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饲料混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95473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粗饲料混合机,旨在提供一种工作平稳可靠,搅拌混合性能好,生产使用成本低的粗饲料混合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该机架上的混合室箱体、驱动电机,以及传动系统、出料口、称重系统,呈倒等腰三角形配置水平安装在混合室箱体内的一个下绞龙和两个上绞龙。对应出料口,在该下绞龙输送叶片和下绞龙反向叶片之间的下绞龙轴段上,沿周向均布轴向等间距设有圆弧绞刀,且圆弧安装方向为相对下绞龙旋转方向后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奶牛、肉牛全混合日粮的加工制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饲料加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粗饲料混合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卧式全混日粮混合机,比较典型的设计是采用水平布置的三个搅龙,三个 搅龙呈倒等腰三角形配置,每个搅龙轴上固装螺旋叶片,为了解决对秸秆粗大的节段撕碎 和揉细性能,一般在下搅龙螺旋叶片上固装有切刀;为了解决排料速度慢的问题,对应出料 口处的下搅龙轴段上径向设有垂直搅动臂。但尚有不足之处一是对于秸秆型粗饲料的搅 动出料,垂直搅动臂容易缠绕秸草,造成出料不畅,降低工作可靠性;二是固装在下搅龙螺 旋叶片上的切刀磨损后,必须更换新的切刀,增加了生产使用成本;三是垂直搅动臂不能将 秸秆粗大的节段进一步撕碎和揉细,进而影响搅拌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作平稳可靠,搅拌混合 性能好,生产使用成本低的粗饲料混合机。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粗 饲料混合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该机架上的混合室箱体、驱动电机,以及传动系统、出料口、 称重系统,呈倒等腰三角形配置水平安装在混合室箱体内的一个下搅龙和两个上搅龙,两 个上搅龙的两个上搅龙输送叶片与下搅龙的下搅龙输送叶片旋向相反,两个上搅龙反向叶 片相对安装在两个上搅龙的另一端,下搅龙反向叶片相对安装在下搅龙的另一端,在该下 搅龙输送叶片和下搅龙反向叶片的工作面外边缘上等间距安装有切刀。对应出料口,在该 下搅龙输送叶片和下搅龙反向叶片之间的下搅龙轴段上,沿周向均布轴向等间距设有圆弧 搅刀,且圆弧安装方向为相对下搅龙旋转方向后掠。作为本技术粗饲料混合机的优选设计方案所述圆弧搅刀可以设计为锯齿刃 口圆弧搅刀。作为本技术粗饲料混合机的优选设计方案所述圆弧搅刀还可以设计为全刃 口圆弧搅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切刀设计为四面刃口的正方形。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弧搅刀的数量为三个。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粗饲料混合机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工作平稳可靠。由于对应出料口,在该下搅龙输送叶片和下搅龙反向叶片之间 的下搅龙轴段上,沿周向均布轴向等间距设有圆弧搅刀,且圆弧安装方向为相对下搅龙旋 转方向后掠。因此,与现有的垂直搅动臂相比,相对下搅龙旋转方向后掠的圆弧搅刀工作时 不会出现缠绕秸草问题,使出料畅通。 2.搅拌混合性能好。所述圆弧搅刀设计为锯齿刃口圆弧搅刀或设计为全刃口圆弧 搅刀,在饲料被排出之前,能将秸秆粗大的节段进一步撕碎和揉细,提高了搅拌混合性能。33.生产使用成本低。由于该切刀设计为四面刃口的正方形,那么在某一面刃口磨 损不能使用时,可以通过改变切刀的安装角度后继续使用,有效解决了普通单刃切刀必须 一次性更换的问题,这样一把切刀可顶四把用,降低了生产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粗饲料混合机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1中沿B-B线的圆弧搅刀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构造剖视图;图5是图1中沿B-B线的圆弧搅刀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构造剖视图;图6是图1中I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机架1传动系统2上搅龙反向叶片3下搅龙输送叶片4锯齿刃口圆 弧搅刀5上搅龙输送叶片6出料口 7下搅龙反向叶片8混合室箱体9称重系统10 驱动电机11切刀12全刃口圆弧搅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给出了本技术粗饲料混合机的构造示意图,包括机 架1和安装在该机架1上的混合室箱体9、驱动电机11,以及传动系统2、出料口 7、称重系 统10,呈倒等腰三角形配置水平安装在混合室箱体9内的一个下搅龙和两个上搅龙,两个 上搅龙的两个上搅龙输送叶片6与下搅龙的下搅龙输送叶片4旋向相反,两个上搅龙反向 叶片3相对安装在两个上搅龙的另一端,下搅龙反向叶片8相对安装在下搅龙的另一端,在 该下搅龙输送叶片4和下搅龙反向叶片8的工作面外边缘上等间距安装有切刀12。对应出 料口 7,在该下搅龙输送叶片4和下搅龙反向叶片8之间的下搅龙轴段上,沿周向均布轴向 等间距设有圆弧搅刀,且圆弧安装方向为相对下搅龙旋转方向后掠。如图3、图4所示,给出了本技术的圆弧搅刀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构造剖视 图,所述圆弧搅刀设计为锯齿刃口圆弧搅刀5。如图5所示,给出了本技术的圆弧搅刀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构造剖视图,所 述圆弧搅刀设计为全刃口圆弧搅刀13。作为粗饲料混合机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图4、图5和图6所示,该切刀12设计为 四面刃口的正方形。在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圆弧搅刀的数量为三个。本技术粗饲料混合机工作时,物料由皮带输送机或人工送入混合室箱体一端 (出料口远端),物料在下搅龙的作用下被输送到混合室箱体的另一端,然后又被上搅龙输 送回来,依此循环,使物料在搅龙间形成挤压、翻转、对流、扩散等运动,同时下搅龙上的切 刀会对粗大的秸秆进行剪切和揉搓,从而达到搅均、搅细的目的。搅拌混合均勻后,打开出 料口门,下搅龙将搅拌混合好的饲料通过出料口均勻地输送到混合室箱体外。本技术粗饲料混合机主要用于奶牛、肉牛全混合日粮的加工制作。能够将各 种粗大的秸秆及精饲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揉搓、搅拌混合均勻,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营4养的均衡性。权利要求1 一种粗饲料混合机,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该机架(1)上的混合室箱体(9)、驱动电 机(11),以及传动系统O)、出料口⑵、称重系统(10),呈倒等腰三角形配置水平安装在混 合室箱体(9)内的一个下搅龙和两个上搅龙,两个上搅龙的两个上搅龙输送叶片(6)与下 搅龙的下搅龙输送叶片(4)旋向相反,两个上搅龙反向叶片(3)相对安装在两个上搅龙的 另一端,下搅龙反向叶片(8)相对安装在下搅龙的另一端,在该下搅龙输送叶片(4)和下搅 龙反向叶片(8)的工作面外边缘上等间距安装有切刀(12),其特征在于对应出料口(7), 在该下搅龙输送叶片(4)和下搅龙反向叶片(8)之间的下搅龙轴段上,沿周向均布轴向等 间距设有圆弧搅刀,且圆弧安装方向为相对下搅龙旋转方向后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饲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搅刀设计为锯齿刃口 圆弧搅刀(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饲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搅刀设计为全刃口圆 弧搅刀(13)。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粗饲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该切刀(12)设 计为四面刃口的正方形。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粗饲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搅刀 的数量为三个。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粗饲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搅刀的数量为三个。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粗饲料混合机,旨在提供一种工作平稳可靠,搅拌混合性能好,生产使用成本低的粗饲料混合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该机架上的混合室箱体、驱动电机,以及传动系统、出料口、称重系统,呈倒等腰三角形配置水平安装在混合室箱体内的一个下绞龙和两个上绞龙。对应出料口,在该下绞龙输送叶片和下绞龙反向叶片之间的下绞龙轴段上,沿周向均布轴向等间距设有圆弧绞刀,且圆弧安装方向为相对下绞龙旋转方向后掠。本技术用于奶牛、肉牛全混合日粮的加工制作。文档编号A23N17/02GK201869755SQ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粗饲料混合机,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该机架(1)上的混合室箱体(9)、驱动电机(11),以及传动系统(2)、出料口(7)、称重系统(10),呈倒等腰三角形配置水平安装在混合室箱体(9)内的一个下搅龙和两个上搅龙,两个上搅龙的两个上搅龙输送叶片(6)与下搅龙的下搅龙输送叶片(4)旋向相反,两个上搅龙反向叶片(3)相对安装在两个上搅龙的另一端,下搅龙反向叶片(8)相对安装在下搅龙的另一端,在该下搅龙输送叶片(4)和下搅龙反向叶片(8)的工作面外边缘上等间距安装有切刀(12),其特征在于:对应出料口(7),在该下搅龙输送叶片(4)和下搅龙反向叶片(8)之间的下搅龙轴段上,沿周向均布轴向等间距设有圆弧搅刀,且圆弧安装方向为相对下搅龙旋转方向后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希锋曾庆辉钱晓辉郭英洲金鲲鹏张蓓徐冬闫景凤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