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负载起停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83385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流负载起停控制电路,包括主电路及控制电路,所述主电路中包括有电压过零点起动电路及电流过零点停止电路,起动开关串联在电压过零点起动电路中,停止开关串联在电流过零点停止电路中,电压过零点起动电路中的继电器常开触点与电流过零点停止电路中的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在控制电路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交流电压、电流周期性过零点的时机,实现交流负载电路的电压过零点起动控制和电流过零点停止控制,消除了起动和停止瞬间产生的过电压、过电流,能够缓解对电网造成的冲击,使整个电网波动大大减少;本电路工作稳定,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流负载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流负载起停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交流负载工作时受电压电流冲击最大的时刻是开关合分时,即起动和停止 瞬间,尤其是高压大电流负载电路。传统的起停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由熔断器FU1、FU2、 接触器主触点CJ-2、CJ-3构成的主电路和熔断器RD、RDl、起动点动按钮HA、停止点动按钮 TA、接触器线圈CJ及其另一主触点CJ-I构成的控制电路,本电路起动、停止瞬间产生的过 电压、过电流,既对电路工作造成冲击,又对电网造成波动,更严重影响电气设备寿命,并对 周围的工作电路产生强电磁干扰。因此,如何缓解或消除过电压、过电流造成的冲击,是十 分关注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流负载起停控制电路,能够消除电路起停瞬间产生的 过电压、过电流。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交流负载起停控制电路,包括主电路及控制电路, 所述主电路中包括有电压过零点起动电路及电流过零点停止电路,电压过零点起动电路包 括第一双桥差动式整流电路、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滤波电路和第一继电器,第一双桥 差动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主电路电源,第一双桥差动式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 接在第一电阻两端,第二输出端连接在第二电阻两端,其中第一双桥差动式整流电路的第 一输出端的一端与其第二输出端的一端连接;第一滤波电路连接在第一电阻的两端,第一 继电器的线圈串联起动开关后一端与滤波电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阻连接;电流过零点停止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第二双桥差动式整流电路、第三电阻和第四电 阻、第二滤波电路和第二继电器,第二双桥差动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通过电流传感器与负 载连接,第二双桥差动式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在第三电阻两端,第二输出端连接在 第四电阻两端,其中第一双桥差动式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的一端与第二输出端的一端连 接;第二滤波电路连接在第三电阻的两端,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停止开关后一端与滤波 电路连接,另一端与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控制电路中接触器主触头并联,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 触点与控制电路中接触器主触头串联。所述的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可变电阻,可变电阻的调节端和一端与第二双 桥差动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双桥差动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通过变压器与电源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之间与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之间均连接有开关。所述的第一滤波电路和第二滤波电路均为LC滤波电路。本专利技术在主电路中增加电压过零点起动电路及电流过零点停止电路,利用交流电3压、电流周期性过零点的时机,实现交流负载电路的电压过零点起动控制和电流过零点停 止控制,消除了起动和停止瞬间产生的过电压、过电流,能够缓解对电网造成的冲击,使整 个电网波动大大减少;本电路工作稳定,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中的主电路中连接电压过零点起动电路及电流过 零点停止电路,其中电压过零点起动电路包括第一双桥差动式整流电路(Bi、B2)、第一电阻 Rl和第二电阻R2、第一滤波电路和第一继电器,主电路电源通过变压器T与第一双桥差动 式整流电路(Bi、B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双桥差动式整流电路(Bi、B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在第一电阻Rl两端,第二输出端连接在第二电阻R2两端,其中第一双桥差动式整流电路 (Bi、B2)的第一输出端的一端与第二输出端的一端连接,使Rl两端电压和R2两端电压为 差动式。由电感Li、电容Cl构成的第一滤波电路连接在第一电阻Rl的两端;第一继电器 的线圈ZJl串联起动点动开关HA后一端与电感Ll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l连接,使C1、HA、 ZJl和R2构成一个回路;变压器T的输入端还连接有开关K1。电流过零点停止电路包括电 流互感器LH、第二双桥差动式整流电路(B3、B4)、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第二滤波电路 和第二继电器,其中电流互感器LH的输入端与负载连接,电流互感器LH的输出端连接有可 变电阻RW,可变电阻RW的调节端和一端与第二双桥差动式整流电路(B3、B4)的输入端连 接,第二双桥差动式整流电路(B3、B4)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在第三电阻R3两端,第二输出端 连接在第四电阻R4两端。其中第二双桥差动式整流电路(Bi、B2)的第一输出端的一端与 第二输出端的一端连接,使R3两端电压和R4两端电压为差动式;由电感L2、电容C2构成 的第二滤波电路连接在第三电阻R3的两端,第二继电器的线圈ZJ2串联停止开关TA后一 端与电感L2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4连接。其中电流互感器LH的输出端之间还连接有开关 K2。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ZJl-I与控制电路中接触器主触头CJ-I并联,第二继电器的 常闭触点ZJ2-1与控制电路中接触器主触头CJ-I串联。由于大多数负载为感性或容性、非纯阻性,电源电压与负载电流有相位差,不同时 过零点,则本专利技术分开检测电源电压和负载电流的过零点。如图2所示,电压过零点起动电 路用来检测电源电压的过零点时间,其中整流桥Bl和B2通过变压器T检测电源电压,T主 要是隔离主电路与控制电路,其变压比的选择应考虑到中间继电器ZJl的线圈工作电压, 要求T的输出电压有效值等于中间继电器ZJl的线圈工作电压。当需要起动交流负载电路 时,合上开关K1,按下起动点动按钮HA,则Bl和B2通过变压器T对检测到的电源电压进行 全波整流,在Rl和R2两端形成全波整流电压Vl和V2,且V1=V2。Rl上电压经Ll和Cl滤 波后,得到近似于直流的电压VC1,当电源电压为最大值时,即V2为最大值时,VCl = V2,由 于中间继电器ZJl的线圈电压为VC1-V2,此时继电器线圈没有电不会动作;当电源电压过 零点时,VC1-V2为最大值,此时继电器线圈ZJl得电,其常开触点ZJl-I闭合,接触器线圈 CJ得电,其主触头CJ-I、CJ-2、CJ-3闭合,交流负载开始工作。由于电源电压每隔IOms出现一次过零点,因此,中间继电器ZJl的工作时间很短(约等于起动点动按钮HA按下的持续 时间),起动点动按钮HA恢复原位后,电源经继电器常闭按钮ZJ2-1和接触器主触头CJ-I 形成自锁。随后可将Kl断开,断开电压过零点起动电路。 电流过零点停止电路用来检测负载电流的过零点时间,如图2所示,整流桥B3和 B4通过电流互感器LH检测负载电流,常用标准电流互感器的变流比为200/5、100/5、75/5 等,其输出是电流信号,它与负载电流大小成正比,当负载电流一定时,它相当于一个恒流 源,其输出电压取决于副边电阻的大小。在确定的互感器副边电阻条件下,其输出电压有效 值随负载电流有效值的不同而改变,对确定直流继电器ZJ2的线圈工作电压不利,于是,在 LH的副边连接可调电阻RW,使用前根据负载电流的大小和直流继电器的线圈工作电压进 行整定,确定好RW的滑动点位置即可。对于那些在工作中负载电流基本不变的电气设备, 可调电阻一经整定,可长期使用。电流过零点停止电路与电压过零点起动电路的工作原理 相同,当负载电路需要停止工作时,合上K2,按下停止点动按钮TA,只有当VC2-V4接近最大 值(即负载电流接近零点)时,继电器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流负载起停控制电路,包括主电路及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中包括有电压过零点起动电路及电流过零点停止电路,电压过零点起动电路包括第一双桥差动式整流电路、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滤波电路和第一继电器,第一双桥差动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主电路电源,第一双桥差动式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在第一电阻两端,第二输出端连接在第二电阻两端,其中第一双桥差动式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的一端与其第二输出端的一端连接;第一滤波电路连接在第一电阻的两端,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串联起动开关后一端与滤波电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阻连接;电流过零点停止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第二双桥差动式整流电路、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第二滤波电路和第二继电器,第二双桥差动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通过电流传感器与负载连接,第二双桥差动式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在第三电阻两端,第二输出端连接在第四电阻两端,其中第一双桥差动式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的一端与第二输出端的一端连接;第二滤波电路连接在第三电阻的两端,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停止开关后一端与滤波电路连接,另一端与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控制电路中接触器主触头并联,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控制电路中接触器主触头串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新卫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