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粘型壳聚糖止血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3171 阅读:3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自粘贴型壳聚糖止血膜,它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含量为:壳聚糖85~93%,甘油5~10%,柠檬酸2~5%。其制备步骤为:按所含成分的量称取壳聚糖、甘油和柠檬酸,先将壳聚糖加入到质量浓度1.5%~2%醋酸溶液中,搅拌至壳聚糖溶解,再加入甘油和柠檬酸,搅拌成混合溶液;将上述混合液倒入玻璃模具中自流平,干燥成膜,冷却至室温;再将具有膜的模具架在盛有无水乙醇的密闭容器中,熏蒸2~3小时,从模具中揭下膜,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膜无菌,植入体内时,膜的自粘面与血液或体液接触时会立即吸收水分而形成凝胶,具有粘性,有止血、促进愈合的功效,膜的另一面无粘结性,起到与周边组织隔离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止血膜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
技术介绍
壳聚糖有良好的成膜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故广泛用于制造人工皮肤、防术后粘连隔离膜等。最近有更多的研究表明壳聚糖还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其止血机制是完全有别于常规的瀑布凝血机制,壳聚糖主要是通过对红细胞的吸附和凝集来实现其止血作用,此外它对血小板、纤维蛋白原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壳聚糖又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植入体内可被人体吸收降解,其降解产物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所以壳聚糖是一种理想植入体内的可吸收止血材料。但是因为壳聚糖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分子间的作用力非常大,导致壳聚糖不能用传统的高分子材料成膜技术成膜,目前大多采用壳聚糖醋酸溶液流延法经干燥、过碱中和工艺制膜。这种膜作为止血膜使用时有两个缺陷,第一,此膜在过碱液处理时发生强溶涨伸缩,导致膜凹凸不平,并且膜性能变得硬而脆,无法应用。第二,此膜使用不便,因膜无粘结性,不能与组织自行粘贴,无法在体内固定。因此要将壳聚糖材料在临床上真正成为具有应用价值的体内止血膜材料,除了在止血效果和生物毒性等方面满足临床要求外,必须同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医生在术中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植入体内止血效果良好的自粘贴型壳聚糖止血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自粘贴型壳聚糖止血膜,它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壳聚糖85~93% 甘油 5~10% 柠檬酸2~5% 自粘贴型壳聚糖止血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所含成分的量,取壳聚糖、甘油和柠檬酸,先将壳聚糖加入到质量浓度1.5%~2%醋酸溶液中,搅拌至壳聚糖溶解,再加入甘油和柠檬酸,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溶液; 2)将上述混合液倒入玻璃模具中自流平,然后放入烘箱中在40~75℃下干燥成膜,取出模具,冷却至室温; 3)将步骤2)的具有膜的模具架在盛有无水乙醇的密闭容器中,不接触液体,熏蒸2~3小时,取出模具,揭下膜,即为自粘贴型的壳聚糖止血膜。 止血膜的膜厚由模具面积大小和混合溶液的用量决定。 本专利技术的自粘型的壳聚糖止血膜的理化性能 制备的自粘型的壳聚糖止血膜表观均匀、无色透明、膜厚60±30μm,含水率≤20%,有一定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膜的pH值6.5~7,膜灰分(质量百分比)≤2%,膜中不溶物(质量百分比)≤1.5%,膜中重金属总含量(以Pb计)≤10ppm; 自粘型的壳聚糖止血膜的生物学评价 膜无菌,植入体内时,无非感染性炎症反应,无皮肤致敏反应,无细胞毒性反应,无热源和刺激致敏反应,无遗传毒性。 自粘型的壳聚糖止血膜的自粘性和止血功效 膜的自粘面与血液或体液接触时会立即吸收水分而形成凝胶,具有粘性,自行粘贴在伤口处,其壳聚糖的凝胶起到对红细胞吸附和凝集的作用,具有止血、促进愈合的功效。而膜的另一面经乙醇熏蒸处理,无粘结性,起到了维持膜的形状,暂时保持膜的强度,并与周边组织起到隔离的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实施例1 专利技术的自粘贴型壳聚糖止血膜含有(按重量) 壳聚糖90% 甘油 10% 柠檬酸2% 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按所含成分的量称取壳聚糖、甘油和柠檬酸,先将壳聚糖加入到质量浓度2%醋酸溶液中,搅拌至壳聚糖溶解,再加入甘油和柠檬酸,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溶液; 2)将上述混合液倒入玻璃模具中自流平,然后放入烘箱中在40℃下干燥6小时成膜,取出模具,冷却至室温; 3)将步骤2)的具有膜的模具架在盛有无水乙醇的密闭容器中,不接触液体,熏蒸3小时,取出模具,揭下膜,即为自粘贴型的壳聚糖止血膜。 止血膜的含水率为15%,膜的pH值6.7,膜灰分≤2%,膜中不溶物0.05%,膜中重金属总含量≤10ppm。 制得的壳聚糖止血膜经动物体实验表明,当膜一面与血液和体液接触时立即自行粘贴在伤口处,而膜的另一面与周边组织起到了很好的隔离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止血效果。 实施例2 专利技术的自粘贴型壳聚糖止血膜含有(按重量) 壳聚糖85% 甘油 8% 柠檬酸5% 1)按所含成分的量称取壳聚糖、甘油和柠檬酸,先将壳聚糖加入到质量浓度1.5%醋酸溶液中,搅拌至壳聚糖溶解,再加入甘油和柠檬酸,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溶液; 2)将上述混合液倒入玻璃模具中自流平,然后放入烘箱中在75℃下干燥4小时成膜,取出模具,冷却至室温; 3)将步骤2)的具有膜的模具架在盛有无水乙醇的密闭容器中,不接触液体,熏蒸2小时,取出模具,揭下膜,即为自粘贴型的壳聚糖止血膜。 止血膜的含水率为15%,膜的pH值6.5,膜灰分≤2%,膜中不溶物0.05%,膜中重金属总含量≤10ppm。 制得的壳聚糖止血膜经动物体实验表明,当膜一面与血液和体液接触时立即自行粘贴在伤口处,而膜的另一面与周边组织起到了很好的隔离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止血效果。 实施例3 专利技术的自粘贴型壳聚糖止血膜含有(按重量) 壳聚糖93% 甘油 5% 柠檬酸3% 1)按所含成分的量称取壳聚糖、甘油和柠檬酸,先将壳聚糖加入到质量浓度1.5%醋酸溶液中,搅拌至壳聚糖溶解,再加入甘油和柠檬酸,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溶液; 2)将上述混合液倒入玻璃模具中自流平,然后放入烘箱中在55℃下干燥5小时成膜,取出模具,冷却至室温; 3)将步骤2)的具有膜的模具架在盛有无水乙醇的密闭容器中,不接触液体,熏蒸2.5小时,取出模具,揭下膜,即为自粘贴型的壳聚糖止血膜。 止血膜的含水率为15%,膜的pH值6.6,膜灰分≤2%,膜中不溶物0.05%,膜中重金属总含量≤10ppm。 制得的壳聚糖止血膜经动物体实验表明,当膜一面与血液和体液接触时立即自行粘贴在伤口处,而膜的另一面与周边组织起到了很好的隔离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止血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粘型壳聚糖止血膜,其特征是它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壳聚糖  85~93%    甘油  5~10%    柠檬酸  2~5%。

【技术特征摘要】
1.自粘型壳聚糖止血膜,其特征是它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含量为壳聚糖85~93%甘油 5~10%柠檬酸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型壳聚糖止血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按所含成分的量,取壳聚糖、甘油和柠檬酸,先将壳聚糖加入到质量浓度1.5%~2%醋酸溶液中,搅拌至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巧玲戴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施建基SHIJianJi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