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收集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39400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气体收集管(32),是在调节池(200)内壁浮盖膜以下、高于运营最高水位之处的周边分布的一圈闭路的管道,其朝向调节池内的那一面上设有数个进气口(321)、朝向调节池外的那一面上间隔设有多个排气口(322),便于收集和排放调节池内产生的气体。进一步在该管上间隔包裹多条锚固膜带(34)。可采用在调节池外边缘平台(202)之外开挖锚固沟(421)、浇注混凝土压载或回填粘土进行柔性锚固,也可以利用膨胀螺栓(412)在调节池外边缘平台(202)上进行刚性锚固,不会破坏调节池内壁的防渗工程,且施工方便和锚固稳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垃圾填埋场污水调节池的臭气扩散和雨污混合的覆盖系统,特别是涉及其中的气体导排装置,尤其是其中的气体收集管及其锚固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大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分为办公管理区、填埋库区、污水调节池、污水处理厂、 沼气处理厂、机修车间等相应配套区域,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填埋库区和污水调节池必须采用HDPE膜(高密度聚乙烯膜)等防渗材料进行人工防渗处理。填埋库区内垃圾产生的渗滤液通过渗滤液收集管流向污水调节池,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臭气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填埋库区垃圾填埋作业过程中裸露的垃圾产生的臭气,另一部分是污水调节池内污水产生的臭气,这些臭气随着空气流动影响到填埋场周围的环境,所以必须对这些臭气进行控制。填埋库区内臭气控制一般是在填埋作业后采用挡雨布临时覆盖,或者采用覆盖土覆盖;而污水调节池产生的臭气则采用加盖处理,阻止臭气扩散,池内采取有效措施收集沼气,最后输送到沼气处理厂进行处理或进行高空燃烧。通常调节池面积较大、跨度大,对调节池进行加盖时,若采用钢结构修建的盖子,其工程造价高、且很难达到密封效果,而且钢结构长期在污水和臭气环境下容易受到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收集和排放柔性浮盖膜覆盖下污水调节池内气体的气体收集管,同时,本技术还为这种气体收集管提供两种方便而稳固的锚固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气体收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收集管是在调节池内壁浮盖膜以下、高于运营最高水位之处的周边分布的一圈闭路的管道, 所述气体收集管朝向调节池内的那一面上设有数个供池内气体流入的进气口,而朝向调节池外的那一面上则间隔设有多个排气口。所述气体收集管是管道口径为Φ IlOmm Φ 200mm。所述气体收集管朝向调节池内的那一面上设有多排供池内气体流入的进气口 ;每排的相邻进气口间距为200mm ;相邻两排进气口错位排布。所述进气口直径为12 16mm。所述气体收集管相邻排气口相隔20 30m。所述气体收集管是PE材质管道。所述气体收集管上间隔包裹多条两端可锚固在调节池外的锚固膜带。所述气体收集管每间隔2 3m包裹一条宽20 30cm的所述锚固膜带。所述的气体收集管设有柔性锚固装置,所述柔性锚固装置包括设在调节池外边缘平台之外的锚固沟及锚固沟内浇注的混凝土压载或回填粘土压载;所述气体收集管的锚固膜带伸出调节池,平铺在所述锚固沟内,门字钢筋穿过锚固膜带钉入混凝土或粘土层内,在锚固沟内锚固膜带上方浇注混凝土或第二次回填粘土。所述的气体收集管设有刚性锚固装置,所述刚性锚固装置包括钢板、膨胀螺栓和混凝土压载;所述气体收集管的锚固膜带伸出调节池,平铺在调节池外边缘平台上,钢板压在所述锚固膜带上,膨胀螺栓穿过钢板和锚固膜带打入平台内,在所述平台上设有浇注的混凝土压载压在所述锚固膜带、钢板和膨胀螺栓上。本技术的气体收集管设置在浮盖膜下,在调节池内壁周边分布一圈闭路的管道,且整圈上朝向调节池内的那一面上设有数个供池内气体流入的进气口,便于调节池内的气体进入气体收集管,而且在朝向调节池外的那一面上则间隔设有多个排气口,便于连接排气管排出气体。本技术的气体收集管利用间隔包裹在管上的多条锚固膜带伸出调节池进行锚固,不会破坏调节池内壁的防渗系统,在调节池外有位置可以开挖锚固沟的地方采取锚固沟柔性锚固,在无法开挖锚固沟的地方采取膨胀螺栓刚性锚固,施工方便和锚固稳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污水调节池覆盖系统平面示意图。图2是污水调节池覆盖系统在运营最低水位时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污水调节池覆盖系统在运营最高水位时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污水调节池覆盖系统在运营最低水位时另一剖切位置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污水调节池覆盖系统在运营最高水位时另一剖切位置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污水调节池覆盖系统柔性锚固装置剖面示意图。图7是浮盖膜与刚性锚固装置剖面示意图。图8是浮盖膜上重力压管和人行通道的平面分布示意图。图9是浮盖膜上重力压管和人行通道的分布和连接关系剖面示意图。图10是重力压管或重力压载物与浮盖膜连接关系的俯视示意图。图Ila是两节相邻重力压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lib是四节相交重力压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2是重力压管外端的锚固示意图。图13是浮盖膜上重力压管和隔水人行通道的平面分布示意图。图14是浮球串装置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15是浮球串装置与浮盖膜连接关系侧视示意图。图16是集气管纵剖面示意图。图17是浮盖膜上的维护孔装置俯视示意图。图18是图17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的垃圾填埋场污水调节池的覆盖系统100,它包括浮盖膜10、重力压载装置20、气体导排装置30,锚固装置40,人行通道50或者隔水人行通道60, 维护孔装置70。如图1-7所示,浮盖膜10是由裁剪好的若干片2. Omm厚的双光面HDPE膜焊接而成的整体,浮盖膜覆盖在整个污水调节池200水面上,浮盖膜的边缘则通过锚固装置40锚固在调节池外,该浮盖膜将调节池内的污水面封闭起来,可随调节池液面污水位变化而浮动、 涨落。本技术的浮盖膜10必须使用防渗性能好、抗老化性的材料,才能使浮盖长久使 用。如图1、4、5、8、13所示,本实施例的重力压载装置20包括通过链条22连接的多节重力压管21和多个重力压载物23,用来压浮盖膜。如图1、8、13所示,这些重力压管21压在浮盖膜10上表面,可防止因大风吹过调节池产生负压、吸附起浮盖膜,从而保护浮盖膜不易受损;图1中的重力压管分布是中间呈十字形、左右两边呈双Y字型,图8、图13的重力压管分布则呈双Y字形,重力压管分布形状不限,需自污水调节池中部向边缘均衡发散分布,可以平衡多余的浮盖膜、当水位上升时浮盖膜表面可被其压出U形凹槽101,便于收集雨水。如图8、图13和图11、12所示,所述重力压管21是PE塑料材质管,管道口径优选 Φ 250mm,每一节重力压管长度优选为3 6米,为了增加重量,每一节重力压管内装有砂砾或砂土,两端以端帽211封口,每个端帽211上螺纹连接有长60cm的不锈钢链条22。如图 11、12所示,相邻或相交的重力压管21通过邻近端端帽211上的不锈钢链条22扣接在一起,如图12所示,重力压管21近调节池边的那一端不锈钢链条穿在一个锚固圆环24中,该锚固圆环24又穿在锚固钢筋25的一端,锚固钢筋25则锚固在调节池外,例如固定在用来锚固浮盖膜的锚固沟中。而本实施例的重力压载物23则是由HDPE膜焊接成直径300mm的膜筒、在其内充填砂砾并封口而成,如图1和图4、5所示,所述重力压载物23设置在所述调节池中部、位于重力压管21两侧,这样是为了更好地增加调节池中部压载物的重量,更便于形成中间低、 周边高的状态,便于在中部收集雨水和导排气体。这些重力压管21和重力压载物23均固定在浮盖膜10上,固定的方式如图9、图 10所示先在要安放重力压管21和重力压载物23的浮盖膜处垫上2mm厚的HDPE膜作为垫膜24,垫膜用挤压焊接(每间距2m焊一个焊缝)固定在浮盖膜10上表面,然后将重力压管21和重力压载物23放置在垫膜上;再在重力压管21和重力压载物23上每间隔Im捆绑一根20cm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收集管(32),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收集管(32)是在调节池(200)内壁浮盖膜以下、高于运营最高水位之处的周边分布的一圈闭路的管道,所述气体收集管朝向调节池内的那一面上设有数个供池内气体流入的进气口(321),而朝向调节池外的那一面上则间隔设有多个排气口(3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收集管(32),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收集管(32)是在调节池(200)内壁浮盖膜以下、高于运营最高水位之处的周边分布的一圈闭路的管道,所述气体收集管朝向调节池内的那一面上设有数个供池内气体流入的进气口(321),而朝向调节池外的那一面上则间隔设有多个排气口(3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收集管(32),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收集管(32)是管道口径为 Φ IlOmm Φ200_。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收集管(32),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收集管(32)朝向调节池内的那一面上设有多排供池内气体流入的进气口(321);每排的相邻进气口间距为 200mm ;相邻两排进气口错位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收集管(3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321)直径为 12 16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收集管(32),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收集管(32)相邻排气口相隔20 30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收集管(32),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收集管(32)是PE 材质管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收集管(32),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收集管(32)上间隔包裹多条两端可锚固在调节池外的锚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胜义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