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缘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89628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一端的顶扣机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塔形部,所述塔形部设有收容顶扣机构的收容腔以及位于收容腔两侧的内壁,所述顶扣机构包括主体部及位于主体部两侧以与所述内壁相卡持的卡锁凸点,所述顶扣机构还设有自主体部外侧延伸以承载所述卡锁凸点的弹性臂。如此设置,所述卡锁凸点在进入绝缘本体收容腔内的过程中,不会与绝缘本体内壁产生刚性干涉,从而减少了卡锁凸点的磨损,延长了顶扣机构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缘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卡缘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顶扣机构的卡缘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阅于2009年6月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新型专 利第M358422号所揭示的一种卡缘连接器,该种卡缘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 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一端的顶扣机构。所述绝缘本体端部设有收容顶扣 机构的收容腔以及位于收容腔两侧的内壁。所述顶扣机构包括主体部、位于主体部两侧的 两侧壁及设置于两侧壁上以与所述内壁相扣持的卡锁凸点。所述卡锁凸点呈一矩形块体且 直接自侧壁上突伸而成,从而在顶扣机构多次退出或者进入绝缘本体的收容腔内时,所述 卡锁凸点与收容腔两侧的内壁产生刚性干涉,使得所述卡锁凸点磨损严重,进而使得顶扣 机构的卡锁功能失效,导致该种卡缘连接器无法使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卡缘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顶扣机构磨损且提高顶扣机构使用次数的 卡缘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绝缘本 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一端的顶扣机构,所述绝缘本体 设有塔形部,所述塔形部设有收容顶扣机构的收容腔以及位于收容腔两侧的内壁,所述顶 扣机构包括主体部及位于主体部两侧以与所述内壁相卡持的卡锁凸点,所述顶扣机构还设 有自主体部外侧延伸以承载所述卡锁凸点的弹性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卡缘连接器的主体 部外侧设置承载卡锁凸点的弹性臂,在顶扣机构进入或者退出绝缘本体的收容腔时,所述 弹性臂可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得所述卡锁凸点弹性进入或者退出收容腔,进而避免卡锁 凸点在插入绝缘本体过程中与内壁产生刚性干涉,降低卡锁凸点的磨损,从而增加了顶扣 机构的使用次数,延长了卡缘连接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卡缘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卡缘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卡缘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卡缘连接器的顶扣机构的立体图。图5是图4中顶扣机构的后视图。图6是图4中顶扣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卡缘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卡缘连接器100可安装于电路板(未图示) 上以供电子卡200插入,其包括纵长的绝缘本体1、固定于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 固持于绝缘本体1上用于将卡缘连接器100固持于电路板上的固持装置3以及安装于所述 绝缘本体1两端的顶扣机构4。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纵长形基座11及自基座11两端向 上延伸的一对塔形部12。所述基座11具有与电子卡200相对接的对接面111、安装到电路 板上的安装面112、连接对接面111与安装面112的两外壁113及自对接面111向基座11 的安装面112方向凹设形成于两外壁113间的纵长插槽114。所述插槽114内设有一个隔 板116以将所述插槽114分隔成两个不同长度的插槽以防止电子卡200反插或误插。所述 每一外壁113均设有与插槽114相通的若干收容通道115,所述收容通道115上下贯穿对 接面111及安装面112。所述导电端子2收容于所述收容通道115内。每一导电端子2设 有固定于收容通道115内的固定部22,自固定部22延伸入所述插槽114内以与电子卡200 相抵接而达成电性连接的接触部21及延伸出基座11的安装面112外的焊接部23。请参图3至图7所示,所述塔形部12具有面向插槽114的内侧面121、沿绝缘本体 1纵长方向位于塔形部12外侧的外侧面122及位于顶部并连接于内侧面121与外侧面122 之间的顶面123。所述塔形部12还设有自内侧面121向外侧面122凹陷以供电子卡200插 入的导引槽124,所述导引槽124与所述插槽114相贯通。所述塔形部12自顶面123向下 凹陷并且贯穿安装面112的收容腔125,所述收容腔125的底端与插槽114相通,所述收容 腔125沿内侧面121向外侧面122方向贯穿所述外侧面122。所述塔形部12还设有位于收 容腔125两侧的内壁126。所述内壁1 于靠近所述塔形部12顶部设有与所述收容腔125 相连通的凹槽127,以及位于凹槽127下方的一对枢接孔128。所述内壁1 形成有沿绝缘 本体1纵长方向位于凹槽127外侧的阻挡部1271。所述顶扣机构4包括主体部40、位于主体部40两侧的两侧壁41、连接于两侧壁41 之间并靠近塔形部12内侧面121的前壁48以及连接于两侧壁41之间并靠近塔形部12的 外侧面122的后壁49。所述顶扣机构4还包括位于两侧壁41上并枢接于所述枢接孔1 内的枢轴46、位于主体部40顶端并且沿绝缘本体1纵长方向延伸出外侧面122的按压部 401和位于主体部40底端以将电子卡200顶出绝缘本体1的顶退部47。所述主体部40两侧还设有自侧壁41上分离出并沿自前壁48向后壁49方向延伸 形成的弹性臂43、位于侧壁41上且自后壁49向前壁48凹陷逃料形成以供弹性臂43弹性 变形的收容空间44以及位于弹性臂43上的用以卡扣所述内壁126的卡锁凸点42。所述弹 性臂43包括位于主体部40上并与侧壁41融合为一体的固定端431以及悬空于主体部40 外侧的弹性端432。所述收容空间44沿绝缘本体1厚度方向位于所述弹性端432与主体部 40之间。所述主体部40还于侧壁41上开设有位于弹性臂43上下两侧并沿绝缘本体1长 度方向延伸的止裂槽45,所述止裂槽45与所述收容空间44沿绝缘本体1高度方向相互连 通以防止所述弹性臂43与所述侧壁41之间在受到抵压时候发生应力开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锁凸点42位于所述弹性端432的弹性末端并自弹性端432 外侧向外突出,所述卡锁凸点42呈三角型体设定减少了卡锁凸点42与收容腔125的摩擦面积。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卡锁凸点42也可呈梯型体设置,同样可达到减少摩擦面 积的功效。所述卡锁凸点42自前壁48向后壁49方向由低到高呈现一坡面以使所述顶扣 机构4更容易进入所述收容腔125。所述卡锁凸点42于靠近后壁49处设有与所述阻挡部 1271相抵持的抵持部421,所述抵持部421呈倒角设置。请参阅图2至图3所示,所述固持装置3用以将绝缘本体1固定于电路板上,所述 固持装置3包括固定于绝缘本体1内的固定部31以及自固定部31向下延伸出所述安装面 112的焊接脚32。在本技术卡缘连接器100中于顶扣机构4的两个侧壁41上分别设置一个承载卡锁凸点42的弹性臂43,且于 弹性臂43后方的侧壁41上逃料形成可供弹性臂43弹性变形的收容空间44,在顶扣机构4 进入或者退出绝缘本体1的收容腔125时,所述弹性臂43可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得所述 卡锁凸点42弹性进入或者退出收容腔125,进而避免卡锁凸点42在插入绝缘本体1过程中 与内壁1 产生刚性干涉,降低卡锁凸点42磨损,从而增加了顶扣机构4的使用次数,延长 了卡缘连接器100的使用寿命;所述主体部40两侧设有两侧壁41、连接两侧壁的前壁48及后壁49,所述弹性臂 43沿自前壁48向后壁49方向延伸而成;所述弹性臂43包括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一端的顶扣机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塔形部,所述塔形部设有收容顶扣机构的收容腔以及位于收容腔两侧的内壁,所述顶扣机构包括主体部及位于主体部两侧以与所述内壁相卡持的卡锁凸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扣机构还设有自主体部外侧延伸以承载所述卡锁凸点的弹性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壮星唐文军卜学武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