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片综抛光装置,包括串联连接的带料内侧边抛光装置与带料平面抛光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自动化的连续抛光生产流水线,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可以节省约80%的劳动力,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配件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织布机使用的钢片综的抛光生产线。
技术介绍
钢片综是各种新型无梭织机,包括片梭、箭杆、喷水、喷气四大类织机必需的纺织配件,在织机工作时,经线穿过钢片综的综眼实现送经,钢片综升降运动带动经线的上下运动,完成经纬编织作业。钢片综为易耗品,品种规格较多,市场需求量大;同时精度与一致性要求高,表面光洁度要求尤其严格,因为其在编织工作时高速运动800-900来回/分钟,钢片综的边缘刃口或者毛刺极易割断经纬线,导致断线等质量缺陷,但是由于目前对钢片综这种金属薄片条形料没有成熟的抛光装置,因此只能采用传统的振动式抛光方法,这种方法采用的离心式抛光机效率低,质量不稳定,噪音大,离心抛光使用的光亮剂也会导致环境污染。因而不能满足大批量、高质量连续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钢片综生产中振动抛光方式效率低,质量差,会造成环境污染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的钢片综抛光装置,从而可以高效率、高质量的实现大批量连续抛光生产的需要。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片综抛光装置,包括串联连接的带料内侧边抛光装置与带料平面抛光装置。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带料内侧边抛光装置包括串联的四组抛光装置,每组抛光装置包括抛光轮与导向架;所述导向架设置于所述抛光轮的外缘部,位于相邻两个抛光轮之间,通过支架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抛光轮与皮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通过轴承连接在抛光轮轴上,并与机架顶部的电动机通过皮带传动;带料通过导向架中间孔送进并与抛光轮相接触。所述抛光装置前两组的导向架与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后两组的导向架与水平面反向倾斜一定角度,在所述抛光装置之前、之后以及所述前两组抛光装置与所述后两组抛光装置之间的导向架为水平设置。所述导向架为中部开孔的长方体块,左右两边的方孔内放入轴承,通过销轴与内套圈内径配合进行定位,两个轴承外套圈之间的距离等于带料的宽度;在方孔之间开设窄缝,窄缝的厚度略大于带料的料厚。所述带料平面抛光装置包括在机架上部设置有电动机,其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驱动抛光轮轴旋转;抛光轮轴通过轴承连接在机架上,其上设置有抛光轮,在两个抛光轮之间的下部设置有送料轴承,带料背面被送料轴承的外套圈支撑并送进,正面表面与抛光轮的外缘相接触。所述带料平面抛光装置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上下两排,每一排设置有多组抛光轮,前部的抛光轮与带料的输送方向形成一定角度,中部与后部的抛光轮与带料的输送方向相同。本专利技术采用自动化的连续抛光生产流水线,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可以节省约80%的劳动力,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环境污染。本专利技术的带料内侧边抛光装置可以高效研磨抛光带料内孔的内侧边,去除毛刺与尖角,而带料上的孔内侧边在最终切断后即形成了钢片综的外边缘,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研磨内侧边的技术难题,利用不锈钢带料的优良弹性,巧妙的扭转了一定角度使内侧面暴露并接触到抛光轮表面,从而实现抛光。本专利技术在平面抛光装置中对带料采用交叉抛光的方法,对钢片综的各边缘都进行了有效的抛光,满足了钢片综产品严格的表面光洁度与光滑边缘的要求,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附图说明图1为钢片综产品。图2为图1产品采用连续模模具进行生产的第--步工艺。图3为图1产品采用连续模模具进行生产的第二一步工艺O图4为图1产品采用连续模模具进行生产的第三“止丁廿二少丄乙。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带料内侧边抛光装置的主视图。图7为图6的A向视图。图8为图6的B向视图。图9为图6的C向视图。图10为图6的D向视图。图11为图7中E处放大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导向架立体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带料内侧边抛光工艺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带料平面抛光装置的左视图。图15为图14的F向视图。图16为图14的G向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综合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设置在连续模冲压装置后部,由带料内侧边抛光装置与带料平面抛光装置两部分组成。连续模冲压装置可以通过更换连续模模具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尺寸的钢片综生产,如图1所示常用的P型钢片综10,在连续模模具的排料设计时第一步如图2所示冲压出综眼15、工艺孔14与挂钩孔17 ;第二步如图3所示冲压出外形轮廓内孔18 ;冲压后钢片综零件还保留在带料102上。第三步如图4所示,采用最后设置的切断模块的切断模冲压装置对带料102的连接部19进行切断,一次可以同时加工出两件钢片综零件。冲制完成后的带料102被卷绕在中转收料盘103上,转移至本专利技术的抛光装置进行抛光,本专利技术的抛光装置设置有左右两路抛光模块,可以同时进行两根带料的抛光作业,当然,也可以在左右两侧的每侧设置有多路抛光模块,可以同时抛光多路带料。如图6所示,带料102首先通过带料内侧边抛光装置进行带料102内孔18的侧边抛光作业,带料内侧边抛光装置包括前后设置的两个抛光架,分别设置有A组抛光装置301 (图7)、B组抛光装置302 (图8)、C组抛光装置303 (图9)与D组抛光装置304 (图10)。如图7、图11所示,本专利技术在机架317顶部设置有电动机305,通过皮带传动306将旋转运动传递到下部皮带轮312,下部皮带轮312通过轴承313连接在抛光轮轴307上,抛光轮轴307固定在机架 317上,抛光轮308与皮带轮312通过螺栓309连接,可以跟随皮带轮312 —起旋转;在抛光轮308的外缘处,位于相邻两个抛光轮之间,设置有导向架310,导向架310通过支架311 固定在机架317上,带料102穿过导向架310的中间缝隙向前送料,在导向架310的限位下发生偏转,与抛光轮308的外缘相接触并被研磨抛光。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导向架310为中部开孔的长方体块,左右两边的方孔内放入轴承315,通过销轴314与内套圈内径配合进行定位,两个轴承315外套圈之间的距离等于带料102的宽度;在方孔之间开设窄缝316,窄缝316的厚度略大于带料102的料厚。带料102在窄缝316的约束下进行送进,其两边与轴承315外套圈相接触,可以有效的减少行进时的摩擦力。如图6至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在A组抛光装置301、B组抛光装置302、C组抛光装置 303与D组抛光装置304上采用不同形状的支架311,使导向架310与水平面形成士45度从而使带料102在经过时也被偏转一定角度。参见图6,在A组抛光装置301前端设置有水平的导向架310-1,此时带料102保持水平;参见图6、图7、图8,在A组抛光装置301与 B组抛光装置302上设置的导向架310-2逆时针旋转了 45度,此时带料102也被扭转了 45 度。参见图13可以较好的理解本工步的原理,带料102被扭转后通过A组抛光装置301,上部抛光轮308-1的外缘接触到带料102的内孔18的一条内侧边,可以对内侧边进行研磨, 去除毛刺与尖角,从而使内侧边光滑;然后再通过B组抛光装置302,下部抛光轮308-2的外缘接触到相对角侧的另一条内侧边进行抛光。如图6所示,在B组抛光装置302与C组抛光装置303之间设置有水平的导向架310-1,使带料102恢复水平;如图9、图10所示,在 C组抛光装置303与D组抛光装置304上设置的导向架310-3顺时针旋转了 45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片综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连接的带料内侧边抛光装置与带料平面抛光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万荣,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众磊氨基模塑成套设备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