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2833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属于矿用隔爆型电气供电设备领域。包括高压配电装置(1)、壳体(2)、顶盖(3)、变压器(5)和低压保护箱(6),高压配电装置(1)和低压保护箱(6)分别安装在壳体(2)左右两端,其特征在于:壳体(2)采用异型波纹筒式结构,壳体(2)前后两侧面上设有多片波纹散热片(4),顶盖(3)上设置与顶盖(3)结构相适应的散热片。具有散热面积增大、隔爆性能进一步提高、变压器使用寿命增加、调压范围增大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属于矿用隔爆型电气供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
技术介绍
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简称移动变电站,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含有瓦斯、煤尘爆炸的危险场所,如KBSGZY型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作为一次电压10KV或者6KV,二次电压380V、660V、1140V、3300V的供、变电设备使用。移动变电站最常用的配置是由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用高压真空配电装置和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用智能低压保护箱三部分组成。目前,国内生产的移动变电站大多存在不同的问题,如申请号为200520077619.9的中国专利,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温度高,移动变电站的壳体大多在壳体两侧设有波纹板散热片,但由于热量大量集中在壳体上部,致使变压器壳体顶层温度较高,加上散热不好,最终导致移动变电站使用寿命缩短;损耗大、不节能,由于变压器铁芯材质、结构等原因,自身的空载损耗就很大,再加上铜线本身的损耗,以致大多数厂家生产的移动变电站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都会在标准上限范围;再者,抗电压波动能力差、过载能力差,大多数移动变电站高压侧都采用三档调压,即+105%、100%、95%,调整的电压范围在额定电压的±5%,在矿井供、变电实际应用中,受到极大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面积增大、隔爆性能进一步提高、变压器使用寿命增加、调压范围增大的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包括高压配电装置、壳体、顶盖、变压器和低压保护箱,高压配电装置和低压保护箱分别安装在壳体左右两端,其特征在于:壳体采用异型波纹筒式结构,壳体前后两侧面上设有多片波纹散热片,顶盖上设置与顶盖结构相适应的散热片。所述的变压器的铁芯为椭圆形截面。所述的变压器的线圈设有五抽头。所述的铁芯采用优质高导磁率冷轧薄硅钢片制作,所述的变压器的线圈采用优质无氧铜拉制的扁铜线制作,采用C级绝缘材料作为导线包扎,调压范围为90%~115%。所述的波纹散热片的波纹深度为120mm。波纹深度增加,使散热面积增大,减缓了设备材料老化,延长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高波幅、小波距结构使其机械强度大大提高,也使得隔爆性能进一步得到提高。所述的高压配电装置和低压保护箱采用PLC控制、液晶显示。实现数字智能化保护,并设有电动和手动储能合闸双重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隔爆性能良好。壳体采用异型波纹筒式结构,在相同体积条件下使散热面积达到最大化,波纹深度增加至120mm,同时增加两侧波纹散热片数量,在顶盖增设散热片,将大多集中在壳体上部热量散出,提高了散热效果,减缓了设备材料老化,延长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壳体高波幅、小波距结构使其机械强度大大提高,能耐受1MPa以上的爆炸冲击力,隔爆间隙、隔爆面的有效设置也使得隔爆性能进一步得到提高。2、节能高效。铁芯采用优质有取向高导磁率冷轧薄硅钢片,铁芯截面采用椭圆型,在不加大铁芯长度的前提下,有效增加铁芯厚度,降低了空载损耗,铁芯结构采取无冲孔、全斜、台阶式交错接缝结构,上、下铁轭用低导磁钢拉板固定,并用高强度H200玻纤绑扎带紧固结构,有效地降低噪音、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加强了铁芯结构的可靠性和先进性。3、过载能力强。选用优质无氧铜拉制的扁铜线,导线绝缘包扎选用优质的绝缘材料,降低电阻率的同时提高了变压器的耐温等级,负载能力也得到显著增强;打破传统的三档调压模式,增加变压器线圈匝数,增加了调压范围,由±5%三抽头增加到五抽头设计,抽头电压可以从变压器额定电压90%~115%范围调整,有效的避免了电压过高或过低造成设备损坏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增加了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变压器线圈采用纵向散热气道,进行特殊真空压力浸渍,再经高温烘焙固化,增强了线圈的散热性能,保证了线圈的电气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极大的提高了整个变压器的性能,延长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4、安全可靠。移动变电站所用的高压配电装置、低压保护箱均采用数字智能化保护,PLC控制、液晶显示,具备过载、短路、断路、过压、欠压、超温、急停等保护功能,并具有隔离开关闭锁功能,对低压侧反馈来的故障进行保护,具有系统自检、故障诊断、巡检及记忆功能,便于系统使用、维护和故障判断、处理,增强了保护功能,最大限度的为各种煤矿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提高了煤矿电气系统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铁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2的A-A剖视图示意图。其中:1、高压配电装置  2、壳体  3、顶盖  4、散热片  5、变压器  6、低压保护箱  7、滚轮  8、铁芯。图1~3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3:该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由高压配电装置1、壳体2、顶盖3、散热片4、变压器5、低压保护箱6、滚轮7和铁芯8组成,高压配电装置1和低压保护箱6分别安装在壳体2左右两端,壳体2底部装有滚轮7,壳体2为异型波纹筒式结构,壳体2前后两侧面上设有多片波纹散热片4,顶盖3上设置散热片散热,波纹散热片4的波纹深度为120mm;变压器5的铁芯8为椭圆型截面,铁芯8结构采用优质有取向高导磁率冷轧薄硅钢片制作,并采用无冲孔、全斜、台阶式交错接缝结构。无冲孔结构,减少了因穿心螺杆绝缘不好造成的涡流;全-->斜、交错接缝结构,是将铁心的晶粒取向硅钢片剪切成45°,叠片也采用45°接缝对接,以使磁通在整个磁路均沿轧制方向,保证了接缝的紧密型,降低了噪音,同时也减少了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最大限度的节约了能源;台阶式结构,在不影响铁心窗口高度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约硅钢片,节约能源。上、下铁轭用低导磁钢拉板固定,并用高强度玻纤绑扎带紧固,变压器5的线圈采用优质无氧铜拉制的扁铜线制作,采用C级绝缘材料作为导线包扎,变压器5的线圈设有五抽头,调压范围为90%~115%。高压配电装置1和低压保护箱6采用数字智能化保护,、液晶显示,采用技术先进的进口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和人机屏(GOT)系统,参数设置灵活方便、质量稳定、动作性能灵敏可靠、运行和故障画面直观简明。PLC智能型综合保护器具有系统自检、故障诊断及记忆功能、带有RS485通讯功能,能够实时检测和传递数字化显示运行状态及故障指示,与矿井的自动化网络结合组成更加完备的矿井自动化监控系统。高压配电装置设有电动和手动储能合闸双重结构,具备过载、短路、断路、过压、欠压、超温、急停等保护功能,并具有隔离开关闭锁功能,同时高压配电装置和低压保护箱配套使用,组成了国际先进的低压侧故障分断变压器高压侧电源的运行模式,可对低压侧反馈来的故障进行保护,具有系统自检、故障诊断、巡检及记忆功能。本技术变压器经实验证明:温升降低了10°左右,节能效果显著,空载损耗降低10%~15%,负载损耗降低5%~10%,总损耗降低8%~12%;运行高效,电压调整方便、快速,很好的解决了线路压降和电压波动大的问题,且噪声降低。工作过程如下:将高压电源接入高压配电装置的高压进线瓷瓶,合上高压配电装置的隔离开关,高压互感器即可输出二次控制电源,高压侧PLC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包括高压配电装置(1)、壳体(2)、顶盖(3)、变压器(5)和低压保护箱(6),高压配电装置(1)和低压保护箱(6)分别安装在壳体(2)左右两端,其特征在于:壳体(2)采用异型波纹筒式结构,壳体(2)前后两侧面上设有多片波纹散热片(4),顶盖(3)上设置与顶盖(3)结构相适应的散热片。

【技术特征摘要】
1.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包括高压配电装置(1)、壳体(2)、顶盖(3)、变压器(5)和低压保护箱(6),高压配电装置(1)和低压保护箱(6)分别安装在壳体(2)左右两端,其特征在于:壳体(2)采用异型波纹筒式结构,壳体(2)前后两侧面上设有多片波纹散热片(4),顶盖(3)上设置与顶盖(3)结构相适应的散热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压器(5)的铁芯(8)为椭圆形截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志国盖瑞亭崔宁翟心峰张永栋黄源于世永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先河悦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