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释放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17025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应力释放元件,其具有应力释放部,所述应力释放部包括前表面、与所述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连接所述前表面与所述后表面的中间部及贯穿所述前表面与所述后表面的收容通道,所述应力释放部还包括自所述中间部向内凹陷形成且与所述收容通道相通的若干通槽及自所述中间部向内凹陷形成且未与所述收容通道相通的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相对于所述通槽更靠近所述后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力释放元件的有益效果在于:更具有释放其内部集中的应力的效果,提高应力释放元件的抗弯折性能,延长了线缆组件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力释放元件
本技术有关一种应力释放元件,尤其是指一种成型于线缆表面的应力释放元 件。
技术介绍
目前,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及播放机等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得到了广泛普及和应 用,上述各种电子设备一般都具有与电源或者其它设备互相连接的线缆组件。由于上述电 子设备在使用时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当移动电子设备时,与电子设备连接处的线缆部分 会、受到较大的扭转应力作用,这样会使线缆受到损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增强线缆 与电子设备连接处结合度强度的方法来保护线缆而使其不受损坏,进而提高所述线缆的使 用寿命,目前,通常在线缆与电子设备连接处增加应力释放元件来克服上述问题,但,现有 的技术方案中,在针对应力释放元件的设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 中,未尽最大化释放集中的应力,仍会出现应力释放元件、线缆被折断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应力释放元件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抗弯折功能应力释放元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力释放元件,其具有应 力释放部,所述应力释放部包括前表面、与所述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连接所述前表面与所 述后表面的中间部及贯穿所述前表面与所述后表面的收容通道,所述应力释放部还包括自 所述中间部向内凹陷形成且与所述收容通道相通的若干通槽及自所述中间部向内凹陷形 成且未与所述收容通道相通的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相对于所述通槽更靠近所述后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应力释放元件的有益效果在于更具有释放其内部 集中的应力的效果,提高应力释放元件的抗弯折性能,延长了线缆组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应力释放元件与线缆的立体组装图,应力释放元件为本实用新 型的第一实施例。图2为图1所示应力释放元件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应力释放元件的平面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应力释放元件沿线A-A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图3所示应力释放元件沿线B-B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图3所示应力释放元件沿线C-C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应力释放元件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应力释放元件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6,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应力释放元件1为塑胶射出成型而 成,其包括位于前端的应力释放部11。本实施例中,应力释放部11大致呈圆锥台型,在其他 实施例中,应力释放元件11也可以为长方体,也可以为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本实施例中,应力释放部11具有圆形前表面111、与前表面111相对的圆形后表面 112、位于前表面111与后表面112之间的中间部113及贯穿前表面111与后表面112的收 容通道114,前表面111的直径小于后表面112的直径,后表面112的面积大于前表面111 的面积。如图3所示,为方便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式,定义沿应力释放部11的中心轴 线方向(后表面112的圆心至前表面111的圆心)设为X轴,与X轴相垂直的其中一个方 向设为Y轴,X轴与Y轴可共同构成一平面XOY平面。如图2所示,应力释放部11还包括自中间部113向内凹陷形成且与收容通道114 相通的若干通槽115、自中间部113向内凹陷形成且未与收容通道114相通的若干凹槽 116,凹槽116底部与收容通道114之间具有一定的厚度。凹槽116相对于通槽115更靠近 所述后表面112。沿应力释放部11的中心轴线方向,凹槽116至少排列成一排,通槽115至少排列 成两排,本实施例中,凹槽116排列成两排,通槽115排列成三排。同排的凹槽116的数量 至少为一个,且均围绕应力释放部11的中心轴线排列,通槽115的数量与凹槽116的数量 相同,同排的通槽115也均围绕应力释放部11的中心轴线排列,本实施例中,同排的通槽 115、凹槽116的数量为3个。同排的凹槽116、同排的通槽115之间通过加强筋117相间 隔,相邻两排凹槽116之间、相邻两排的通槽115之间、凹槽116与通槽115之间及相邻两 排加强筋117之间通过凸肋118相间隔,加强筋117的高度不高于相邻的外表面凸肋118 高度。同排的凹槽116、同排的通槽115之间距离沿应力释放部11的中心轴线方向逐渐递 减,即加强筋117的长度沿应力释放部11的中心轴线方向逐渐递减;不同排的凹槽116的 宽度、不同排的通槽115的宽度及不同排的加强筋117的宽度沿应力释放部11的中心轴线 方向逐渐递增,即相邻两排凸肋118之间的距离递增。不同排的凹槽116的大小、不同排的 通槽115的大小沿应力释放部11的中心轴线方向逐渐递增。投影于XOY平面的应力释放部11的凸肋118外表面、加强筋117外表面分别为一 条平滑的弧线,且该平滑的弧线的弧度沿应力释放部11的中心轴线方向逐渐减小,即该平 滑的弧线的由若干不同半径圆弧组成,每条沿应力释放部11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圆弧的半 径递增。离后表面112近的凸肋118外表面到应力释放部11的中心轴线的距离相对于离 后表面112远的凸肋118外表面到应力释放部11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大。如图1所示,应力释放元件1还包括自应力释放部后表面112向后延伸且与对接 部件(未图示)相对接的对接部12。连接对接部件的线缆2收容于应力释放部11的收容 通道114与对接部12内,线缆2的外表面外露于应力释放部11的前部的通槽115,应力释 放部11的后部完全包覆线缆2。如图7所示,应力释放元件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其包括应力释放部31与 连接部32。本实施例中,收容通道314贯穿应力释放部31的前表面311与后表面(未图 示),通槽315与收容通道314相通,凹槽316未与收容通道314相通,凹槽316底部与收容通道314之间具有一定厚度。本实施例的通槽315与凹槽316分别为两排,每排通槽315 与凹槽316的数量分别为一个,每排通槽315、每排凹槽316均具有加强筋317,相邻两排凹 槽316之间、相邻两排的通槽315之间及凹槽316与通槽315之间通过凸肋318相间隔,相 邻两排凸肋318平行排列且通过加强筋317相连,相邻两排加强筋317交叉错开且通过凸 肋318相连,加强筋317与凸肋318的外表面为平滑、自然过渡相连,两者也可作为一个整 体。线缆2的外表面外露于应力释放部31的前部的通槽315,应力释放部31的后部完全包 覆线缆2。如图8所示,应力释放组件4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其包括应力释放部41与 连接部42。本实施例中,收容通道414贯穿应力释放部41的前表面411与后表面(未图 示),通槽415与收容通道414相通,凹槽416未与收容通道414相通,凹槽416底部与收容 通道414之间具有一定厚度。本实施例的通槽415为三排,凹槽416为两排,每排通槽415 与凹槽416的数量分别为四个,每排通槽415、每排凹槽416均具有加强筋417,相邻两排凹 槽416之间、相邻两排的通槽415之间、凹槽416与通槽415之间及相邻两排加强筋417通 过凸肋418相间隔,相邻两排凸肋418平行排列且通过加强筋417相连,凸肋418与加强筋 417组成“十”字交叉相连接。加强筋317与凸肋318的外表面为平滑、自然过渡相连,两者 也可作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力释放元件,其具有应力释放部,所述应力释放部包括前表面、与所述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连接所述前表面与所述后表面的中间部、贯穿所述前表面与所述后表面的收容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释放部还包括自所述中间部向内凹陷形成且与所述收容通道相通的若干通槽及自所述中间部向内凹陷形成且未与所述收容通道相通的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相对于所述通槽更靠近所述后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聘胜陈钧祁锋军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