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义青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45899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医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包括注射壶、连接导管与扩张囊,注射壶的形状为短圆柱形,在注射壶内部设置有分割部,所述分割部将注射壶分成上腔体与下腔体,上腔体与下腔体均通过同一连接导管与扩张囊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注射壶设计巧妙,具有可两面注水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即使注射壶翻转,也不会影响注水,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具体涉及一种对注射壶外形改良的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属于整形外科常用的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在整形外科领域,为了修复体表瘢痕或肿物切除后的较大皮肤缺损,医生通常使 用一种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该扩张器主要包括扩张囊、注射壶与连接导管三部分。使用时, 预先将扩张器埋置于缺损边缘皮下,注射壶通过连接导管定期向扩张囊内注水,待皮肤完 成扩张后,取出扩张器,同时切除病损,利用扩张的皮肤完成缺损的修复。然而,上述扩张器的不足之处在于注射壶设计为上表面较小、下表面较大且整体 矮短的圆台形结构,在注射壶内部下表面上设置有不锈钢片,该注射壶只能通过一侧注水。 上述注射壶的形状设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注射壶翻转,但在临床使用中,仍有一 定的注射壶翻转发生率,且注射壶一旦发生翻转,造成不锈钢面朝上,就无法进行注水,造 成手术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其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医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包括注射壶、连接导管与扩张囊,注射壶通过连接导 管与扩张囊相连通,所述注射壶的形状为圆柱形,在注射壶内部设置有分割部,所述分割部 将注射壶分成上腔体与下腔体,上腔体与下腔体均通过同一连接导管与扩张囊相连通。上述分割部为一不锈钢薄片。上述不锈钢薄片设置在注射壶内部的中心位置处,且该不锈钢薄片所在的平面与 注射壶上表面/下表面平行。上述注射壶的高度小于注射壶的底面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中的注射壶设计巧妙,具有可两面注水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即使注 射壶翻转,也不会影响注水,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纵向剖面图,主要示出注射壶部分。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一种医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包括注射壶1、连接导管2与扩张囊3,注3射壶1通过连接导管2与扩张囊3相连通。注射壶1的形状为短圆柱形,其中,注射壶1的 高度与注射壶1的底面直径比为1 :2 ;在注射壶1的内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不锈钢薄片4, 且该不锈钢薄片4所在的平面与注射壶1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平行。不锈钢薄片4将注射壶 1分割为容积相等的上腔体5与下腔体6,上腔体5与下腔体6均可作为注水腔隙。同时, 注射壶1在其侧面的中间位置处与连接导管2接通,且中间位置处设置的不锈钢薄片4将 连接导管2的内腔入口处分割开,即上腔体5与下腔体6中的水均可通过连接导管2输送 至扩张囊3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作出的任何等同方式,或 明显变型方式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包括注射壶、连接导管与扩张囊,注射壶通过连接导管与扩张囊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壶的形状为圆柱形,在注射壶内部设置有分割部,所述分割部将注射壶分成上腔体与下腔体,上腔体与下腔体均通过同一连接导管与扩张囊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包括注射壶、连接导管与扩张囊,注射壶通过连接导管 与扩张囊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壶的形状为圆柱形,在注射壶内部设置有分割部, 所述分割部将注射壶分成上腔体与下腔体,上腔体与下腔体均通过同一连接导管与扩张囊 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义青王彦进肖洪华类成刚冷向锋张志娟任纪祯朱月华房晶陈璐
申请(专利权)人:肖义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