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器局域网有源总线终端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88799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控制器局域网有源总线终端连接器,包括电子继电器和终端阻抗。电子继电器具有第一和第二控制输入导体与切换输出导体。在切换输出导体之间的电连接通常闭合。第一控制输入导体连接到功率导体以及第二控制输入导体连接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第五端子。终端阻抗在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末端节点与切换输出导体串联连接,跨接在高数据和低数据导体上。由此终端阻抗实际上在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末端节点跨接在高数据和低数据导体上,直至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延伸部分插入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当该延伸部分插入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时,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第五端子连接到接地导体。这驱动继电器和断开切换输出导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终端连接器,具体涉及用于控制器局域网有源总线的终端连接器。
技术介绍
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格式最初被开发用来允许在诸如汽车那样的车辆中的多个独立的电子设备通过单个数据总线通信。数据通过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在各个设备之间传输,每个设备被连接到总线上的节点,每个数据消息具有标识符,其规定该消息将被引导到的设备。自从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在1980年代引入以来,它的使用超出了汽车以外扩散到许多机器和工业应用,以及控制器局域网总线格式的许多变例已被采用。然而,在所有的这些变例中,数据都是通过单个终接的双绞线电缆以高频,约250k比特/秒(IS011519或SAE J1939)和高达1兆/秒(IS011898)进行传输。控制器局域网总线格式构思了在双绞线电缆上的差分信号,在双绞线电缆的一条线路上的数据信号是在另一条线路上的数据信号的一致的镜像图像。鉴于藉以传输数据消息的相对较高的频率,在双绞线电缆的每个末端必须被终接以适当的阻抗,以减小否则会恶化系统操作的噪声和信号反射。因为控制器局域网总线格式的灵活性,使用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延伸部分变得很普通。当有附加设备被临时或永久地加上时,可以把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延伸部分插入到机器的主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末端。当然,在加上延伸部分时,以前是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末端节点的节点现在变为中间节点。在该节点处以前跨接在双绞线电缆上的终端阻抗而后必须被去除,并且在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延伸部分的末端处提供适当的终端阻抗。过去,如需要的话,终端阻抗被插入到控制器局域网总线或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延伸部分的末端。替换地, 终端阻抗被提供在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和延伸部分的末端处,当需要时再手动地跨双绞线电缆上进行切换。这些终接方法的困难在于,它们依赖于用户记住正确地终接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虽然已开发了几种自动终接装置,但这些装置往往太复杂,并且是昂贵的。
技术实现思路
数据总线装置包括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该总线具有功率导体、接地导体、高数据导体、和低数据导体。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还包括在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末端节点处的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允许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延伸部分被连接到其上。功率导体被连接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第一端子,接地导体被连接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第二端子,高数据导体被连接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第三端子,和低数据导体被连接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第四端子。 电子继电器具有第一和第二控制输入导体和切换输出导体。在切换输出导体之间的电连接通常被闭合。第一控制输入导体被连接到功率导体以及第二控制输入导体被连接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第五端子。终端阻抗在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末端节点处与切换输出导体串联连接,跨接在高数据导体与低数据导体上。结果,终端阻抗实际上在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末端节点处跨接在高数据导体与低数据导体上,直至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延伸部分被插入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为止。当这种情形出现时,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第五端子被连接到接地导体,由此驱动继电器和断开切换输出导体。电子继电器可包括photoMOS继电器电路。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延伸部分可以具有第二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以允许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延伸部分在末端节点处被连接到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第二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可包括在连接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第二端子的端子与连接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第五端子的端子之间的有线的电连接。通过这个装置,第二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连接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导致电子继电器驱动和终端阻抗断开连接。数据总线装置包括总线,该总线具有功率导体、接地导体、一对数据导体、和在总线的末端节点处的第一总线连接头。第一总线连接头允许总线延伸部分被连接到总线。功率导体被连接到第一总线连接头的第一端子,接地导体被连接到第一总线连接头的第二端子,以及该对数据导体被连接到第一总线连接头的第三和第四端子。电子继电器具有第一和第二控制输入导体和切换输出导体。在切换输出导体之间的电连接通常被闭合。第一控制输入导体被连接到功率导体以及第二控制输入导体被连接到第一总线连接头的第五端子。终端阻抗在总线的末端节点处与切换输出导体串联连接,跨接在该对数据导体上。终端阻抗实际上在总线的末端节点处跨接在数据导体上,直至总线延伸部分被插入到第一总线连接头为止。当总线延伸部分被插入到第一总线连接头时,第一总线连接头的第五端子被连接到接地导体,由此驱动继电器和断开切换输出导体。电子继电器可包括photoMOS继电器电路。总线延伸部分具有第二总线连接头,以允许总线延伸部分在末端节点处被连接到总线。第二总线连接头包括在连接到第一总线连接头的第二端子的端子与连接到第一总线连接头的第五端子的端子之间的有线的电连接。通过这个装置,第二总线连接头连接到第一总线连接头,导致电子继电器驱动和终端阻抗断开连接。在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末端节点处提供终端阻抗的方法包括多个步骤。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具有功率导体、接地导体、高数据导体、和低数据导体。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还包括在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末端节点处的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允许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延伸部分被连接到其上。功率导体被连接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第一端子, 接地导体被连接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第二端子,高数据导体被连接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第三端子,和低数据导体被连接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第四端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具有第一和第二控制输入导体和切换输出导体的电子继电器,在切换输出导体之间的电连接通常被闭合,第一控制输入导体被连接到功率导体以及第二控制输入导体被连接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第五端子,b)提供终端阻抗,其在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末端节点处与切换输出导体串联连接,跨接在高数据导体和低数据导体上,c)当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延伸部分没有被插入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时,实际上在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末端节点处终端阻抗跨接在高数据导体与低数据导体上,以及d)当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延伸部分被插入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时, 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第五端子被连接到接地导体,由此驱动继电器和断开切换输出导体。提供电子继电器的步骤可包括提供photoMOS继电器电路的步骤。将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第五端子连接到接地导体的步骤包括在末端节点处用第二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将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延伸部分连接到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步骤。在末端节点处用第二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将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延伸部分连接到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步骤可包括提供在连接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第二端子的端子与连接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第五端子的端子之间的有线的电连接的步骤,由此将第二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连接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导致电子继电器驱动和终端阻抗断开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显示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系统的一部分和用于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终端连接器的实施例的连接的示意图;图3是类似于图2的图,显示被插入到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单个设备;以及图4是用于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终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终端连接器,所述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包括功率导体、接地导体、高数据导体、和低数据导体,所述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还包括在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末端节点处的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以允许另一个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被连接到其上,所述功率导体被连接到所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第一端子,所述接地导体被连接到所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第二端子,所述高数据导体被连接到所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第三端子,以及所述低数据导体被连接到所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第四端子,所述终端连接器包括:电子继电器,具有第一和第二控制输入导体和切换输出导体,在所述切换输出导体之间的电连接通常被闭合,所述第一控制输入导体被连接到所述功率导体以及所述第二控制输入导体被连接到所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第五端子,以及终端阻抗,在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末端节点处与所述切换输出导体串联连接,跨接在所述高数据导体和所述低数据导体上,由此,所述终端阻抗实际上在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末端节点处跨接在所述高数据导体与所述低数据导体上,直至所述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延伸部分被插入到所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以及由此当所述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延伸部分被插入到所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时,所述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头的所述第五端子被连接到所述接地导体,由此驱动所述继电器和断开所述切换输出导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W·约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卡特彼勒特林布尔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