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饲料混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76360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饲料混合机,包括加料箱和搅拌箱,搅拌箱顶端固定连接加料箱,加料箱包括两个加料筒和一个连接管,两个加料筒的底端通过连接管贯通连接,连接管的底端设有排料底孔,搅拌箱的顶端设有与排料底孔相对应的进料顶孔,每个加料筒内均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电机轴固定连接第一搅拌杆,搅拌箱的内腔底壁设有基座,基座顶端嵌设有转轴,基座的顶端一侧设有第二电机,转轴的顶端固定有回转桶,连接管的内顶壁设有与回转桶相对应的第二搅拌杆,搅拌箱的侧壁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加入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进过加料筒和回转桶两次搅拌,混合更加均匀,双加料筒有利于提高加料速度,进而提高生产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饲料混合机
本技术涉及饲料机械
,具体为一种生物饲料混合机。
技术介绍
生物饲料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加入一些饲料添加剂,以便强化基础饲料营养价值,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保证动物健康。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饲料添加剂与饲料进行充分混合,以使得加工后的饲料营养价值更加均衡,在使用过程中的效果更好。传统的饲料混合设备多为利用电机带动搅拌杆,在搅拌腔内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进行搅拌,从而达到饲料添加剂与饲料混合的目的,但是这种搅拌方式搅拌单一,搅拌杆转速和转向均是固定的,很难实现饲料添加剂与饲料的充分混合,且为了保证混合均匀,通常采取延长搅拌时间,来达到目的,使得设备运行效率下降,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饲料混合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饲料混合机,包括加料箱和搅拌箱,搅拌箱顶端固定连接加料箱,加料箱包括两个加料筒和一个连接管,两个加料筒的底端通过连接管贯通连接,连接管的底端设有排料底孔,搅拌箱的顶端设有与排料底孔相对应的进料顶孔,排料底孔与进料顶孔贯通连接,每个加料筒内均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电机轴固定连接第一搅拌杆,第一搅拌杆上套设有螺旋搅盘刀,每个加料筒的顶端均设有进料口,搅拌箱的内腔底壁设有基座,基座顶端嵌设有转轴,转轴通过轴承与基座转动连接,基座的顶端一侧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皮带与转轴连接,转轴的顶端固定有回转桶,回转桶是圆筒型结构,回转桶的侧壁上均匀的设有若干排料通孔,连接管的内顶壁设有与回转桶相对应的第二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的另一端穿过排料底孔与进料顶孔,并伸入回转桶内部;第二搅拌杆在回转桶内的一端上均匀的设有若干搅拌叶,搅拌箱的侧壁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出料口,每个出料口上均铰接有出料门。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进料口是漏斗结构。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排料通孔的孔径为5cm~8cm。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搅拌杆的底端与回转桶内腔底壁之间的距离为5cm~10cm。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搅拌箱的侧壁底端均匀的设有2~3个出料口。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出料门上设有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内加入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进过加料筒和回转桶两次搅拌,混合更加均匀,混合后的饲料从排料通孔飞出落入搅拌箱内腔,更有利于混合,双加料筒有利于提高加料速度,进而提高生产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生物饲料混合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加料箱,2-搅拌箱,3-加料筒,4-连接管,5-第一电机,6-第一搅拌杆,7-螺旋搅盘刀,8-排料底孔,9-进料顶孔,10-第二搅拌杆,11-搅拌叶,12-回转桶,13-基座,14-转轴,15-轴承,16-第二电机,17-皮带,18-出料口,19-出料门,20-排料通孔,21-进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一种生物饲料混合机,包括加料箱1和搅拌箱2,所述搅拌箱2顶端固定连接加料箱1,所述加料箱1包括两个加料筒3和一个连接管4,两个所述加料筒3的底端通过连接管4贯通连接,所述连接管4的底端设有排料底孔8,所述搅拌箱2的顶端设有与排料底孔8相对应的进料顶孔9,所述排料底孔8与进料顶孔9贯通连接,每个所述加料筒3内均设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通过电机轴固定连接第一搅拌杆6,所述第一搅拌杆6上套设有螺旋搅盘刀7,每个所述加料筒3的顶端均设有进料口21,所述进料口21是漏斗结构,所述搅拌箱2的内腔底壁设有基座13,所述基座13顶端嵌设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通过轴承15与基座13转动连接,所述基座13的顶端一侧设有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通过皮带17与转轴14连接,所述转轴14的顶端固定有回转桶12,所述回转桶12是圆筒型结构,回转桶12的侧壁上均匀的设有若干排料通孔20,所述排料通孔20的孔径为5cm~8cm,所述连接管4的内顶壁设有与回转桶12相对应的第二搅拌杆10,所述第二搅拌杆10的另一端穿过排料底孔8与进料顶孔9,并伸入回转桶12内部;所述第二搅拌杆10的底端与回转桶12内腔底壁之间的距离为5cm~10cm,第二搅拌杆10在回转桶12内的一端上均匀的设有若干搅拌叶,所述搅拌箱2的侧壁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出料口18,每个所述出料口18上均铰接有出料门19,所述出料门19上设有把手。从进料口21向加料筒3内添加饲料添加剂和饲料,在加料筒3内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搅拌杆6旋转进而带动螺旋搅盘刀7旋转,在螺旋搅盘刀7的作用下,饲料添加剂和饲料初步混合,并且饲料中的结块在螺旋搅盘刀7的不断撞击下,变成碎屑,饲料穿过排料底孔8与进料顶孔9进入回转桶12内,回转桶12在第二电机16的带动下高速旋转,饲料添加剂和饲料在第二搅拌杆10和搅拌叶11的作用下进一步混合,使得混合更加均匀,同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混合后的饲料从排料通孔20飞出进入搅拌箱2内腔,最后从出料口18掏出。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生物饲料混合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饲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料箱和搅拌箱,搅拌箱顶端固定连接加料箱,加料箱包括两个加料筒和一个连接管,两个加料筒的底端通过连接管贯通连接,连接管的底端设有排料底孔,搅拌箱的顶端设有与排料底孔相对应的进料顶孔,排料底孔与进料顶孔贯通连接,每个加料筒内均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电机轴固定连接第一搅拌杆,第一搅拌杆上套设有螺旋搅盘刀,每个加料筒的顶端均设有进料口,搅拌箱的内腔底壁设有基座,基座顶端嵌设有转轴,转轴通过轴承与基座转动连接,基座的顶端一侧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皮带与转轴连接,转轴的顶端固定有回转桶,回转桶是圆筒型结构,回转桶的侧壁上均匀的设有若干排料通孔,连接管的内顶壁设有与回转桶相对应的第二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的另一端穿过排料底孔与进料顶孔,并伸入回转桶内部;第二搅拌杆在回转桶内的一端上均匀的设有若干搅拌叶,搅拌箱的侧壁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出料口,每个出料口上均铰接有出料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饲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料箱和搅拌箱,搅拌箱顶端固定连接加料箱,加料箱包括两个加料筒和一个连接管,两个加料筒的底端通过连接管贯通连接,连接管的底端设有排料底孔,搅拌箱的顶端设有与排料底孔相对应的进料顶孔,排料底孔与进料顶孔贯通连接,每个加料筒内均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电机轴固定连接第一搅拌杆,第一搅拌杆上套设有螺旋搅盘刀,每个加料筒的顶端均设有进料口,搅拌箱的内腔底壁设有基座,基座顶端嵌设有转轴,转轴通过轴承与基座转动连接,基座的顶端一侧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皮带与转轴连接,转轴的顶端固定有回转桶,回转桶是圆筒型结构,回转桶的侧壁上均匀的设有若干排料通孔,连接管的内顶壁设有与回转桶相对应的第二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臻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