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体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45528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压流体结构设计技术,涉及一种滑体阀。本滑体阀包括阀套和阀芯,所述阀套为设置有若干流通通道的带空腔的回转体结构,所述阀芯为设置有若干凸肩的回转体结构,所述阀芯位于阀套内,与阀套同轴,通过阀芯在阀套中位置的改变,实现滑体阀在两种位置的两种不同功能,并实现滑体阀的泄漏油回流及阻尼功能。本滑体阀加工便捷,克服了传统结构带来的附加重量、安装复杂、密封难度大和产品合格率低等缺点,解决了作动系统高效、密封、内部空间结构布局和工作介质清洁度要求的技术难题。滑体阀聚阀芯、阀套结构于一体,同时还具有隔流、切换油路、阻尼可调等功能,减少了产品重量、增加了阻尼旁通功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液压流体结构设计技术,涉及一种滑体阀
技术介绍
现有的滑体阀一般为换向阀或伺服阀较多,其主要结构是由阀套和阀芯组成。此种结构中的阀芯与阀套有多种多样的组合形式,也形成了多种不同功能的滑体阀。现有滑体阀缺少对流体流道的沟通与旁通切换、阻尼及引导泄漏的流体回流功能,而且密封困难, 加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提供了一种阀聚阀芯、阀套结构于一体,具有隔流、切换油路、阻尼可调等功能的滑体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体阀,包括阀套1和阀芯2,所述阀套1为带空腔的回转体结构,设置有若干流通通道,所述阀芯2为回转体结构,外环有若干凸肩,阀芯2 位于阀套1内,与阀套1同轴,所述阀套1上的第一流通通道4始终位于阀芯2上的第一凸肩3与第二凸肩6之间,第五流通通道10始终位于阀芯2上的第三凸肩9与第四凸肩11 之间,第三流通通道7始终位于第二凸肩6与第三凸肩9之间,所述阀芯2上的第二凸肩6 与第二流通通道5形成的流通口开口方向与第三凸肩9与第四流通通道8形成的流通口开口方向始终保持一致。所述阀套1上的流通通道可以是圆孔或方孔或环槽。所述阀套1为设置有若干凸肩的回转体结构,所述阀芯2两端可以设置有沟通通道。所述阀套1位于第二流通通道5及第四流通通道8位置部分的内侧可以设置环槽。所述阀芯2上的凸肩可以用密封圈结构进行密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滑体阀加工便捷,克服了传统结构带来的附加重量、安装复杂、密封难度大和产品合格率低等缺点,解决了作动系统高效、密封、内部空间结构布局和工作介质清洁度要求的技术难题。滑体阀聚阀芯、阀套结构于一体,同时还具有隔流、 切换油路、阻尼可调等功能,减少了产品重量、增加了阻尼旁通功能,为满足新一代作动系统的安全可靠要求发挥重要作用。附图说明图1滑体阀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图2滑体阀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种位置结构图;图3滑体阀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种位置结构图;图4滑体阀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种位置结构尺寸关系图;图5滑体阀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种位置结构尺寸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的说明该滑体阀,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请参阅附图1 图5。请参阅图1、图2及图3。一种滑体阀,包括阀套1和阀芯2,所述阀套1为带空腔的回转体结构,设置有若干流通通道,所述阀芯2为回转体结构,外环有若干凸肩,阀芯2 位于阀套1内,与阀套1同轴,所述阀套1上的第一流通通道4始终位于阀芯2上的第一凸肩3与第二凸肩6之间,第五流通通道10始终位于阀芯2上的第三凸肩9与第四凸肩11 之间,第三流通通道7始终位于第二凸肩6与第三凸肩9之间,所述阀芯2上的第二凸肩6 与第二流通通道5流通口开口方向与第三凸肩9与第四流通通道8流通口开口方向始终保持一致。所述阀套1上的流通通道可以是圆孔或方孔或环槽。所述阀套1为设置有若干凸肩的回转体结构,所述阀芯2两端可以设置有沟通通道。所述阀套1位于第二流通通道5及第四流通通道8位置部分的内侧可以设置环槽。所述阀芯2上的凸肩可以用密封圈结构进行密封。参阅图4 图5,阀芯2上的第二凸肩6及第三凸肩9与阀套1上的第二流通通道 5及第四流通通道8正重叠,阀套1和阀芯2采用精密间隙配合,保证泄漏量为最小。请参阅图2 图5。阀芯2有两种位置参阅图4,第一种位置时,阀套1上第二流通通道5右边缘与阀芯2上的第二凸肩 6右边缘距离为L2,阀套1上第四流通通道8右边缘与阀芯2上的第三凸肩9右边缘距离为Li,阀芯2在外力作用下向左移动的位移大于L2、Ll之间的最大值,从而保证在阀芯2 上的第二凸肩6与阀套1上第二流通通道5形成右侧流通口的同时,阀芯2上的第三凸肩 9与阀套1上第四流通通道8也能够形成右侧流通口。参阅图5,此时阀芯2处于第二种位置,阀套1上第二流通通道5左边缘与阀芯2 上的第二凸肩6左边缘距离为L4,阀套1上第四流通通道8左边缘与阀芯2上的第三凸肩 9左边缘距离为L3,阀芯2在外力作用下向右移动的位移大于L3、L4之间的最大值,从而保证在阀芯2上的第二凸肩6与阀套1上第二流通通道5形成左侧流通口的同时,阀芯2上的第三凸肩9与阀套1上第四流通通道8也能够形成左侧流通口。参阅图4 图5,通过上述方式,实现阀芯2上的第二凸肩6与阀套1上第二流通通道5流通口方向与阀芯2上的第三凸肩9与阀套1上第四流通通道8流通口方向始终保持一致。参阅图2,阀芯2在第一种位置时。通过阀套1上第一流通通道4中的流体经由容腔14从流通口 15至阀套1上第二流通通道5处流出,通过阀套1上第三流通通道7中的流体经由容腔17从流通口 18至阀套1上第二流通通道5处流出,容腔12里由于阀芯运动泄漏的流体经由沟通口 13流入阀芯2泄流通道21从流出口 22流回,实现滑体阀流体泄漏回流功能。参阅图3,阀芯2在外力作用下向左移动至图3位置。通过阀套1上第2流通通道5中的流体从流通口 16经由容腔17至阀套1上第三流通通道7处流出,通过阀套1上第四流通通道8中的流体从流通口 19经由容腔20至阀套1上第五流通通道10处流出, 容腔12里由于阀芯运动泄漏的流体经由沟通口 13流入阀芯2泄流通道21从流出口 22流回,实现滑体阀流体泄漏回流功能。增加阀芯2上的第三凸肩9的宽度,可以改变流通口 19 开口大小,实现阀套1上第四流通通道8中的流体从流通口 19经由容腔20至阀套1上第五流通通道10处流出流体阻尼大小的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体阀,包括阀套[1]和阀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1]为带空腔的回转体结构,设置有若干流通通道,所述阀芯[2]为回转体结构,外环有若干凸肩,阀芯[2]位于阀套[1]内,与阀套[1]同轴,所述阀套[1]上的第一流通通道[4]始终位于阀芯[2]上的第一凸肩[3]与第二凸肩[6]之间,第五流通通道[10]始终位于阀芯[2]上的第三凸肩[9]与第四凸肩[11]之间,第三流通通道[7]始终位于第二凸肩[6]与第三凸肩[9]之间,所述阀芯[2]上的第二凸肩[6]与第二流通通道[5]形成的流通口开口方向与第三凸肩[9]与第四流通通道[8]形成的流通口开口方向始终保持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体阀,包括阀套[1]和阀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1]为带空腔的回转体结构,设置有若干流通通道,所述阀芯[2]为回转体结构,外环有若干凸肩,阀芯[2]位于阀套[1]内,与阀套[1]同轴,所述阀套[1]上的第一流通通道[4]始终位于阀芯[2]上的第一凸肩[3]与第二凸肩[6]之间,第五流通通道[10]始终位于阀芯[2]上的第三凸肩[9] 与第四凸肩[11]之间,第三流通通道[7]始终位于第二凸肩[6]与第三凸肩[9]之间,所述阀芯[2]上的第二凸肩[6]与第二流通通道[5]形成的流通口开口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息彭纲雷体高刘晓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