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野外作业用全天候可识别多功能服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07070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野外作业用全天候可识别多功能服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夹克以及裤装;外套的衣袖为猫肩袖,帽子与领部以及袖子的上部和下部通过拉链连接,袖口通过魔术贴连接护手;夹克的衣身与领口以及衣身与袖子皆通过拉链连接,袖口设有围度调节拉链;裤装的腰部左右两侧设有收紧腰带,立裆菱形裁剪,裤腿上部和下部通过拉链连接,脚口里衬收紧,面层底部设有围度调节抽绳,裤腿底部设有橡筋踩脚带,膝部设有增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光亮度情况下有利于光识别、紧急救援、便于夜间作业,同时保证能够适应肢体大幅度作业活动、具有活动适应性增强特征,以弥补现有野外劳动工作服的众多不足,从而提高野外作业人员的作业效率和能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野外作业用全天候可识别多功能服装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人类所涉及的地理和空间 范围日益扩大,接触到的天然和人为的气候条件亦更为严酷。尤其是近几年来人们对自然 的了解和拓展开发日趋频繁,如地质勘探、野外考察、驴友探险等,野外作业人群的工作和 生活条件均十分恶劣,经常受到灾害天气环境、迷路失踪、意外事故等各种危急情况威胁, 因此野外作业的防护功效考虑至关重要;而服装作为人体首选的防护装备,自是应该从其 功能防护性出发,寻求人体-服装-环境的最佳系统。但目前劳动防护服的生产仍较为混乱,相关制衣企业设计力量薄弱,专业人才缺 乏,对劳动防护服的发放带有福利性质,从而导致我国缺乏对劳动防护服功效的认识,其 产品质量更是难以保证。现有的劳动防护服款式陈旧,色彩单一,做工不精,达不到应有 的穿着目的,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甚至因防护服穿用不当造成或加重了事故隐 患。而目前我国亦没有专门为野外作业人群设计的专用野外作业服装。美国消防协会(NFPA)将防护服装分为建筑防护服和野外防护服,并制定相应的标 准NFPA1971、NFPA1977,分别对防护面料的性能、防护层数、款式设计要求、防护性能要求、 标识要求及各性能的测试做了详尽的规定。在欧洲则是由欧洲标准委员会(CEN)负责研制 标准,有关防护服专有CEN标准则是由TC152技术委员会来制定BS EN340、BS EN469等等 标准,对防护服装的各性能要求机器测试方法做了详尽的规定。中国劳动部将劳动防护服的管理问题归入了安全生产的领域,并对服装的各种 性能指标做出指令性的规定。国家和各省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条例,如GB/T13661— 9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般防护服General protective clothing)和GB13640— 9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劳动防护服号型Size designation of protective clothing)。其它还有 GB8965— 88、GB12012— 89、GB12014—89 等。其涉及的技术背景有以下几点1、功能性防护服装是当今服装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也是未来服装设计研究的发展 方向。随着各种高科技技术的交叉结合应用以及纺织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服装功能性 舒适性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于野外作业的个人防护装备(PPE)可以探索性地去打破原有的 局限,分别从材料、款式、设计、生产技术等同时考虑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当今,对气候有高 度功能性和高可见度的野外作业防护更是成为时尚趋势,2005年10月M日 27日在德国 的渡塞尔多夫举办的主题会展第四展厅中,其相应的工作服和安全服的技术要求一是作为 A+A2005组成部分的“职业时尚和职业装创新展示”的主题,并展出了其功能服装的最新设 计和研究产品。2、反光材料的研究已运用于交通标识、建筑、民用等领域,但尚未广泛运用于野外 作业服装研究领域。目前用于制造高能见度纺织品的材料主要有光致发光材料、电致发光材料和回归 反射材料。其中回归反射材料最具代表性的是3M公司生产的反射材料kotchlite(视觉 丽),其利用其中两种方法来实现纺织品的高能见度,具有良好的耐气候性和耐磨性。美国 的Reflexite和日本的住友、旭化成、尤里吉卡、小松精练等都在研究和生产反光材料、产 品各有,制成的产品包括各种反光片、反光布、反光丝编织带等。3M反光材料已经成为全世 界通用的道路标识产品,在个人安全产品领域包括服装领域亦有大量运用。目前3M阻燃反 光材料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消防、石油、石化、煤矿、电力、钢铁、化工、电焊、个人安全防护 等行业的阻燃服装,其在光线昏暗条件下较好的可视性。此外3M公司还为阻燃性反光材料 赋予了丰富的颜色和功能。3、稀土自发光材料作为21世纪新型环保节能的光源,其独特使用价值响应未来 服装趋势要求,应用前景宽广。稀土发光材料,是作为21世纪新型环保节能的光源,无需电源、无需维护、无毒无 害、无放射性、化学性能稳定且安全环保节能;其中稀土发光纤维发光效率高,能主动吸蓄 日光、灯光、杂散光等任何可见光5—10分钟,便能在黑暗状态下持续发光10小时以上;并 具有各种色彩的光,最终产品可无需染色。此外该材料能够反复吸光、蓄光与发光,可反复 循环使用,且亮度不受水洗等因素的影响,其众显著优点对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及推动生 产力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国外,美国、日本等虽拥有较少的稀土资源,但由于国外对发光产品的热衷以及 在技术上的领先应用,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分别就稀土发光材料的性能已进行纺织服装 产品的开发与应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材料学院的威廉 李创意中心(The William Lee Innovation Centre)的科学家已技术能在电池驱动下发光的高科技纱线。澳大利亚公 司新推出了可用于织物的新型发光材料Energlo (光电发光晶体材料),经日照12分钟后, 即可在全暗环境中发光超过3小时。最新高科技的EL冷光片(发光片),可以做成柔软很薄 的多种多样的图案及标志缝制在服装上。此外2005年德国Thuringia Vogtland纺织学院 的Andreas Neudeck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研制在纺织服装表面形成为微电子系统。2003年 Paula Gould在《Textile Gain Intelligence》中对各国的智能服装进行阐述和说明。但 与国内的技术路线不同,在能源、水洗方面受到限制,而我国的稀土发光材料在服装应用研 究方面仍属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款能够满足不同工种、不同野外作业类 别的全天候光识别的多功能服装,其能够在不同光亮度情况下有利于光识别、紧急救援、便 于夜间作业,同时保证能够适应肢体大幅度作业活动、具有活动适应性增强特征,以弥补现 有野外劳动工作服的众多不足,从而提高野外作业人员的作业效率和能力。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野外作业用全天候可识别多功能服 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夹克以及裤装;所述外套的衣袖为猫肩袖,肘部和袖口采用双层面料结构,帽子与领部以及袖子 的上部和下部通过拉链连接,腰部内侧设有可拆卸的挡风裙,袖口通过魔术贴连接护手,胸 部内侧设有第一隐藏式口袋,腹部左右两侧皆设有第二隐藏式口袋,左侧袖子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第一功能口袋和第二功能口袋,腋下设有第一通风口,背部设有第二通风口,腰 部设有夜光材料层,夜光材料层下设有可内部隐藏的光识别绑带袋,光识别绑带袋内设有 固定收纳用的捆绑带,肘部设有增量;所述夹克的衣身与领口以及衣身与袖子皆通过拉链连接,袖口设有围度调节拉 链,腹部左右两侧皆设有第三隐藏式口袋,胸部设有第三功能口袋,腹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 第四功能口袋和第五功能口袋,胸部设有扣环,衣身与领口的连接处设有耳机绳固定扣袢, 后衣身肩部设有暗褶和第三通风口,背部设有可拆卸衣片,可拆卸衣片下设有第六功能口 袋,第六功能口袋的两侧皆设有第四隐藏式口袋,腰部设有围度调节腰带,后衣身底部设有 扣,后衣身中部设有袢;裤装的腰部左右两侧设有收紧腰带,腰部后侧设有第七功能口袋,收紧腰带的下 侧设有第四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外作业用全天候可识别多功能服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夹克以及裤装;所述外套的衣袖为猫肩袖,肘部和袖口采用双层面料结构,帽子与领部以及袖子的上部和下部通过拉链(1)连接,腰部内侧设有可拆卸的挡风裙,袖口通过魔术贴(21)连接护手(51),胸部内侧设有第一隐藏式口袋(31),腹部左右两侧皆设有第二隐藏式口袋(32),左侧袖子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第一功能口袋(41)和第二功能口袋(42),腋下设有第一通风口(61),背部设有第二通风口(62),腰部设有夜光材料层(52),夜光材料层(52)下设有光识别绑带袋(53),光识别绑带袋(53)内设有固定收纳用的捆绑带,肘部设有增量;所述夹克的衣身与领口以及衣身与袖子皆通过拉链(1)连接,袖口设有围度调节拉链(22),腹部左右两侧皆设有第三隐藏式口袋(33),胸部设有第三功能口袋(43),腹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四功能口袋(44)和第五功能口袋(45),胸部设有扣环(54),衣身与领口的连接处设有耳机绳固定扣袢(55),后衣身肩部设有暗褶(23)和第三通风口(63),背部设有可拆卸衣片(11),可拆卸衣片(11)下设有第六功能口袋(46),第六功能口袋(46)的两侧皆设有第四隐藏式口袋(34),腰部设有围度调节腰带(24),后衣身底部设有扣(56),后衣身中部设有袢(57);裤装的腰部左右两侧设有收紧腰带(25),腰部后侧设有第七功能口袋(47),收紧腰带(25)的下侧设有第四通风口(64),腹部左右两侧设有第五隐藏式口袋(35),立裆(7)菱形裁剪,裤腿上部和下部通过拉链(1)连接,脚口里衬收紧,面层底部设有围度调节抽绳(24),裤腿两侧设有第五通风口(65),裤腿底部设有橡筋踩脚带(58),膝部设有增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王怡罗晓文王冰洁张向辉金曦高秀原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