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磨床的托架调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83363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轧辊磨床的托架调整机构,设置于托架滑座与托架之间,所述滑座可相对轧辊磨床床身沿横向水平移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于托架滑座上的第一支座、可沿纵向水平移动地设置于滑座上的第二支座、以及设置于第一、第二支座之间用于驱动第二支座沿纵向水平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托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支座上,上述托架调整机构可实现对托架的精确调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轧辊磨床领域,尤其涉及轧辊磨床的托架调整机构
技术介绍
参照附图说明图1所示,轧辊磨床在磨削轧辊5的过程中,磨架3随着拖板2沿床身轨道1 横向水平往复运动,也就是沿着轧辊5的侧母线方向做往复运动,这就要求磨架3的砂轮31 的运动轨迹要与轧辊5的侧母线保持平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上是 不能完全保证两者是相对平行的,这样或多或少就对磨削精度产生影响,使得磨削后的轧 辊5不能更可靠的达到要求。而Ul轴传动机构41 (也叫托架调整机构)的目的就是实现 轧辊5安装精度的自动闭环校正,所谓的Ul轴传动机构41就是用于驱动托架4在垂直砂 轮31运动轨迹的方向上调整移动,以使砂轮31的运动轨迹要与工件侧母线保持平行,一般 在放置轧辊5后,先用测量系统的测量臂在轧辊5的侧母线上移动一个行程,这样便可以找 出轧辊5侧母线与砂轮31移动时的平行度关系,然后通过计算机把信息反馈给Ul轴控制 系统,控制系统控制Ul轴传动机构41实现自动调整来补偿误差值,但实践表明,现有的Ul 轴传动机构41仍存在有不足之处,需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整精准的轧辊 磨床托架调整机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轧辊磨床的托架调整机构,设置于托架滑座与托架之间,所述滑座可相对轧辊磨 床床身沿横向水平移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于托架滑座上的第一支座、可沿纵向水 平移动地设置于滑座上的第二支座、以及设置于第一、第二支座之间用于驱动第二支座沿 纵向水平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托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支座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座上对称设置有沿纵向水平延伸的两导向杆,所述第二支 座上形成有供导向杆穿过的两导向孔,所述导向杆自由端套设有定位螺母,所述定位螺母 与第二支座之间的导向杆上套设有若干碟形弹簧。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沿横向水平布置于第一支座上的卧轴、连接驱动卧 轴转动的电机、设置于卧轴上的凸轮、连接在凸轮与第二支座之间的连接体,连接体一端套 设于所述凸轮的外周面,另一端与第二支座连接。所述第一支座上形成有用于引导连接体沿纵向水平移动的引导孔,所述连接体活 动配置于引导孔中。所述连接体另一端形成有横向水平延伸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支座上形成有位 于连接体另一端两侧的两连接壁,两所述连接壁分别形成有与第一连接孔对准的第二连接 孔,所述连接体另一端通过横向穿设于第一、第二连接孔中的连接柱与第二支座连接。所述连接体一端形成有横向水平延伸的安装孔,所述凸轮套装于安装孔中,所述凸轮外周面与安装孔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过渡。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合测量系统就可实现对托架的精确调整,其中,测量系统、控制装置 和电机形成闭环控制,电机动力通过卧轴、凸轮和连接体精确传递给第二支座,以驱动第二 支座沿水平纵向精确调整;设置导向杆和导向孔可提高第二支座的调整准确性,防止在调 整过程中偏摆摇晃,设置碟形弹簧可进一步提高导向的稳定性;连接体与凸轮之间通过轴 承过渡,减少连接体与凸轮间的摩擦力,使连接体动作灵活,防止部件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连接体与第二支座之间通过连接柱和连接孔连接,可方便于两者之间的拆装。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托架调整原理图,俯视角度。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俯视角度。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所示,轧辊磨床的托架调整机构,设置于托架滑座(图中为示出) 与托架4之间,滑座可相对轧辊磨床床身沿横向水平移动,其中,滑座与轧辊磨床床身的连 接结构和运动方式为公知的现有技术,在这里不再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的托架调整 机构的详细结构如下托架调整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托架滑座上的第一支座61、设置于托架滑座上沿 纵向水平延伸的导轨(图中未示出)、活动配设于导轨上的第二支座62、以及设置于第一、 第二支座61、62之间用于驱动第二支座62沿纵向水平移动的驱动装置,其中,托架4固定 设置于第二支座62上。第一支座61上对称设置有沿纵向水平延伸的两导向杆73,第二支座62上形成有 供导向杆73穿过的两导向孔621,导向杆73自由端套设有定位螺母76和垫圈75,垫圈75 与第二支座62之间的导向杆73上套设有若干碟形弹簧74。上述驱动装置,包括通过轴承91沿横向水平布置于第一支座61上的卧轴9、通过 连接轴83和涡轮82蜗杆81连接驱动卧轴9转动的电机(图中未示出)、设置于卧轴9上 的凸轮93、连接在凸轮93与第二支座62之间的连接体71,连接体71 一端套设于凸轮93 的外周面,另一端与第二支座62连接,具体的,连接体71—端形成有横向水平延伸的安装 孔711,凸轮93套装于安装孔711中,凸轮93外周面与安装孔711内壁之间通过轴承92过 渡;连接体71另一端形成有横向水平延伸的第一连接孔721,第二支座62上形成有位于连 接体71另一端两侧的两连接壁622,两连接壁622分别形成有与第一连接孔721对准的第 二连接孔6221,连接体71另一端通过横向穿设于第一、第二连接孔721、6221中的连接柱 72与第二支座62连接,第一支座61上形成有用于引导连接体71沿纵向水平移动的引导孔 611,连接体71活动配置于引导孔611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 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 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轧辊磨床的托架调整机构,设置于托架滑座与托架之间,所述滑座可相对轧辊磨床 床身沿横向水平移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于托架滑座上的第一支座、可沿纵向水平 移动地设置于滑座上的第二支座、以及设置于第一、第二支座之间用于驱动第二支座沿纵 向水平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托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支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磨床的托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上对 称设置有沿纵向水平延伸的两导向杆,所述第二支座上形成有供导向杆穿过的两导向孔, 所述导向杆自由端套设有定位螺母,所述定位螺母与第二支座之间的导向杆上套设有若干 碟形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磨床的托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沿横向水平布置于第一支座上的卧轴、连接驱动卧轴转动的电机、设置于卧轴上的凸轮、连 接在凸轮与第二支座之间的连接体,连接体一端套设于所述凸轮的外周面,另一端与第二 支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轧辊磨床的托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上形 成有用于引导连接体沿纵向水平移动的引导孔,所述连接体活动配置于引导孔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轧辊磨床的托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另一端 形成有横向水平延伸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支座上形成有位于连接体另一端两侧的两连 接壁,两所述连接壁分别形成有与第一连接孔对准的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体另一端通过 横向穿设于第一、第二连接孔中的连接柱与第二支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轧辊磨床的托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一端形 成有横向水平延伸的安装孔,所述凸轮套装于安装孔中,所述凸轮外周面与安装孔内壁之 间通过轴承过渡。专利摘要轧辊磨床的托架调整机构,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轧辊磨床的托架调整机构,设置于托架滑座与托架之间,所述滑座可相对轧辊磨床床身沿横向水平移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于托架滑座上的第一支座、可沿纵向水平移动地设置于滑座上的第二支座、以及设置于第一、第二支座之间用于驱动第二支座沿纵向水平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托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支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陈泮水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达宇重型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