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鸡腿菇的周年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2643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鸡腿菇的周年栽培方法,依次包括以下生产方法:菌种生产、培养基的发酵处理、灭菌接种、发菌培养、覆土、出菇等工艺流程,采用液体制种方法生产菌种,选择芦苇末、金针菇下脚料作为培养基进行发酵处理,栽培袋采用开放式接种,用两段式栽培方法,接种、发菌培养是在普通钢管大棚中进行;覆土、出菇是在人防工程环境中进行。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闲置的人防设施,不需要制冷设备,不消耗能源,能将出菇环境温度始终保持在18-22℃,不仅保证鸡腿菇子实体正常生长,而且可以控制鸡腿菇重要病害鸡爪菌的发生,就可以有效地实现鸡腿菇的周年生产,而且可通过控制覆土时间自由调节出菇时间,生物转化率在80%以上,比常规栽培可以提高25%以上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生产领域中关于鸡腿燕周年栽培的方法。技术背景鸡腿菇是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且集营养、保健、食疗于一身的食用 菌品种之一,菇体洁白,味道鲜美,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和氨基 酸。随着人们对其保健功能的逐渐认识,市场需求也快速增长,由于鸡腿 菇属于中低温型品种,季节性较强。现有技术中,鸡腿菇的栽培主要利用 各种食用菌下脚料作为原料,在春秋两季进行季节性生产。而季节性生产 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是不能均衡上市,温度适宜时鲜菇大量生长,来不 及出售,造成贷多烂市,而温度高的夏季和温度低的冬季却没有鲜菇上市, 造成供应短缺。如果要进行反季节周年栽培,必须依靠制冷或加温设备,将出菇场所的温度控制在2(TC左右,由于设备投资大,生产成本高,不 适合广大农户推广应用。在鸡腿菇实际栽培中,由于温度控制不当经常出现一种有害杂菌… 鸡爪菌,而一旦发生鸡爪菌就无法治愈,因此,鸡爪菌被视为鸡腿菇生产 中的癌症病。据观察,鸡爪菌适宜在25。C以上温度生存,为此,栽培温 度控制成为鸡爪菌防治的重要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大棚发菌、人防出菇 的两段式栽培模式,从而实现鸡腿菇周年生产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依次包括以下生 产方法菌种生产、培养基的发酵处理、灭菌接种、发菌培养、覆土、 出菇等工艺流程,采用液体制种方法生产菌种,选择芦苇末、金针菇下脚 料作为培养基进行发酵处理,栽培袋采用开放式接种,其特征在于用两 段式栽培方法,接种、发菌培养是在普通钢管大棚中进行;覆土、出菇是 在人防工程环境中进行。上述的人防工程环境中的温度始终保持18-22'C。上述的覆土栽培前先对人防设施进行消毒处理,采用墙壁刷石灰水, 地面撒石灰粉,空间硫磺加杀剂熏蒸一昼夜。上述的覆土栽培是将发好菌丝的成品菌袋脱去塑料袋,折成2段,排 在垫有地膜的地面上,菌床每条宽lm左右,每排9段,80袋/每平米, 菌袋上覆盖3-5cm的黄土、菜园土或夹沙土等。上述的出菇是覆土后20天左右,菌丝就能长满土层,在料面纽结成 菇蕾,出菇后要保持一定的光照, 一般每隔5-6m挂一盏25-40W的电灯, 还要保持适当的通风即可。本专利技术利用闲置的人防设施,不需要制冷设备,不消耗能源,能将出 菇环境温度始终保持在18-22。C,不仅保证鸡腿菇子实体正常生长,而且 可以控制鸡腿菇重要病害-鸡爪菌的发生,就可以有效地实现鸡腿菇的周 年生产,而且可通过控制覆土时间自由调节出菇时间,满足周年市场供应 量的需求,成本较低、方法简单,生物转化率在80%以上,比常规栽培 可以提高25%以上的产量。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包括菌种生产,培养基的发酵处理、灭菌接种、发菌培养、 覆土出菇等工艺流程。其中接种、发菌培养是在普通钢管大棚中进行,覆土、出燕是在温度始终保持18-22T:的人防工程环境中进行,采用两段式 栽培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 菌种生产方法母种采用土豆、麸皮、玉米粉加富培养基,;栽 培种采用麦粒培养基;(2) 栽培袋培养基配方戸苇末25-30%、金针菇下脚料25-28%、 棉籽壳25-28%、麦麸15-20°/。、石灰粉2-3%;(3) 培养基的发酵处理方法是将金针菇下脚料打碎,按比例加入 芦苇末、棉籽壳和石灰粉,再按料水比加水拌均匀,堆成长方形,打通气 孔,盖上遮阳网堆制发酵,料温到60'C时翻堆,夏季每天翻l次,冬季 2-3天翻1次。在发酵结束前1天加入麦麸15-20%,装袋时培养基含水量 体质在55-60%左右,发酵好的培养基要有香味;(4) 发酵料与发酵熟料发酵好的料要及时装袋,直接使用发酵料 的可边装袋边接种封口。发酵熟料是将发酵好的料装入专用塑料袋,并用 塑料绳扎紧袋口,清理干净后装入灭菌锅灭菌。(5) 接种与培养当袋温冷却到3(TC以下可以接种, 一般每瓶栽培 种可以接栽培袋25-30袋,接种采用开放式,在大棚中直接接种,接种后 的栽培袋放在大棚中就地发菌,发菌培养的温度保持在25-28。C, 30天左 右可发好菌丝。(6)人防设施的消毒处理可使用人防面积在3000平方米,属于多 巷道多出口的大型人防设施,常年平均温度在18-22°(:,消毒只能采用局部隔离分段进行,采用墙壁刷石灰水,地面撒石灰粉,空间硫磺加杀剂熏 蒸一昼夜。(7) 覆土材料的准备本专利技术设置了黄土、菜园土或夹沙土等不同 的覆土材料。(8) 脱袋覆土将发好菌丝的成品从大棚中移至人防设施中,脱去 塑料袋,折成2段,排在垫有地膜的地面上,菌床横向排列,菌床每条宽 lm左右,间隔30-50cm作人行道,与纵向墙壁80cm的人行道相通,每 排9段,80袋/每平米,菌袋上覆盖3-5cm的黄土、菜园土或夹沙土等, 填满空隙。(9) 出菇管理覆土后20天左右,菌丝就能长满土层,在料面纽结 成菇蕾,出菇后要保持一定的光照, 一般每隔5-6m挂一盏25-40W的电 灯,还要保持适当的通风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鸡腿菇的周年栽培方法,依次包括以下生产方法:菌种生产、培养基的发酵处理、灭菌接种、发菌培养、覆土、出菇等工艺流程,采用液体制种方法生产菌种,选择芦苇末、金针菇下脚料作为培养基进行发酵处理,栽培袋采用开放式接种,其特征在于:用两段式栽培方法,接种、发菌培养是在普通钢管大棚中进行;覆土、出菇是在人防工程环境中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鸡腿菇的周年栽培方法,依次包括以下生产方法菌种生产、培养基的发酵处理、灭菌接种、发菌培养、覆土、出菇等工艺流程,采用液体制种方法生产菌种,选择芦苇末、金针菇下脚料作为培养基进行发酵处理,栽培袋采用开放式接种,其特征在于用两段式栽培方法,接种、发菌培养是在普通钢管大棚中进行;覆土、出菇是在人防工程环境中进行。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鸡腿菇的周年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防工程环境中的温度始终保持18-22°C。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鸡腿菇的周年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土栽培前先对人防设施进行消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建新姜小红朱忠贵马一鸣姜雅胡文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