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充电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07481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以及所述第一电极板与所述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隔板的电极组件;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壳体;密封所述壳体的盖板;以及连接至所述电极组件并穿过所述盖板的电极端子,其中绝缘层位于所述盖板或所述电极端子中的至少一个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面涉及一种可再充电电池
技术介绍
与不能被再充电的一次电池不同,可再充电电池是能够被再充电和放电的电池。 当可再充电电池被提供为以单独的单电池的组封装的低容量电池时,可再充电电池被用在 诸如移动电话和可携式摄像机之类的小型便携式电子装置中。当可再充电电池被提供为具 有几十个相连的电池组的大容量电池时,可再充电电池被广泛用作用于驱动混合动力车等 中的电动机的电源。可再充电电池被制造为多种不同的外形,其中圆柱型和棱柱型外形可以被认为具 有代表性。为了形成这种电池,将形成有介于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的绝缘隔板的电极组件 与电解质一起装入壳体中,并且在壳体上安装盖板。电极端子连接至电极组件,并通过盖板 暴露在外。这里,会在电极端子与盖板之间形成特定的间隙,使得电解质通过间隙泄漏的情 况发生。当电解质通过电极端子与盖板之间的间隙泄漏时,电极端子与盖板之间发生电短 路,从而使电池快速退化,并使电池容量快速降低。而且,当这种泄漏通过盖板与电极端子 之间的间隙向外发生时,泄漏的电解质会腐蚀安装在电池外部的各种结构。此外,来自于外 部的湿气可能会通过这种间隙进入壳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面致力于一种可再充电电池,用于防止(或避免)由于电解质 泄漏而导致的电极端子与盖板之间的短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包括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以及 在所述第一电极板与所述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隔板的电极组件;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壳体; 密封所述壳体的盖板;以及连接至所述电极组件并穿过所述盖板的电极端子,其中在所述 盖板和所述电极端子中的至少一个上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可以包括聚丙烯或聚乙烯。所述绝缘层可以位于所述盖板的向内的表面上。所述绝缘层可以位于所述盖板的邻近所述电极端子的向内的表面上。所述电极端子可以包括穿过所述盖板的端子体;连接至所述端子体并面向所述 盖板的向内的表面的端子连接体;以及通常从所述端子连接体向所述电极组件延伸并被焊 接至所述电极组件的端子延伸部分。所述绝缘层可以位于所述端子连接体的向外的表面上。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可以在所述盖板与所述电极端子之间进一步包括密封衬垫,其 中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端子连接体的通常与所述密封衬垫相对应的向外的表面上。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可以在所述盖板与所述电极端子之间进一步包括下绝缘体,其中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端子连接体的通常与所述下绝缘体相对应的向外的表面上。所述绝缘层可以位于所述盖板的向内的表面上和所述端子连接体的顶面上。附图说明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 明的原理。图IA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透视图。图IB示出沿图IA中的线Ι-Γ截取的可再充电电池的截面图。图IC示出图IB中的区域A的放大图。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截面图。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以下详细描述中,仅简单地通过示例方式示出并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例性实施 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可以以都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各种不同方式对所 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附图和说明书被认为本质上是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图IA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透视图,图IB示出沿图IA中的线 Ι-Γ截取的可再充电电池的截面图,并且图IC示出图IB中的区域A的放大图。参考图IA至1C,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100包括电极组件10、第一电 极端子20、第二电极端子30、壳体40和盖组件50。电极组件10由第一电极板11、隔板13和第二电极板12的卷绕或层叠的堆叠形 成,其中第一电极板11被形成为薄板形状或薄膜形状。这里,第一电极板11可以用作阳极, 并且第二电极板12可以用作阴极。第一电极板11通过将诸如过渡金属氧化物之类的第一电极活性材料涂在使用诸 如铝之类的金属箔形成的第一电极集电体上形成,并且第一电极板11包括第一电极未涂 覆部分11a,第一电极未涂覆部分Ila是没有涂第一电极活性材料的区域。第一电极未涂覆 部分Ila为第一电极板11与第一电极端子20之间的电流流动提供通道。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 例中,用于第一电极板11的材料不限于此。第二电极板12通过将诸如石墨或碳之类的第二电极活性材料涂在使用诸如镍或 铜之类的金属箔形成的第二电极集电体上形成,并且第二电极板12包括第二电极未涂覆 部分12a,第二电极未涂覆部分1 是没有涂第二电极活性材料的区域。第二电极未涂覆部 分12a为第二电极板12与第二电极端子30之间的电流流动提供通道。在实施例中,用于 第二电极板12的材料不限于此。第一电极板11和第二电极板12可以被给定不同的(或相反的)极性,并且被排 布在隔板13的相对侧。隔板13布置在第一电极板11与第二电极板12之间以防止(或避免)短路,并使 锂离子能够移动,隔板13由PE(聚乙烯)、PP(聚丙烯)或PE和PP的复合膜形成。在本发 明的实施例中,用于隔板13的材料不限于此。第一电极端子20和第二电极端子30连接至电极组件10各侧的末端,以分别电连接至第一电极板11和第二电极板12。电极组件10与电解质一起被装入壳体40中。电解质可以由诸如LiPF6或LiBF4 之类的锂盐形成,并且形成在诸如EC、PC、DEC、EMC或DMC之类的有机溶剂中。此外,电解 质可以是液体、固体或凝胶相。如果电解质渗到第一电极端子20与盖组件50之间或者第二电极端子30与盖组 件50之间的区域中,则可能使第一电极端子20与盖组件50之间或者第二电极端子30与 盖组件50之间发生电短路。因为第一电极端子20由诸如铝之类的导电材料形成,并且被焊接至从电极组件 10—侧的末端突出的第一电极未涂覆部分11a,所以第一电极端子20被电连接至第一电极 板11。第一电极端子20包括第一端子体21、第一端子连接体22和第一端子延伸部分23。第一端子体21穿过盖组件50,并被固定至盖组件50。此外,第一端子体21在其 上部限定有螺纹。第一端子连接体22从第一端子体21水平延伸,并被布置在盖组件50的底面(向 内的表面)。第一端子延伸部分23从第一端子连接体22的末端竖直延伸,并被压向电极组件 10的第一电极未涂覆部分11a。也就是说,第一端子延伸部分23可以被焊接至第一电极未 涂覆部分11a。因为第二电极端子30由诸如镍之类的导电材料形成,并且被焊接至从电极组件 10另一侧的末端突出的第二电极未涂覆部分12a,所以第二电极端子30被电连接至第二电 极板12。第二电极端子30包括第二端子体31、第二端子连接体32和第二端子延伸部分 33。由于第二电极端子30的第二端子体31、第二端子连接体32和第二端子延伸部分 33与第一电极端子20的第一端子体21、第一端子连接体22和第一端子延伸部分23具有 相同的配置并且执行相同的功能,因此将不提供重复的描述。壳体40由诸如铝、铝合金或镀镍钢之类的导电金属形成,并且以近似六面体的形 状被配置有用于装入电极组件10、第一电极端子20、第二电极端子30和电解质的开口。尽 管图IA和IB中未示出开口,而是示出壳体40和盖组件50连接,但盖组件50的边缘部分 实际上是开口部分(或具有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包括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以及所述第一电极板与所述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隔板的电极组件;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壳体;密封所述壳体的盖板;以及连接至所述电极组件并穿过所述盖板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其中,在所述盖板和所述电极端子中的至少一个上有绝缘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致永金成培安炳圭
申请(专利权)人:SB锂摩托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