱动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转动的第二动力头及相对固定的设置于若干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的端部的攻丝刀具。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床刀具,其主体呈阶梯轴状,该阶梯轴状的刀具主体上部为大径段,下部为小径段,所述小径段的外周面环绕有钻削刃,且所述大径段的下端面具有铣削刃。如此设置,本技术提供的机床刀具的小径段可替代现有技术中的钻具,对第一毛坯圆形凸台或者第二毛坯圆形凸台进行钻孔工序。之后,由于本技术提供的机床刀具的大径段的下端面具有铣削刃,因此,无需将汽车发动机水泵壳从夹具拆下以安装于铣床的夹具上,只需继续运转该机床,即可进一步完成第一毛坯圆形凸台或者第二毛坯圆形凸台的铣削工序。如此,可有效提高机床的生产效率。在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机床刀具还包括固定设置于大径段的倒角刀体,同时,该倒角刀体的外缘的一竖直边与小径段的外周面紧密接触,而设置有倒角刃的斜边与该竖直边呈锐角设置。如此设置,倒角刃距离小径段轴心线的距离由下至上方向递增。 可以理解,钻孔工序完成之后,随着机床刀具的继续深入,由于倒角刃距离小径段轴心线的距离右下至上方向递增,因此,倒角刃逐步深入对孔口进行切削,可实现孔口的倒角工序。 如此,汽车水泵壳只需定位一次,即可完成第一毛坯圆形凸台或第二毛坯圆形凸台的钻孔、 倒角及铣削工序。进一步提高了机床的生产效率。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机床刀具的机床,该机床具有第一动力头及与该第一动力头固定连接的第一多轴器,该第一多轴器的若干第一动力输出轴的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机床刀具。需要指出的是,该第一多轴器的若干第一动力输出轴的相对位置可根据汽车发动机水泵壳上的两个毛坯圆形凸台具体设置。如此可将两个上述机床刀具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一动力输出轴,且该两个第一动力输出轴分别与汽车发动机水泵壳上的两个毛坯圆形凸台相对应。如此设置,将汽车发动机水泵壳夹紧于该机床的夹具之上, 上述两个第一动力输出轴分别对应汽车发动机水泵壳的两个毛坯圆形凸台。因此,该机床可同时对两个毛坯圆形凸台进行钻孔、倒角及铣削工序。显然,可显著提高机床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汽车发动机水泵壳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床刀具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床刀具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床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机床刀具,其能够有效提高机床的生产效率。本技术的另一个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机床刀具的机床。为使本
人员更加方便的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内容将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床刀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 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床刀具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机床刀具,其主体呈阶梯轴状,该阶梯轴状的机床刀具的小径段21的下端部呈尖状,其上端连接于机床刀具大径段22的下端面。需要指出的是, 该处描述的机床刀具处于竖直状态,且大径段22位于小径段21上部。小径段21的外周面具有钻削刃(图中未示出),且大径段22的下端面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刀具的主体由上部的大径段和下部的小径段固定连接而成,且呈台阶轴状;所述小径段的外周面具有钻削刃,且所述大径段的下端面具有铣削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德强江万里宋志磊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江利圣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