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自动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50439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油墨自动混合装置,一个有一定高度的混合腔的上端为进料口,下端连接一自吸增压泵,利用微调流量电子阀控制各原材料流量,借助自吸增压泵的吸力,不同颜色油墨和助剂限量进入管状混合腔中,且此混合腔中设置多个半开口挡板,油墨和助剂在流经第一个挡板时碰撞混合后流落到第二挡板上,再在第二个挡板上碰撞混合后流落到第三个挡板上,此时各色油墨混合均匀度增加,再依此流经其他多个挡板,经过反复碰撞混合,油墨混合均匀度越来越好,直到完全混合均匀。(*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凹版印刷设备中的油墨自动混合装置,尤其适用于印刷热转移印花纸设备上的油墨自动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热转移印花纸印刷用油墨是由调色师根据花型中颜色深浅要求,把不同颜色油墨按照定单数量估计每色需要的量,然后按一定比例手工搅拌后待用,上机用搅拌好的油墨试色,观察试色结果,比对与原样的差异情况后调整配方比例,确定哪个色需要再加,加多少数量等完全依靠配色师的经验,通常有经验的师傅2-3次可以配准颜色,经验稍差比对和调整配色方案的次数大大增加,因此常规配色方法生产效率低浪费大,手工搅拌容易引起搅拌不均勻出现印花色差等质量问题,且做完定单后留下的残浆无法再次使用, 造成很多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生产自动化,减少残浆浪费,本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油墨自动混合装置,不但油墨可以自动混合均勻,且所有油墨可以现配现用,降低浪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油墨自动混合装置由微调流量电子阀、进料口、混合腔、挡板、自吸增压泵几个部分组成,各进料口安装微调流量电子阀,混合腔上端连接进料口,下端连接自吸增压泵,且此混合腔中设置多个半开口挡板,挡板左右交叉排列,使油墨走过路径呈“之”字形,当油墨和助剂在流经第一个挡板时碰撞混合后流落到第二挡板上,再在第二个挡板上碰撞混合后流落到第三个挡板上,此时各色油墨混合均勻度增加,再依此流经其他多个挡板,经过反复碰撞混合,油墨混合均勻度越来越好,直到完全混合均勻,完全混合后的油墨通过喷嘴直接对印版给墨,运用此装置大货生产时的油墨可以现配现用,定单数量做完,即停止油墨和助剂的混合,无油墨残浆产生,能大大降低浪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纵截面图图中1.助剂进料口, 2.A色油墨进料口, 3.B色油墨进料口, 4.C色油墨进料口, 5. D色油墨进料口, 6.微调流量电子阀,7.混合腔,8.半开口挡板,9.自吸增压泵。具体实施方式在图一中,A色、B色、C色、D色油墨和助剂按照配方比例,设置好与1、2、3、4、5每个进料口相连的微调流量电子阀6的流量参数并做好记录,每种原材料的流量大小设定完毕,自吸增压泵通电工作,所有原材料开始按照一定比例进料,流入混合腔7顶端的挡板8处,碰撞混合,再依此流落到第二块挡板、第三块挡板……..,通过多次碰撞混合,完全混合均勻后通过喷嘴直接对印版给墨,此装置混合的油墨现配现用,生产结束,油墨混合结束, 没有残浆产生,既增强生产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又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浪费。 经过充分自动混合后的油墨颜色与原样要求颜色有差异时,可以增大或者减小其中某一材料的流量,对颜色进行微调,且记录数据以备下次生产时用,尽可能降低不同批次间的色差问题。权利要求1. 一种油墨自动混合装置,其特征是由微调流量电子阀、进料口、混合腔、自吸增压泵、挡板几个部分组成,各进料口安装微调流量电子阀,混合腔上端连接进料口,下端连接一自吸增加泵,且混合腔中设置多个半开口挡板,挡板左右交叉排列,使油墨混合走过路径呈“之”字形。专利摘要一种油墨自动混合装置,一个有一定高度的混合腔的上端为进料口,下端连接一自吸增压泵,利用微调流量电子阀控制各原材料流量,借助自吸增压泵的吸力,不同颜色油墨和助剂限量进入管状混合腔中,且此混合腔中设置多个半开口挡板,油墨和助剂在流经第一个挡板时碰撞混合后流落到第二挡板上,再在第二个挡板上碰撞混合后流落到第三个挡板上,此时各色油墨混合均匀度增加,再依此流经其他多个挡板,经过反复碰撞混合,油墨混合均匀度越来越好,直到完全混合均匀。文档编号B01F5/06GK202006091SQ20102066800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陈军良 申请人:绍兴县犇牛无水印染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墨自动混合装置, 其特征是:由微调流量电子阀、进料口、混合腔、自吸增压泵、挡板几个部分组成,各进料口安装微调流量电子阀,混合腔上端连接进料口,下端连接一自吸增加泵,且混合腔中设置多个半开口挡板,挡板左右交叉排列,使油墨混合走过路径呈“之”字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良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县犇牛无水印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