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帽及具有该盖帽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1341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盖帽及具有该盖帽的电子装置,该盖帽与该电子装置的数据传输接口相对。该接口包括接地引脚及标识引脚,该盖帽的外侧面凸设有一凸包按钮,该按钮在盖帽的内侧封装有两个相互连接,且分别与该接地引脚和该标识引脚的位置相对的金属触脚。该接口的标识引脚与电子装置的开/关机控制电路及中央处理器的电压输入引脚依次连接,该标识引脚还与电子装置的充电延迟电路、重启控制电路及中央处理器的复位引脚依次连接。用户按下凸包按钮即可相应地控制电子装置开机、关机或重启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通过在数据传输接口的对应位置上设置具有按钮的盖帽结构,既可实现普通的帽盖防尘、防潮的功能,又可控制电子装置开关机与重启的功能,方便用户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盖帽,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控制电子装置的电源开关机及重启功能 的盖帽及具有该盖帽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设备的壳体上通常会设置有储存卡槽或是USB接口,并在该卡槽或USB 接口的相应位置设置一个盖帽,该盖帽通常只起防尘、防潮的作用,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按钮结构的盖帽。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盖帽的电子装置,该盖帽可控制电子装置的电源开关机及 重启功能。一种盖帽,该盖帽采用塑胶材料,该盖帽的外侧面凸设有一凸包按钮,该凸包按钮 在盖帽的内侧相应地形成一凹腔,凹腔内封装有两个相互连接的金属触脚。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数据传输接口、盖帽、开/关机控制电路、充电延迟电路、重启 控制电路及中央处理器,该盖帽的位置与该数据传输接口的位置相对。数据传输接口包括 接地引脚及标识引脚,该盖帽的外侧面凸设有一凸包按钮,该凸包按钮在盖帽的内侧封装 有两个相互连接的金属触脚,该两个金属触脚的位置分别与数据传输接口的接地引脚和标 识引脚的位置相对。数据传输接口的标识引脚与开/关机控制电路及中央处理器的电压输 入引脚依次连接,该标识引脚还与充电延迟电路、重启控制电路及中央处理器的复位引脚 依次连接。当用户按下凸包按钮使两个金属触脚与数据传输接口的接地引脚和标识引脚分 别接触时,标识引脚与接地引脚导通而处于低电平,开/关机控制电路产生一个开机或关 机控制信号给中央处理器的电压输入引脚,从而使中央处理器相应地控制电子装置进入开 机或关机状态;同时,该充电延迟电路开始充电,当用户按压到达一预定长的时间使充电延 迟电路的电压输出端的电压达到一预设值后,重启控制电路产生一个复位控制信号给中央 处理器的复位引脚,从而使中央处理器控制电子装置重新启动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通过在数据传输接口的对应位置上设置具有按钮的盖帽结构, 不仅可以实现普通的帽盖防尘、防潮的功能,而且可以实现按钮控制电子装置的电源开关 机与重启的功能,方便用户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电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该电子装置侧缘的壳体上设有一个盖帽。图2为图1中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内部结构图,该电子装置侧缘的壳体上设有一个 数据传输接口。图3为图2中的数据传输接口的局部立体图。图4为图2中盖帽的立体图。图5为图1中的电子装置的内部功能模块图。图6为图5中的电子装置内部的具体电路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子装置100壳体10数据传输接口11功能引脚111盖帽20按钮21凹腔22金属触脚23固定轴24凸沿241卡勾25开/关机控制电路30充电延迟电路40重启控制电路50中央处理器60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同时参阅图1、2,电子装置100侧缘的壳体10上设置有一个数据传输接口 11及 对应于该数据传输接口 11位置的盖帽20,该盖帽20用于保护数据传输接口 11不受外界环 境的污染。请同时参阅图3,该数据传输接口 11具有多个功能引脚111,该多个功能引脚111 中包括接地引脚GND及标识引脚ID,其中,该接地引脚GND接地。本实施方式中,该数据传 输接口 11为USB接口。请同时参阅图4,该盖帽20采用塑胶材料,该盖帽20的外侧面上凸设有一个凸包 按钮21,该凸包按钮21在盖帽20的内侧相应地形成一个凹腔22,使用户可向盖帽20的内 侧按压该凸包按钮21,凹腔22内封装有两个相互连接的金属触脚23,本实施方式中,两个 金属触脚23的形状为H形、π形或η形中的一种,且两个金属触脚23之间的距离与数据传 输接口 11的接地引脚GND和标识引脚ID之间的距离一致。当盖帽20安装到壳体10上并 处于关闭状态时,盖帽20上的两个金属触脚23的位置分别与数据传输接口 11的接地引脚 GND和标识引脚ID的位置相对。该两个金属触脚23与数据传输接口 11的功能引脚111在 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皆不接触。当用户向盖帽20内侧按下凸包按钮21时,两个金属触脚 23分别与数据传输接口 11的接地引脚GND和标识引脚ID接触,从而控制电子装置100进 入相应的状态。盖帽20的内侧面的一端上凸设有固定轴对,该固定轴M的端部附近设有一凸沿 Μ1,用于将盖帽20的一端不可拆卸地固定到电子装置100的壳体10及电子装置100的其他内部结构(图未示)上。另一端上凸设有卡勾25,用于当盖帽20处于关闭状态时将盖帽 20的另一端卡在壳体10上(如图2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盖帽20设有卡勾25的一 端部与壳体10之间预留有近Imm的缝隙,用于留给用户从壳体10上抠出盖帽20。请参阅图5,电子装置100还包括一开/关机控制电路30、充电延迟电路40、重启 控制电路50及中央处理器60,其中,数据传输接口 11的标识引脚ID与开/关机控制电路 30及中央处理器60的电压输入引脚VIN依次连接,当用户按下凸包按钮21使两个金属触 脚23与数据传输接口 11的接地引脚GND和标识引脚ID分别接触时,标识引脚ID与接地 引脚GND导通而处于低电平,开/关机控制电路30产生一个开机或关机重启控制信号给中 央处理器60的电压输入引脚VIN,从而使中央处理器60相应地控制电子装置100进入开机 或关机状态。数据传输接口 11的标识引脚ID还与充电延迟电路40、重启控制电路50及中央处 理器60的复位引脚RESET依次连接,当用户长按凸包按钮21使两个金属触脚23与数据传 输接口 11的接地引脚GND和标识引脚ID分别接触时,标识引脚ID与接地引脚GND导通而 处于低电平,充电延迟电路40开始缓慢充电,当用户按压到达一预定长的时间使充电延迟 电路40的电压输出端(图未示)的电压达到一预设值后,重启控制电路50产生一个复位 控制信号给中央处理器60的复位引脚RESET,从而使中央处理器60控制电子装置100重新 启动系统。请参阅图6,为电子装置100内部的具体电路图。其中,数据传输接口 11的标识引 脚ID通过电阻Rl及一第一开关元件Ql连接到系统的待机电源输出端VEXT,本实施方式 中,该待机电源输出端VEXT输出+5V的系统电源,该第一开关元件Ql采用PNP三极管。三 极管Ql的基极B通过电阻Rl与数据传输接口 11的标识引脚ID连接,发射极E与系统的 待机电源输出端VEXT连接。开/关机控制电路30包括第二开关元件Q2、第三开关元件Q3及第四开关元件Q4, 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二开关元件Q2、第三开关元件Q3均采用NPN三极管,第四开关元件Q4 采用PMOS管。其中,三极管Q2的基极B依次通过电阻R3、R2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C连接, 电阻R2、R3之间的连接节点构成一电压侦测点P1,该电压侦测点Pl与中央处理器60的通 用输入/输出引脚GPIO 0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E接地,并依次通过电阻R4、R3与三极 管Q2的基极B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B通过电阻R5、R6与发射极连接,电阻R5、R6之间 的连接节点构成一电压输入点P2,该电压输入点P2与中央处理器60的通用输入/输出引 脚GPIO 1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E接地。三极管Q2、Q3的集电极C分别通过电阻R7与 MOS管Q4的栅极G连接,并通过电阻R7、电阻R8和电容Cl的并联支路与MOS管Q4的源极 S连接。MOS管Q4的漏极D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盖帽,该盖帽采用塑胶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盖帽的外侧面凸设有一凸包按钮,该凸包按钮在盖帽的内侧相应地形成一凹腔,凹腔内封装有两个相互连接的金属触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万军潘俊维王岗苑辉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