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螺杆膨胀机的发动机排气余热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685202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单螺杆膨胀机的发动机排气余热利用系统,属于节能减排领域,该系统由热源流动模块、有机朗肯循环的闭合回路模块、冷却系统闭合回路模块,控制模块四个模块组成。其可根据发动机在不同工况条件下,通过温度与流量传感器测得的数据,自动调用单片机中的程序调整电压比例控制阀的开启角度实现不同级别的余热回收,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发动机排气中的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基于单螺杆膨胀机的发动机排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热源流动模块、有机朗肯循环的闭合回路模块、冷却系统闭合回路模块,控制模块四个模块组成。  所述的热源流动模块:发动机(1)的排气管与管束式蒸发器(2)通过管路连接组成系统的热源流动模块;  所述的有机朗肯循环的闭合回路模块:管束式蒸发器(2)、单螺杆膨胀机(3)、板式冷凝器(4)、储液罐(5)依次通过管路首尾相连形成有机朗肯循环的闭合回路模块;  所述的冷却系统闭合回路模块:板式冷凝器(4)、冷却塔(7)及水泵(8)依次通过管路首尾相连构成冷却系统的闭合回路模块;  所述的控制模块:流量传感器(14)与温度传感器(15)连接在发动机排气管路上,电压比例控制阀I(9)安装在管束式蒸发器(2)进口处的管路上,电压比例控制阀Ⅱ(11)安装在水泵(8)出口处的管路上;流量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5)、电压比例控制阀Ⅰ(9)及电压比例控制阀Ⅱ(11)均与单片机(13)相连;  安全阀Ⅰ(10)安装在柱塞泵(6)与电压比例控制阀Ⅰ(9)之间的三通管路上,其中安全阀Ⅰ(10)的排液管连接到储液罐(5)上,安全阀Ⅱ(12)安装在水泵(8)与板式冷凝器(4)这间的三通管路上,其中安全阀Ⅱ(12)的排水管连接到冷却塔(7)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光梁虹王恩华陈研刘彬吴玉庭王伟杨凯刘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