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贝类暂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40209 阅读:4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贝类暂养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现用的网孔箱的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供一种专门用于贝类暂养,尤其适合大规模工厂化暂养用的一种贝类暂养箱。一种贝类暂养箱,为方体结构,包括上沿(1)、网孔(2)、筋结构(3)、底边挡板(4)和薄板(5),箱体由薄板(5)和筋结构(3)组成,其特征在于,筋结构(3)之间构成网孔(2),网孔(2)大小小于其盛装的最小规格贝类,上沿(1)设置筋结构(3)提高强度,贝类暂养箱底边挡板(4)相对于底边的高度小于箱体高度的1/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透水、透气性好;有利于扇贝吐泥和向箱外排泥沙;便于冲洗暂养贝类及暂养箱;底边挡板加高有利于堆箱稳定性;贝类暂养箱上沿增加筋结构,降低贝类暂养箱的破损,增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 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贝类暂养箱。 技术背景扇贝暂养过程中通常采用塑料网孔箱存放扇贝。现用的塑料网孔箱网眼小,底边挡板低,网孔箱把手部位强度小,因此在扇贝暂养过程中不利于透气、透水,也不利于塑料网孔箱的堆箱和吊箱作业,同时扇贝和箱的清洗也非常不便,严重影响扇贝暂养的成活率, 尤其制约大规模的工厂化贝类暂养,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专用于贝类暂养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现用的网孔箱的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供一种专门用于贝类暂养,尤其适合大规模工厂化暂养用的一种贝类暂养箱。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贝类暂养箱,为方体结构,包括上沿、网孔、筋结构、底边挡板和薄板,箱体由薄板和筋结构组成,筋结构之间构成网孔,网孔大小小于其盛装的最小规格扇贝,网孔的形状为任意几何形状;为方便搬用,贝类暂养箱箱体侧面上沿下设置把手。在大规模工厂化贝类暂养时,贝类暂养箱需要叠放,最下层贝类暂养箱的上沿, 尤其是把手受力大,易损坏,因此将上沿部位设置筋结构提高强度,设置筋结构的数量根据贝类暂养箱大小及盛装量而定。另外,为了增加贝类暂养箱堆叠的稳定性,贝类暂养箱底边挡板相对于底边的高度小于箱体高度的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透水、透气性好;有利于扇贝吐泥和向箱外排泥沙;便于冲洗暂养贝类及暂养箱;底边挡板加高有利于堆箱稳定性;贝类暂养箱上沿增加筋结构,降低贝类暂养箱的破损,增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塑料网孔箱正视图。图2为塑料网孔箱侧视图。图3为塑料网孔箱A-A面剖视图。图4为塑料网孔箱B-B面剖视图。图5为塑料网孔箱C-C面剖视图。1、上沿,2、网孔,3、筋结构,4、底边挡板,5薄板,6、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贝类暂养箱,如图1-5所示,为长方体结构,尺寸为520mm*256mm*290mm,包括上沿1、网孔2、筋结构3、底边挡板4和薄板5。箱体由薄板5和筋结构3组成,筋结构3之间构成网孔2,网孔2为长方形,筋结构3的厚度为3mm,箱体底面网孔2大小为23mm*32mm, 箱体侧面网孔2最小为27mm*38mm,最 大为34mm*38mm,养箱上沿1设置3条筋结构,筋结构 3之间为薄板5连接。为方便搬用,贝类暂养箱箱体侧面上沿1下设置把手6 ;在大规模工厂化贝类暂养时,贝类暂养箱需要叠放,贝类暂养箱底边挡板4相对于底边的高度为3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贝类暂养箱,为方体结构,包括上沿(1)、网孔(2)、筋结构(3)、底边挡板(4)和薄板(5),箱体由薄板(5)和筋结构(3)组成,其特征在于,筋结构(3)之间构成网孔(2),网孔(2)大小小于其盛装的最小规格贝类,上沿(1)设置筋结构(3)提高强度,贝类暂养箱底边挡板(4)相对于底边的高度小于箱体高度的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贝类暂养箱,为方体结构,包括上沿(1)、网孔(2)、筋结构(3)、底边挡板(4)和薄板(5),箱体由薄板(5)和筋结构(3)组成,其特征在于,筋结构(3)之间构成网孔(2), 网孔(2)大小小于其盛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波史明礼杨君德佟辉武爱辉刘运胜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