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炉和炭化炉尾气能量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90431 阅读:5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活化炉和炭化炉尾气能量再利用装置,炭化炉或活化炉蓄热室(2)或集尘室(1-5)尾气出口接一个燃烧室(6),燃烧室(6)烟气出口接一个余热锅炉(8),余热锅炉(8)烟气接烟筒(13),所产生蒸汽通过管道接入活化炉蒸汽系统。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回收90%的尾气能量,最终排入大气的尾气主要成分为少量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大大降低了有害气体排放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还具有节约能源、成本低、安全、稳定、可靠、便于操作、适应性强等特点。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活性炭产品质量、产品收率和产品品质没有影响。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也可适用于其它类似设备的尾气利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活性炭加工
,属于节能、减排技术,特别是一种活化 炉和炭化炉尾气能量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以及国家近年来能源政策 的调整,企业在活性炭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节能环保,目的是整体上降低活性炭生产成本。目前国内炭化炉余热再利用的方法主要是将炭化炉尾气引入到焚烧炉中进行焚 烧,燃烧分解掉大部分有害气体后直接排放到大气,造成能量的极大浪费。国内活化炉主要 的节能方法是将活化炉尾气再引入活化炉中参与活化反应。通过对活化炉尾气的分析发现,活化炉尾气的主要成份是未参与活化反应的水蒸 汽以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等,其中水蒸汽约5(Γ55%、二氧化碳约10 20%,一氧化碳 <5%,氮气25%。尾气温度350-450°C。现有技术尾气中只有30%左右利用活化炉本身的结 构重新返回活化炉参与活化反应,其余大部分直接排入大气,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炭化炉 尾气的温度较高,含有大量可燃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对尾气回收方法的重新设计,提供一种能量利用率更高、 排放更环保的炭化炉和活化炉尾气能量再利用装置。本技术按照下述方案实现—种炭化炉和活化炉尾气能量再利用装置,活化炉或炭化炉蓄热室或集尘室 (1-5 )尾气出口接一个燃烧室,燃烧室烟气出口接一个余热锅炉,余热锅炉烟气接烟筒,所 产生蒸汽通过管道接入活化炉蒸汽系统;上述蓄热室尾气出口处装有换向阀,燃烧室前部有集尘室。本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将活化炉尾气通过烟道引入焚烧炉,将其中多余的一氧 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汽在燃烧室内加热到800-100(TC,使其充分反应并燃烧,然后将燃烧 后的高温气体引入余热锅炉用来生产蒸汽供活化炉或其他工段使用。从余热锅炉出来的尾 气经过锅炉的充分换热后,温度可达到250°C。用这种方法每小时可产生1. 6 2. 5吨的蒸 汽,可满足一台活化炉70%的蒸汽供给。应用本技术,可回收90%的尾气能量,最终排入大气的尾气主要成分为少量 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大大降低了有害气体排放量。本技术同时还具有节约能源、成本 低、安全、稳定、可靠、便于操作、适应性强等特点。应用本技术对活性炭产品质量、产品 收率和产品品质没有影响。同时,本技术也可适用于炭化炉的尾气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活化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碳化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活化炉主体(1)旁设有蓄热室(2),蓄热室尾气通过装有换 向阀(3)的管道(4)进入燃烧室(6)前的集尘室(5),燃烧室通入空气使尾气在其内充分燃 烧,燃烧后的高温气体通过烟道(7)进入余热锅炉(8),余热锅炉有软水入口(10)和蒸汽出 口(9),余热锅炉内的高温烟气与水进行热交换,产生蒸汽的同时,将烟气温度降至200°C 以下,通过烟道(11)和引风机(12)将烟气从烟筒(13)排出。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通过管 路回到活化炉的蒸汽系统用于活化,也可以用在其它工段。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炭化炉主体为旋转炉,由炉头(1-1)、炉体(1-2)、传动机构 (1-3),炉尾(1-4)构成,炉尾下部有集尘室(1-5),集尘室接燃烧室(6),燃烧室通入空气使 尾气在其内充分燃烧,燃烧后的高温气体通过烟道(7)进入余热锅炉(8),余热锅炉有软水 入口(10)和蒸汽出口(9),余热锅炉内的高温烟气与水进行热交换,产生蒸汽的同时,将烟 气温度降至200°C以下,通过烟道(11)和引风机(12)将烟气从烟筒(13)排出。余热锅炉 产生的蒸汽通过管路回到活化炉的蒸汽系统用于活化,也可以用在其它工段。权利要求1.一种活化炉和炭化炉尾气能量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炭化炉或活化炉蓄热室(2) 或集尘室(1-5)尾气出口接一个燃烧室(6),燃烧室(6)烟气出口接一个余热锅炉(8),余 热锅炉(8)烟气接烟筒(13),所产生蒸汽通过管道接入活化炉蒸汽系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化炉和炭化炉尾气能量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蓄热室 (2)尾气出口处装有换向阀(3),燃烧室前部有集尘室(5)。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活化炉和炭化炉尾气能量再利用装置,炭化炉或活化炉蓄热室(2)或集尘室(1-5)尾气出口接一个燃烧室(6),燃烧室(6)烟气出口接一个余热锅炉(8),余热锅炉(8)烟气接烟筒(13),所产生蒸汽通过管道接入活化炉蒸汽系统。应用本技术,可回收90%的尾气能量,最终排入大气的尾气主要成分为少量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大大降低了有害气体排放量。本技术同时还具有节约能源、成本低、安全、稳定、可靠、便于操作、适应性强等特点。应用本技术对活性炭产品质量、产品收率和产品品质没有影响。同时,本技术也可适用于其它类似设备的尾气利用。文档编号F27D17/00GK201917227SQ201020588278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日专利技术者刘培成, 张志清, 杨东, 王坤豹, 王志斌, 赵正杰 申请人:宁夏华辉活性炭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化炉和炭化炉尾气能量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炭化炉或活化炉蓄热室(2)或集尘室(1-5)尾气出口接一个燃烧室(6),燃烧室(6)烟气出口接一个余热锅炉(8),余热锅炉(8)烟气接烟筒(13),所产生蒸汽通过管道接入活化炉蒸汽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清王坤豹杨东赵正杰刘培成王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华辉活性炭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