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冷光君专利>正文

多启动极气体放电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34075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放电灯,公知的气体放电灯需要加装触发器,灯泡才能正常启动工作。而加装触发器不仅提高产品成本,还具有易燃不安全隐患。为了克服现有气体放电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启动极气体放电灯,它是由灯头、灯胆、泡壳、启动极、主电极、启动极导电杆、启动极、主电极主要部件组成。该灯接通电源时,启动极与主电极之间产生电弧,启动极越多所产生的电弧功率越大,灯泡的自启动能力越强;所产生的激活电子(或离子)更易于电流导通,达到自启动的目的。加工灯胆时加入2个或多个启动极就可取代触发器,不仅降低了产品的成本,还给照明系统提供了安全保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放电灯,尤其是在电路中不配装触发器就能够启动的气 体放电灯,该产品适用于气体放电灯使用的场合。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气体放电灯主要有汞灯泡,钠灯泡及金属卤化物灯泡,在汞灯泡中灯 泡内胆加装一个启动极而在金属卤化物灯泡中加装一个启动极是不能使灯泡正常启动工 作,目前均采用触发器启动部件。加装触发器部件不仅提高产品成本,还具有易燃不安全隐 患。工作环境温度也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气体放电灯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启动极气体放电 灯,该气体放电灯不仅易加工,使用寿命长,还扩展了灯泡的使用环境,并解决了触发器给 照明系统所带来的易燃烧安全隐患。本技术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启动极气体放电灯,是由 灯头(1)、灯胆(9)、泡壳(4)、启动极(2)、主电极(3)、启动极导电杆(5)、启动极(6)、主电 极(7)、主要部件组成,其特征是在泡壳内设置有灯胆(9);所述的灯胆(9)内设置有 主电极(7)、主电极(3)、启动极O)、启动极(6)、启动极(8)、启动极(11);所述的启动极、 主电极由启动极导电杆(5)、启动极导电杆(10)电连接;在所述的泡壳(4)外侧设置有灯 头(1)构成多启动极气体放电灯。当多启动极气体放电灯接通电源时,启动极与主电极之 间产生电弧,启动极越多所产生的电弧功率越大,灯泡的自启动能力越强;而在灯胆两端均 加有启动极可使两主电极所产生的激活电子(或离子)更易于电流导通,达到自启动的目 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仅在现有的灯胆(9)加工时加入2个或多个启动极就 可已取消触发器,不仅降低了产品的成本,还给照明系统提供了安全保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原理构造图图中1、灯头;2、启动极;3、主电极;4、炮壳;5、启动极导电杆;6、启动极;7、主电 极;8、启动极;9、灯胆;10、启动极导电杆;11、启动极。具体实施方式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先将启动极与主电极加工到同一个灯胆内,(根据灯泡的 不同功率及不同气体可设置不同数量的启动极)其特征是灯胆内设置有2个或2个以上 启动极加工完成,再通过启动极导电杆分别将启动极与主电极点焊电连接,并将预先加工完毕的灯胆支架与灯胆固定在一起置入泡壳内,真空封闭后再加装灯头即完成了多启动极 气体放电灯制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爆型气体放电灯,在灯头(8)上的灯泡壳(2)内安装灯内胆构成气体放电灯,灯内胆由吸气剂(5)、支架(6)、芯柱支架(7)、固定架(9)、石英管(10)和电弧管组成(11),在灯头(8)上安装芯柱支架(7),在灯泡壳(2)内的顶端上连接支架(6)的一端,支架(6)的另一端连接在由石英管(10)形成的固定架(9)上,固定架(9)上固定有电弧管(11),电弧管(11)的一端连接芯柱支架(7),电弧管(11)的另一端连接支架(6),吸气剂(5)安装在支架(6)上;其特征在于:在气体放电灯的灯泡壳(2)内串联阻抗元件,或在气体放电灯的点灯回路上串联阻抗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启动极气体放电灯,是由灯头(1)、灯胆(9)、泡壳0)、启动极O)、主电极(3)、启 动极导电杆(5)、启动极(6)、主电极(7)、主要部件组成,其特征是在泡壳内设置有灯 胆(9);所述的灯胆(9)内设置有主电极(7)、主电极(3)、启动极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光君
申请(专利权)人:冷光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