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41022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密器件,包括复数个堆叠设置的片状部件,每相邻两个片状部件间还设置有复数个助焊点,所述的复数个片状部件通过焊接方法相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制造工艺简单、精度高、强度高的精密器件。(*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精密器件
技术介绍
精密加工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加工精度,包括形位公差、尺寸精度及表面状况, 有时有无表面缺陷也是这一问题的核心;二是加工效率,有些加工可以取得较好的加工精度,却难以取得高的加工效率。现有技术中,对于厚度在冲压范围之外的部件,现在主要采取两种制造方式(1)冲压出复数个片状部件,在每个片状部件上打出铆接点,通过叠片铆接的方法实现,同时这种工艺也存在自身的缺陷,其缺陷主要为以下几点①产品的铆接强度不够,在后道工序中会分离;②产品的尺寸达不到要求;③产品微型化后无法达到要求。(2)通过机加工的方法来实现的,这种加工方法的局限性比较大,主要为以下几占.^ \\\ ·①加工尺寸不稳定;②表面毛刺大;③加工速度慢;④加工费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 精度高、强度高的精密器件。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精密器件,包括复数个堆叠设置的片状部件,每相邻两个片状部件间还设置有复数个助焊点,所述的复数个片状部件通过焊接方法相互固定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相邻两个所述的片状部件间的助焊点数量为三个,均勻分布在相邻两个所述的片状部件的接触面上。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助焊点通过冲压方式形成。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助焊点形成于所述的片状部件的下表面。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片状部件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与位于其上方的片状部件下表面的助焊点形状相匹配的凹坑。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助焊点形成于所述的片状部件的上表面。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助焊点的纵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相邻两个片状部件间的助焊点,可以通过电阻焊接的方式制造精密器件,与铆接方式相比,具有强度高,精度高的优点,与机加工制造方法相比,具有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精度高的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一种精密器件中片状部件的俯视图;附图2为附图1中沿A-A线的主剖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一种精密器件的主剖视图。其中1、助焊点 2、凹坑 3、片状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附图1至附图3,一种精密器件,包括复数个堆叠设置的片状部件3,每相邻两个片状部件3间还设置有复数个助焊点1,复数个片状部件3通过焊接方法相固定连接。每相邻两个片状部件3间的助焊点1数量为三个,均勻分布在相邻两个片状部件3的接触面上。助焊点1形成于片状部件3的下表面。片状部件3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与位于其上方的片状部件3下表面的助焊点1形状相匹配的凹坑2。本实施例中,助焊点1通过冲压方式形成,精密冲压可以制造出精度很高的助焊点1,有冲压装置冲压出纵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的助焊点1。当然,助焊点1还可以形成于片状部件3的上表面,只需要保证每相连两个片状部件3间设置有助焊点1即可,助焊点1设置的位置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下详述本技术的加工过程。本实施例中,以生产一种由六个中空的小片堆叠后焊接在一起形成的产品为例, 详述本技术的加工过程。该产品包括六个中空的小片,小片在垂直方向上各个位置的横截面形状和面积完全相同,每个小片的横截面内边缘为带圆角的矩形,外边缘为多边形。当然为了配合产品的形状,每个小片的横截面形状和面积可以不相同,只要每相邻两个小片间具有相接触的待焊接平面就可以通过本技术中的技术进行焊接。小片通过精密冲压成型,在冲压的过程中,还在小片上形成有向下垂直的助焊点 1,每个产品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堆叠的第一小片、第二小片、第三小片、第四小片、第五小片和第六小片,因为第一小片是位于产品的最下面的,而助焊点1又是向下延伸的,为了防止因为第一小片上设置了助焊点1使产品和工作台发生焊接,在冲压时,每个产品的第一小片都不冲压助焊点1。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冲压工位,第一个冲压工位在料带上冲压出小片的形状,位于该工位后的第二个冲压工位在小片上进行助焊点1的冲压,第二个冲压不对第一个小片进行冲压,即第二个冲压工位冲压5次停1次,最终完成在同一卷料带上将该产品的六个小片都冲压出。当然还可以使用两卷料带完成该操作,第一卷料带冲压带有助焊点1小片,第二卷料带上冲压不带助焊点1的小片。助焊点1形成的方式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下完成各小片的堆叠,本实施例使用一个冲切装置,对小片进行冲切,还使用一个物料接收和堆叠装置进行小片的接收和堆叠。冲切装置从料带的正上方进行冲切,小片受到冲切装置的冲切力后,向下垂直运动,小片掉入物料接收和堆叠装置中,因为本实施例小片内部中空,所以对应的本实施例中的物料接收和堆叠装置包括与小片内边缘形状相匹配的承载杆,承载杆穿过小片内部,将小片的位置进行固定。当承载杆接收了 6个小片后,6 个小片从上到下的堆叠在承载杆上。当然还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接收和固定小片,如内部中空的槽状物。同一个承载杆接收了六个被冲切下来的小片后,物料接受和堆叠装置运动到焊接装置处,焊接装置给六个小片加载电流,通过电阻焊的方法将六个小片焊接在一起。因为本实施例中的小片的助焊点1是通过冲压形成,所以在小片的助焊点1对应处的小片上表面上形成有形状与助焊点1形状相匹配的凹坑2,当强电流经过时,每两个相邻小片的助焊点 1融化并流动至小片间接触的缝隙和凹坑2中,加固了各小片的连接,而且可以使相邻两个待焊接小片的接触面紧密结合;对产品的变形量小,可以形成精度要求很高的产品。焊接工序完成后,对焊接后的成品进行检测,如检测高度,粗糙度,水平度,垂直度等,本实施例中成品检测装置仅为高度检测装置,仅检测成品的高度。为了实现其他种类的检测,可以增设不同的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的不同不应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检测工序完成后,将检测合格的成品从物料接受和堆叠装置上取下即可。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技术是一种制造工艺简单、精度高、强度高的精密器件。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密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个堆叠设置的片状部件(3),每相邻两个片状部件(3)间还设置有复数个助焊点(1),所述的复数个片状部件(3)通过焊接方法相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个堆叠设置的片状部件(3),每相邻两个片状部件C3)间还设置有复数个助焊点(1),所述的复数个片状部件C3)通过焊接方法相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器件,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所述的片状部件(3)间的助焊点(1)数量为三个,均勻分布在相邻两个所述的片状部件(3)的接触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焊点(1)通过冲压方式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晓晨骆兴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和林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