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46312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包括加压泵、电动机、进气管一、进气管二、进气管三、出气管一、出气管二、阻火器一、阻火器二、储气设备和储水罐;进气管一的一端接气源,其另一端与加压泵连接;进气管二的一端与加压泵连接,其另一端与阻火器一连接;进气管三的一端与阻火器一连接,其另一端与储气设备连接;出气管一的一端与储气设备连接,其另一端与阻火器二连接;出气管二的一端与阻火器二连接,其另一端与用户供气管网连接;储气设备通过位于其下方的管道一与储水罐连通,储气设备和储水罐内注有水,且在所述储水罐内形成一个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水的势能为气体的输送提供动力,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 涉及一种气体储存输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国内现有的大面积储气容器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干式储气柜(压力储气柜)、湿式储气柜(低压储气柜)和膜式储气柜(储气橡皮胶囊)。目前这几种形式的储气容器在给用户供气时,都是采用出气管口加压供气的方式进行供气,这种供气方式通常要使用大功率的设备进行供气,这种大功率的体积大、造价高,增加了运行成本,使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本技术利用水的势能为气体的输送提供动力,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性强、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泵、与加压泵相连的电动机、进气管一、进气管二、进气管三、出气管一、出气管二、阻火器一、阻火器二、储气设备和储水罐;所述进气管一的一端接气源,其另一端与加压泵连接;所述进气管二的一端与加压泵连接,其另一端与阻火器一连接;所述进气管三的一端与阻火器一连接,其另一端与储气设备连接;所述出气管一的一端与储气设备连接, 其另一端与阻火器二连接;所述出气管二的一端与阻火器二连接,其另一端与用户供气管网连接;所述储气设备通过位于其下方的管道一与储水罐连通,所述储气设备和储水罐内注有水,且在所述储水罐内形成一个空腔。上述的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所述储气设备内注入的水的体积小于或等于储水罐的容积。上述的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所述储气设备为一个储气罐,所述管道一与储气罐的底部连接。上述的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所述储气设备为两个以上并排布设的储气罐,且相邻两个储气罐之间用管道二连通,所述管道一依次将各储气罐的底部连接。上述的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所述管道二上设置有法兰。上述的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所述储气罐和储水罐均采用波浪型钢材制成。上述的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所述阻火器一包括壳体一,所述壳体一内注有水和相互间有空隙的石块,所述阻火器二包括壳体二,所述壳体二内也注有水和相互间有空隙的石块,所述进气管二伸入到壳体一的底部,所述进气管三的一端伸入到壳体一内且靠近壳体一的上端;所述出气管一伸入到壳体二的底部,所述出气管二的一端伸入到壳体二内且靠近壳体二的上端。上述的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所述出气管一上设置有单向阀一;所述进气管三上设置有单向阀二。 上述的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所述储水罐上设置有压力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利用水的势能为气体的输送提供动力,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性强、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改变了传统的在出气管处进行加压输送的方式,节省了大量的运营成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缓解用气高峰期时,供气不足的问题,提高了输气速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采用多个储气罐增加了储气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储气罐的数量进行选择。所述储气罐和储水罐均采用波浪型钢材制成,增强了储气罐和储水罐的强度。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阻火器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阻火器二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进水管; 2-储水罐;3-压力计;4-储气罐; 5-管道二;6-法兰;7-单向阀一; 8-出气管一; 9-出气管二;10-单向阀二; 11-进气管三; 12-进气管二;13-管道一; 14-阻火器二; 15-阻火器一;16-压力泵; 17-进气管一; 18-截止阀;19-电动机; 20-壳体一; 21-壳体二。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包括加压泵16、与加压泵16相连的电动机19、进气管一 17、进气管二 12、进气管三11、出气管一 8、出气管二 9、阻火器一 15、阻火器二 14、储气设备和储水罐2 ;所述进气管一 17的一端接气源,其另一端与加压泵16连接; 所述进气管二 12的一端与加压泵16连接,其另一端与阻火器一 15连接;所述进气管三11 的一端与阻火器一 15连接,其另一端与储气设备连接;所述出气管一 8的一端与储气设备连接,其另一端与阻火器二 14连接;所述出气管二 9的一端与阻火器二 14连接,其另一端与用户供气管网连接;所述储气设备通过位于其下方的管道一 13与储水罐2连通,所述储气设备和储水罐2内注有水,且在所述储水罐2内形成一个空腔。所述储气设备内注入的水的体积小于或等于储水罐2的容积。所述储气设备为一个储气罐4,所述管道一 13与储气罐4的底部连接。使用时,通过进水管1为储水罐2和储气设备内注入水,然后打开截止阀18使气源通过进气管一 17进入压力泵16,所述压力泵16通过电动机19提供动力为气体加压,气体加压后通过进气管二 12进入阻火器一 15,再经进气管三11进入储气设备,所述储气设备内注入水且其中的水和储水罐2内的水是连通的,随着输入的气体量不断加大,储水设备内的水位逐渐降低,同时储水罐2内的水位不断上升,储水罐2内上部的空腔内的空气也被压缩,当用户需要气体时,打开单向阀一 7所述气体在储水罐2内升高的水位的势能以及被压缩的空气的压力下,从出气管一 8流出并进入阻火器二 14,再经阻火器二 14进入出气管二 9,进而进入输气管网。本技术利用了储水罐2内水的势能和被水压缩的气体为动力,为输出的气体提供输送动力,改变了传统的在出气管处进行加压输送的方式,节省了大量的运营成本,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缓解用气高峰期时,供气不足的问题,提高了输气速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阻火器一 15包括壳体一 20,所述壳体一 20内注有水和相互间有空隙的石块,所述阻火器二 14包括壳体二 21,所述壳体二 21内也注有水和相互间有空隙的石块,所述进气管二 12伸入到壳体一 20的底部,所述进气管三11的一端伸入到壳体一 20内且靠近壳体一 20的上端;所述出气管一 8伸入到壳体二 21的底部,所述出气管二 9的一端伸入到壳体二 21内且靠近壳体二 21的上端。所述出气管一 8上设置有单向阀一 7 ;所述进气管三11上设置有单向阀二 10,通过设置单向阀一 7和单向阀二 10可防止气体的回流。所述储水罐2上设置有压力计3,通过压力计3可方便观测储水罐2内的压力,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实施例2如图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储气设备为两个以上并排布设的储气罐4,且相邻两个储气罐4之间用管道二 5连通,所述管道一 13依次将各储气罐4的底部连接。所述管道二 5上设置有法兰6,采用多个储气罐4增加了储气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对储气罐4的数量进行选择。所述储气罐4和储水罐2均采用波浪型钢材制成,增强了储气罐4和储水罐2的强度。本实施例中,储气罐4的数量为三个。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泵(16)、与加压泵(16)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泵(16)、与加压泵(16)相连的电动机(19)、进气管一(17)、进气管二(12)、进气管三(11)、出气管一(8)、出气管二(9)、阻火器一(15)、阻火器二(14)、储气设备和储水罐(2);所述进气管一(17)的一端接气源,其另一端与加压泵(16)连接;所述进气管二(12)的一端与加压泵(16)连接,其另一端与阻火器一(15)连接;所述进气管三(11)的一端与阻火器一(15)连接,其另一端与储气设备连接;所述出气管一(8)的一端与储气设备连接,其另一端与阻火器二(14)连接;所述出气管二(9)的一端与阻火器二(14)连接,其另一端与用户供气管网连接;所述储气设备通过位于其下方的管道一(13)与储水罐(2)连通,所述储气设备和储水罐(2)内均注有水,且在所述储水罐(2)内形成一个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良马希汉宋俊豪王康莉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亿鑫生物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