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德明专利>正文

防腐收尘节能烟囱进气口的附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22747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腐收尘节能烟囱进气口的附加结构,它的组成为,在原进烟口的相对两侧各增设附加结构体而使原进气口面积减小,所述附加结构体的高度同原进气口高度相同,一侧附加结构体的宽度L2同烟囱体壁厚L1的关系是:0.1≤L2/L1≤5;另一侧附加结构体的宽度L3同烟囱体壁厚L1的关系是:0.1≤L3/L1≤5。可有效用于已建烟囱改造成为防腐收尘节能烟囱,该结构不破坏原进气口结构,又能实现烟气以弧形路径进入烟囱,同时增加进气流速、加强烟气旋流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烟囱,进一步是指具有防腐收尘节能烟囱的进气口结构。
技术介绍
专利号为200920066079. 2和200920066080. 5专利文献公开的防腐收尘节能烟囱可防止烟气对烟囱内壁的腐蚀,除去烟气中的粉尘及细小颗粒等污染物,节能降耗,极具推 广价值。但采用该技术结构对已建成的传统烟囱进行改造时,由于大部分烟囱进气口是采 用钢筋混凝土加固以支撑烟囱本体重量,改造时不宜破坏原有进气口结构,否则不仅工程 难度增加,还会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防腐收尘 节能烟囱进气口的附加结构,可有效用于已建烟囱改造成为防腐收尘节能烟囱,该结构不 破坏原进气口结构,又能实现烟气以弧形路径进入烟囱,同时增加进气流速、加强烟气旋流 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防腐收尘节能烟囱进气口的附加结构为,在原进 气口的相对两侧各增设附加结构体而使原进气口面积减小,所述附加结构体的高度同原进 气口高度相同,一侧附加结构体的宽度L2同烟囱体壁厚L1的关系是0. 1 < L2 / L1 < 5 ;另 一侧附加结构体的宽度L3同烟囱体壁厚L1的关系是0. 1 < L3 / L1 < 5。进一步地,一侧附加结构体侧面同该侧面与烟囱外壁相交处的外壁圆切线所成角 度S1SAOtlS S1S 160°,另一侧附加结构体侧面同该侧面与烟囱外壁相交处的外壁圆 切线所成角度S 2为20°彡δ 2彡90°。本技术的上述结构,使原烟囱的进气口面积缩小,满足烟囱改造的设记与施 工要求。由以上可知,本技术为一种防腐收尘节能烟囱进气口的附加结构,它可有效 用于已建烟囱改造成为防腐收尘节能烟囱,该结构不破坏原进气口结构,又能实现烟气以 弧形路径进入烟@,同时增加进气流速、加强烟气旋流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剖面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向剖面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 一烟囱,2—原进气口, 4 一一侧附加结构,3—另一侧附加结构,5—下开口。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防腐收尘节能烟囱进气口的附加结构为,在原进烟 口 2的相对两侧各增设附加结构体而使原进气口面积减小,所述附加结构体的高度同原进 气口高度相同,一侧附加结构体4的宽度L2同烟囱体壁厚L1的关系是L2 / L1=O. 5 ;另一侧 附加结构体3的宽度L3同烟囱体壁厚L1的关系是L3 / L1=O. 5。实施例2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1基础上,增加结构一侧附加结构体侧面 同该侧面与烟囱外壁相交处的外壁圆切线所成角度δ ^120°,另一侧附加结构体侧面同该 侧面与烟囱外壁相交处的外壁圆切线所成角度S 2=60°。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进气口的最佳有效面积,还可在原进气口 2下侧 并于原进气口 2相对两侧的附加结构体之间开设下开口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腐收尘节能烟囱进气口的附加结构,其特征是,它的结构为,在原进气口的相对两侧各增设附加结构体而使原进气口面积减小,所述附加结构体的高度同原进气口高度相同,一侧附加结构体的宽度L2同烟囱体壁厚L1的关系是:0.1≤L2 / L1≤5;另一侧附加结构体的宽度L3同烟囱体壁厚L1的关系是:0.1≤L3 / L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腐收尘节能烟囱进气口的附加结构,其特征是,它的结构为,在原进气口的相 对两侧各增设附加结构体而使原进气口面积减小,所述附加结构体的高度同原进气口高度 相同,一侧附加结构体的宽度L2同烟囱体壁厚L1的关系是0. 1 < L2 / L1 < 5 ;另一侧附加 结构体的宽度L3同烟囱体壁厚L1的关系是0. 1 < L3 / L1 < 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腐收尘节能烟囱进气口的附加结构,其特征是,一侧附加结 构体侧面同该侧面与烟囱外壁相交处的外壁圆切线所成角度\为90°< S1 <160°, 另一侧附加结构体侧面同该侧面与烟囱外壁相交处的外壁圆切线所成角度、为 20° ^ 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德明常熹钰
申请(专利权)人:郑德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