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刮板和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09539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清洁刮板。该清洁刮板包括:清洁层,其面对图像保持体;以及背面层,其设置在与图像保持体相反的一侧,并且所述清洁刮板以清洁层的边缘与图像保持体的表面接触的方式去除粘着在图像保持体的表面的放电产物及显影剂残余物,并且背面层与清洁层一体成型,清洁层的表面粗糙度Ra小于或等于0.12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清洁刮板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在基于电子照相技术的设备例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以及具有这些功能的多功能机中,在色调剂图像从感光体转印到转印对象介质或部件上之后,由清洁刮板去除残留在感光体表面上的残余显影剂。近年来,希望延长图像形成单元的使用寿命并且使清洁刮板高度耐用。传统的清洁刮板是单层的。并且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使清洁刮板硬度更高以增强耐用性,那么感光体的摩擦磨损程度提高或者清洁刮板下垂(在清洁刮板的一侧被支撑时,清洁刮板的末端部分下垂的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例如JP-A-2007-193306公开了如下一种技术清洁刮板由两层形成,并且与感光体接触的层的杨氏模量设置成比背面层的杨氏模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清洁刮板,其包括至少两层并可以减少感光体的表面的摩擦磨损量变化,从而抑制由于所述感光体上显影程度的变化而在图像中出现条纹,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这种清洁刮板的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清洁刮板,包括清洁层,其面对图像保持体; 以及背面层,其设置在与所述图像保持体相反的一侧,并且所述清洁刮板以所述清洁层的边缘与所述图像保持体的表面接触的方式去除粘着在所述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的放电产物及显影剂残余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层与所述清洁层是一体成型的,并且所述清洁层的表面粗糙度Ra小于或等于0. 12 μ 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清洁刮板,其基于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清洁刮板,其特征在于,通过向离心成型鼓相继地供应所述背面层的材料以及所述清洁层的材料而使所述背面层与所述清洁层一体成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清洁刮板,其基于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清洁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层的杨氏模量比所述背面层的杨氏模量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色调剂图像;转印单元,其将所述图像形成单元所形成的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片材上; 清洁单元,其去除残留在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的显影剂残余物;定影单元,其对转印到所述记录片材上的所述色调剂图像进行定影;以及传送单元,其传送所述记录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单元包括根据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清洁刮板。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可以减少感光体的表面的摩擦磨损量变化,从而抑制由于所述感光体上显影程度的变化而在图像中出现条纹。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增强上述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可以增强清洁刮板的表面的抗磨损性能并降低清洁刮板的下垂程度。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可以减轻图像保持体的表面的不均勻磨损,从而抑制由于所述感光体上显影程度的差异而在图像中出现条纹。附图说明将基于以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念图;图2为用于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感光体单元之一的概念图;图3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清洁刮板及邻近部件的透视图;图4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清洁刮板及邻近部件的透视图;图5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清洁刮板及邻近部件的放大透视图;图6A、图6B、图6C、图6D、图6E、图6F及图6G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清洁刮板如何固定到板件上;图6A为透视图;图6B为俯视图;图6C为沿着图6B中的箭头C的方向看去时的视图;图6D为沿着图6C中的箭头D的方向看去时的视图;图6E为沿着图6D中的箭头E的方向看去时的视图;图6F为图6D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视图;以及图6G为图6E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以及图7为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例中的清洁刮板的表面粗糙度与条纹的出现之间的关系的图。其中,101表示转印带(转印部件);103表示传送路径(传送单元);104表示二次转印单元(转印单元);107表示定影单元;200表示感光体单元(图像形成单元);202 表示转印辊(转印部件);210表示感光体(图像保持体);220表示清洁单元;221表示清洁刮板;221a表示背面层;221b表示清洁层;以及221c表示边缘。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1)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结构和操作图1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该图像形成装置100设有四个感光体单元200、300、400及500。这四个感光体单元200至500分别将Y(黄色)、M(品红色)、C(蓝绿色或青色)及K(黑色)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转印带101上。色调剂图像彼此叠加到转印带101上,从而在转印带101上形成彩色的色调剂图像。四个感光体单元200至500除了其中所使用的色调剂不同之外具有相同的构造。 下面将以感光体单元200作为代表进行说明。图2示出感光体单元200,该感光体单元200 设有可以沿逆时针方向(从图2中看)旋转的圆筒状感光体210(可旋转的图像保持体的实例)。清洁单元220、充电器230以及显影单元240设置在感光体210周围。清洁单元220设有刮板221、螺旋推运器222、导电接触部件223以及电荷消除部件224。刮板221是由氨基酯材料制成的板状部件并与感光体210接触。随着感光体210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图2中看),残留在感光体210的表面上的残余物被刮板221的边缘移除。更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感光体210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图2中看),并且刮板 221的顶端从下方接触感光体210的表面部分,该表面部分向下移动。以这种方式将残留在感光体210的表面上的残余物刮除。刮板221还具有下述功能通过摩擦感光体210的表面,使所供应的包含于显影剂中的润滑剂均勻地粘着在感光体210的表面上。刮板221是本示例性实施例的重要特征并将稍后进行详细说明。螺旋推运器222具有借助于其旋转的螺旋结构来沿轴向传送粉末的功能,该螺旋推进器222将从感光体210的表面上刮除的残余物传送至排出容器(未示出)。导电接触部件223与感光体210的表面接触并收集残留在感光体210的表面上的电荷。电荷消除部件2M对由导电接触部件223收集的电荷进行中和。充电器230通过放电来产生电荷并向已由清洁单元220清洁并消除电荷的感光体 210的表面部分提供电荷(也就是充电)。来自曝光装置(未示出)的扫描光线在充电器230与显影单元240之间穿过并施加在旋转的感光体210的表面上。已由充电器230充电的感光体210的表面被来自曝光装置的光线部分地曝光,从而在感光体210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单元240设置在曝光区域的下游。显影单元240设有螺旋推运器241和242 以及显影辊对3。螺旋推运器241和242将含有色调剂及润滑剂的显影剂从容器传送到显影辊M3。显影辊M3向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体210的表面部分供应色调剂并从而使静电潜像显影。由此在感光体210的表面上形成色调剂图像。显影剂包含待被供应至感光体210表面的润滑剂,并且显影单元240也用作润滑剂供应单元。更具体地说,显影剂是这样一种形式润滑助剂的粉末粘着在色调剂颗粒上, 从而将润滑剂与色调剂一起供应至感光体210的表面。优选的是,润滑助剂是氟树脂粉末。 特别优选使用聚四氟乙烯粉末(一种氟树脂粉末),因为该这种粉末不易于与色调剂分离并允许向感光体210的表面均勻地供应润滑剂。优选的是,润滑助剂相对于色调剂的的含量为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洁刮板,包括:清洁层,其面对图像保持体;以及背面层,其设置在与所述图像保持体相反的一侧,并且所述清洁刮板以所述清洁层的边缘与所述图像保持体的表面接触的方式去除粘着在所述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的放电产物及显影剂残余物,其中,所述背面层与所述清洁层是一体成型的,并且所述清洁层的表面粗糙度Ra小于或等于0.12μm。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岛琢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