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94849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端子座、一第一开关端子、一第二开关端子、一电源端子、一变压器及一供电控制单元。第一开关端子固定套设于端子座之外;第二开关端子部分包埋于端子座内,活动地位移于一供电位置及一断电位置之间;电源端子部分包埋于端子座内;变压器连接电源端子以提供一电压源;供电控制单元连接第二开关端子及变压器,以感测第二开关端子位于供电位置或断电位置。当第二开关端子位于断电位置,供电控制单元控制变压器断路而不提供电压源,当第二开关端子位于供电位置,供电控制单元控制变压器提供电压源。(*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电连接器,特别是一种具有节能功效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消费者在使用电子产品充电器时,当充电完成后习惯将充电器自电子产 品上移除,但未将充电器的变压器自墙上电源插座移除。现有变压器若未自墙上电源插座 移除,变压器线圈仍会维持充电状态,并转换为热能消耗,长久下来造成大量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现今许多电子产品(例如行动电话)上已将数据传输及电源供应整合,以达到轻 薄节省空间的效果,2012年全球更将统一行动电话充电器规格为Micro USB。有鉴于现有变压器若未自墙上电源插座移除,于非充电状态下仍会造成不必要的 能源浪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行动电话充电器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电连 接器。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端子座、一第一开关端子、一第二开关端 子、一电源端子、一变压器及一供电控制单元。第一开关端子固定套设于端子座之外。第二开关端子部分包埋于端子座内,活动 地位移于一供电位置及一断电位置之间,于供电位置时,第二开关端子与第一开关端子分 离,于断电位置时,第二开关端子与第一开关端子接触导通。电源端子部分包埋于端子座 内。变压器连接电源端子以提供一电压源。供电控制单元可为一控制芯片附设于变压器,连 接第一开关端子、第二开关端子及变压器,以感测第二开关端子位于供电位置或断电位置, 并控制变压器供电或断电。当第二开关端子位于断电位置,供电控制单元控制变压器断路而不提供电压源, 当第二开关端子位于供电位置,供电控制单元控制变压器提供电压源。本技术另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端子座、一第一开关端子、一第二开关 端子、一电源端子、一变压器及一供电控制单元。第一开关端子部分包埋固定于端子座内。第二开关端子部分包埋于端子座内,活 动地位移于一供电位置及一断电位置之间,于供电位置时,第二开关端子与第一开关端子 接触导通,于断电位置时,第二开关端子与第一开关端子分离;电源端子部分包埋于端子座 内;变压器连接电源端子以提供一电压源;供电控制单元可为一控制芯片附设于变压器, 连接第一开关端子、第二开关端子及变压器,以感测第二开关端子位于供电位置或断电位 置,并控制电源端子供电或断电。当第二开关端子位于断电位置,供电控制单元控制变压器断路而不提供电压源, 当第二开关端子位于供电位置,供电控制单元控制变压器提供电压源。本技术的电连接器未插接外部电连接器时,变压器不供电,相较于习知技术,可节省不必要的能源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剖面图(第二开关端子位于断电位置)。图4为图2中AA剖面图(第二开关端子位于供电位置)。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7为图6中BB剖面图(第二开关端子位于断电位置)。图8为图6中BB剖面图(第二开关端子位于供电位置)。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铁壳20舌部21隔栅30端子100外壳200端子座210/''220/230端子槽311/,321第一开关端子312/,322第二开关端子410/,420电源端子500卡榫600供电控制单元700变压器具体实施方式2012年全球将统一行动电话充电器规格为Micro USB,本技术的电连接器是 应用于行动电话充电器,兼容于Micro USB规范,而可插接一 Micro USB外部电连接器。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较佳地 包含一端子座200、一第一开关端子311、一第二开关端子312、二电源端子410/420、一卡 榫500、一供电控制单元600。端子座200为一塑料制成的座体,较佳地设有三个端子槽210/220/230;第一开关 端子311呈两端开放的管状,是由金属薄片弯折而成,环绕套设于端子座200之外,而使第 一开关端子311固定于端子座200。第二开关端子312为长条状的弯折金属薄片,较佳地藉由包覆射出成形制程(本 技术不限于此)使第二开关端子312—部分固定包埋于端子座200内,另一部分半容 置于端子槽230内,而使得第二开关端子312可弹性活动而位于一供电位置及一断电位置 之间。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关端子312部分固定包埋于端子座200内无法作动,容置于端子槽230内的部分则可弹性作动,而成一弹臂,并且较佳地将第二开关端子312较佳地将弹 臂反折,反折点容置于端子槽230内。前述固定的第一开关端子311及可弹性作动的第二开关端子312构成一组检测回 路,当第二开关端子312位于断电位置时,第二开关端子312与第一开关端子311接触而导 通;当第二开关端子位于供电位置时,第二开关端子与第一开关端子分离而不导通。电源端子410/420为长条状的金属薄片,以提供一电压源,于本实施例中,二电源 端子410/420与第二开关端子312平行并排设置,且二电源端子410/420分别设置于第二 开关端子312的两侧,其中一电源端子410部分包埋于端子座200内,部分容置于端子槽 210中;另一电源端子420则部分包埋于端子座200内,部分容置于端子槽220中。供电控制单元600可为一控制芯片附设于变压器700,连接第一开关端子311、第 二开关端子312及一变压器700,变压器700已连接电压源而可提供一预定电压(例如5V)。 供电控制单元600用以感测第二开关端子312位于供电位置或断电位置,并依据感测结果 控制变压器700供电或断电。卡榫500设置于端子座200,当本技术的电连接器连接一 MicroUSB外部电连 接器时,卡榫500用于卡固本技术的电连接器与MicroUSB外部电连接器。参阅图3及图4,本技术的电连接器应用于插接一 Micro USB外部电连接器, Micro USB外部电连接器具有复数个端子30,部分包埋于舌部20内。舌部20外环绕罩设 一铁壳10,插接时,前述的卡榫500即卡固于铁壳10。参阅图2及图3,当Micro USB外部电连接器未插入时,第二开关端子312位于断 电位置而接触第一开关端子311并且导通。当供电控制单元600感测得第一开关端子311 与第二开关端子312导通,供电控制单元600即控制变压器700断电而不提供电压源。参阅图2及图4,当Micro USB外部电连接器插入时,Micro USB外部电连接器舌 部20沿端子槽230外缘移动而压迫第二开关端子312而向端子槽230内移动至供电位置, 使得第一开关端子311与第二开关端子312分离而不导通。当供电控制单元600感测得第 一开关端子321与第二开关端子322不导通,供电控制单元600即控制变压器700提供电 压源。由于Micro USB外部电连接器的舌部20表面设有数个隔栅21,MicroUSB外部电连 接器端子30外露于舌部20的部分沉设于二隔栅21之间,当Micro USB外部电连接器插入 时隔栅21可防止Micro USB外部电连接器的端子30接触第二开关端子312,而使得仅电源 端子410/420可接触Micro USB外部电连接器端子30。参阅图5及图6所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较佳地 包含一外壳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端子座;一第一开关端子,固定套设于该端子座之外;一第二开关端子,部分包埋于该端子座内,活动地位移于一供电位置及一断电位置之间,其中,于该供电位置时,该第二开关端子与该第一开关端子分离,于该断电位置时,该第二开关端子与该第一开关端子接触导通;一电源端子,部分包埋于该端子座内;一变压器,连接该电源端子以提供一电压源;及一供电控制单元,连接该第二开关端子及该变压器,以感测该第二开关端子位于该供电位置或该断电位置,并控制该变压器供电或断电;其中当该第二开关端子位于该断电位置,该供电控制单元控制该变压器断路而不提供该电压源,当该第二开关端子位于该供电位置,该供电控制单元控制该变压器提供该电压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敬顺张嘉和
申请(专利权)人:长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