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JUKI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9191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缝纫机,其适当地配置用于压脚提升的螺线管。该缝纫机(10)具有:布料压脚(12),其在缝制时按压被缝制物;压脚棒(13),其保持布料压脚,相对于缝纫机架可上下移动地被支撑;以及压脚提升机构(30),其以螺线管作为驱动源,使布料压脚上升至其退避位置,在该缝纫机中,将螺线管配置在缝纫机架(20)的臂部(23)内。(*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用于使布料压脚升降的压脚提升机构的缝纫机
技术介绍
例如,如日本专利第2778204号公报记载所示,现有的压脚提升机构具有压脚 棒,其下端部保持布料压脚,并且可上下移动地支撑在臂部的前端部侧;压脚弹簧,其始终 向压脚棒施加朝向下方的作用力;压脚提升机构,其使压脚棒上下移动;以及压脚提升用 螺线管,其成为使压脚提升机构动作的布料压脚升降驱动源。所述压脚提升机构由将压脚棒向上方提升的杠杆、和从压脚提升用螺线管向杠杆 传递提升动作的部件等构成。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现有的压脚提升机构中,在使压脚棒(布料压脚)上升时,向压脚提升用 螺线管通电,在缝制工序中,为了将布料配置在缝纫机的缝制位置上以及取下,而使压脚提 升用螺线管频繁地处于通电状态。由于螺线管被通电则会发热,所以通电状态较多的压脚 提升用螺线管会产生高温。因此,有可能作业者与压脚提升用螺线管接触而使作业者产生 不适感,使作业者产生不安感而作业效率降低,或者,由于有些被缝制物或缝线的种类为化 纤等不耐热的材料,使被缝制物或缝线产生伤痕。为了不产生上述问题,在现有的压脚提升 机构中,将压脚提升用螺线管配置在缝纫机架内。另外,为了对缝制时的布料施加按压力,布料压脚始终被压脚弹簧向下方按压,压 脚提升机构抵抗布料压脚的按压力而将压脚棒提升,并且在将布料压脚提升至其退避位置 时,压脚弹簧被压缩至最大,需要最大的输出,所以螺线管必须使用输出充分大的大型螺 线管,例如上述日本专利第2778204号公报所述,在易于确保空间的缝纫机脚柱部的缝纫 机架内配置压脚提升用螺线管。因此,为了将动力从压脚提升用螺线管传递至压脚棒,需要下述压脚提升机构, 即,将从缝纫机脚柱部下方至垂直方向上方的多个连杆部件和从臂部后端至臂部前端沿水 平方向的多个连杆部件进行连结,从而进行动力传递。由此,由于压脚提升机构的部件数量增加而产生成本上升及制造作业的复杂化等 问题,并且,由于传递路径很长,所以产生动作响应性降低及机械损耗而导致缝纫作业效率 降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不变更臂部内的其他构造而使得压脚提升用螺线管 可以配置在臂部的框架内,从而使得从压脚提升用螺线管至压脚棒位置的机构形成简单且 短小的路径,并且,通过形成可以将螺线管配置在臂部内的结构,可以消除螺线管发热对材 料等的影响。技术方案1记载的技术是一种缝纫机,其具有缝纫机架,其具有底座部、纵 向机体部和臂部,该纵向机体部从底座部的基端侧直立设置,该臂部从纵向机体部上端部开始,与所述底座部的上方相对地延伸;上轴,其配置在缝纫机的臂部内,可与缝纫机电动 机联动而进行旋转,使针棒上下移动;压脚棒,其可上下移动地支撑在所述臂部的前端,配 置在所述针棒的布料进给方向上游侧;布料压脚,其保持在所述压脚棒的下端部上;以及 压脚提升机构,其具有螺线管作为驱动源,螺线管和压脚棒连结,以使所述布料压脚上升至 其退避位置,并且该压脚提升机构配置在所述上轴的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该缝纫机的特 征在于,所述螺线管位于所述臂部的基端侧,配置在所述臂部内。技术方案2记载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1记载的技术相同 的结构,并且具有压脚弹簧,其经由所述压脚棒将所述布料压脚向下方按压,所述压脚提升 机构,在从所述螺线管至所述压脚棒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的中途,具有由彼此可转动地连 结的两个连杆体构成的连杆对,该连杆对的一个连杆体相对于所述缝纫机架可转动地被 轴支撑,在所述压脚弹簧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所述两个连杆体之间成为弯曲状态,被组装为 在通过所述螺线管使所述布料压脚从按压被缝制物的下方位置上升至所述退避位置的情 况下,所述连杆对从弯曲状态向伸长状态产生姿态变化。技术方案3记载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技术 相同的结构,并且所述缝纫机电动机与所述上轴的纵向机体侧端部结合,缝纫机具有支撑 壁,其至少直立设置在所述臂部内,支撑与所述上轴结合的所述缝纫机电动机;切口部,其 形成于所述支撑壁上,向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开口,以可以收容所述螺线管;开口部,其与 所述切口部相对地形成于所述臂部上,以可以使所述螺线管从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插入/ 脱离;以及罩体,其固定在所述缝纫机架上,包覆所述开口部。技术方案4记载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技术 相同的结构,并且所述缝纫机电动机与所述上轴的纵向机体侧端部结合,缝纫机具有支撑 壁,其至少直立设置在所述臂部内,支撑与所述上轴结合的所述缝纫机电动机;托架,其保 持所述螺线管,可以固定在所述臂部上;切口部,其形成于所述支撑壁上,向布料进给方向 下游侧开口,以可以收容保持所述螺线管的托架;开口部,其与所述切口部相对地形成于所 述臂部上,以可以使所述托架从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插入/脱离;以及罩体,其固定在所述 缝纫机架上,包覆所述开口部。技术方案5及技术方案6记载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3或4记 载的技术相同的结构,所述切口部形成可以将所述螺线管的一部分收容在臂部内的形 状,所述罩体形成可以收容且包覆所述螺线管的剩余部分的凹形状。技术方案7及技术方案8记载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3或4记 载的技术相同的结构,并且具有风扇,其固定在所述上轴的后端,向所述臂部内送风, 在所述风扇的送风路径上,配置所述缝纫机电动机及切口部。技术方案9及技术方案10记载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7或8记 载的技术相同的结构,并且具有带轮,其配置在所述缝纫机架的外侧,固定在所述上轴 上而可以旋转操作,所述风扇形成在所述带轮的缝纫机架侧端面上。技术的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技术,由于压脚提升机构的螺线管位于臂部的基端 侧,配置在所述臂部内,所以仅通过向配置在臂部前端侧的压脚棒沿水平方向的传递路径, 就可以传递上升动作,可以减少用于变换动作传递方向的部件。5另外,可以缩短从螺线管至压脚棒的距离,可以实现动力的传递损耗的降低以及 动作响应性的提高。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技术,在利用螺线管将布料压脚从下方位置提升至退 避位置时,连杆对一边以从弯曲状态至接近伸长状态的方式位移,一边进行螺线管的动力 传递。另外,如果将布料压脚提升至退避位置,则在布料压脚的上下移动动作的范围内,对 布料压脚施加向下方的按压力的弹簧发生最大的弹性变化,弹性力最大。与其相对,连杆对 从弯曲状态向伸长状态变化,并且使各连杆体返回弯曲状态的力矩的总和减小,因此,可以 使螺线管用于将布料压脚维持在退避位置的输出降低。其结果,可以使螺线管为输出较小的小型螺线管,易于确保缝纫机臂部内的设置 空间,并且,易于确保有利于动力传递部件减少及动力传递路径缩短的设置空间,此外,可 以实现动力传递部件的减少、动力传递损耗的降低及动作响应性的提高。根据技术方案3至6记载的技术,可以根据螺线管的大小及缝纫机架的大小, 与不同的臂部内的空间对应而将螺线管配置在缝纫机架内,使其不露出于臂部外,可以解 决伴随着螺线管的发热而使被缝制物或缝线等产生的各问题。根据技术方案7、8记载的技术,可以使由设置于上轴的风扇旋转而产生的气 流吹在支撑壁或螺线管上,可以冷却易于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其具有:  缝纫机架,其具有底座部、纵向机体部和臂部,该纵向机体部从底座部的基端侧直立设置,该臂部从纵向机体部上端部开始,与所述底座部的上方相对地延伸;  上轴,其配置在缝纫机的臂部内,可与缝纫机电动机联动而进行旋转,使针棒上下移动;  压脚棒,其可上下移动地支撑在所述臂部的前端,配置在所述针棒的布料进给方向上游侧;  布料压脚,其保持在所述压脚棒的下端部上;以及  压脚提升机构,其具有螺线管作为驱动源,螺线管和压脚棒连结,以使所述布料压脚上升至其退避位置,并且该压脚提升机构配置在所述上轴的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  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螺线管位于所述臂部的基端侧,配置在所述臂部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泽刚日塔隆坂井克秋绪方孝宏
申请(专利权)人:JUKI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