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性墨喷墨印刷方法及墨套件技术

技术编号:6680489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油性墨喷墨印刷方法及墨套件。在用预处理液处理印刷介质后用油性墨进行印刷、尤其是喷墨印刷时提高印刷浓度,防止渗色和透印。使用预处理液(I)、(II)或(III)。(I)预处理液,其至少含有平均粒径1μm以上且20μm以下的无机颗粒和溶剂,预处理液的溶剂与油性墨的溶剂的溶解度参数(SP值)之差为1.0(cal/cm3)1/2以上。(II)预处理液,其至少含有平均粒径0.1μm以上且小于1μm的无机颗粒和溶剂,预处理液的溶剂与油性墨的溶剂的溶解度参数(SP值)之差为2.0(cal/cm3)1/2以上。(III)预处理液,其至少含有无机颗粒、聚合度500以下且皂化度60mol%以上的聚乙烯醇和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性墨喷墨印刷方法以及用于该印刷方法的墨套件和预处理液,该油性墨喷墨印刷方法通过抑制墨向印刷介质中渗透来防止透印和渗色,从而能够提高印刷浓度,优选地,还能够提高墨的干燥性。
技术介绍
在喷墨印刷系统中,近年来,对可不受记录介质制约地以高速进行全彩印刷的要求日益增强。为了应对该要求,适合使用线型喷墨头(line head)方式的喷墨打印机,在该情况下,需要在普通纸上渗透快、干燥迅速、且能获得印刷浓度高、渗色、透印少的高像质的印刷图像的墨。用于喷墨印刷方式的喷墨用墨大致分为水性墨和非水性墨。水性墨由于含有水作为溶剂,因此在使用普通纸作为印刷介质时,溶剂容易渗透到印刷介质中,颜料容易留在印刷介质的表面上,因此容易获得高浓度和高像质的印刷图像,另一方面,其具有如下缺点印刷介质容易发生卷曲、起皱,对印刷介质的输送性产生不良影响,会成为高速印刷的弊病。非水性墨大致分为主要含有高挥发性的有机溶剂作为溶剂的溶剂墨和主要含有低挥发性的有机溶剂作为溶剂的油性墨。虽然溶剂墨的干燥性优异,但溶剂会大量挥发,因此使用环境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油性墨的色料与溶剂容易一起渗透到印刷用纸中,色料难以留在其表面上,因此,其具有不容易在印刷装置内部、连续印刷的印刷用纸上产生墨污的优点。另外,与水性墨相比, 油性墨具有耐水性较好的优点。还有,在使用普通纸作为印刷介质时,油性墨不仅对印刷介质的渗透性和干燥性优异,而且与水性墨和溶剂墨相比,其溶剂难以挥发,因此具有不容易产生墨喷嘴的堵塞、可减少墨喷嘴的清洁次数的优点,适合于高速印刷,特别适合于线型喷墨头方式的高速喷墨印刷。然而,油性墨具有如下缺点在印刷介质上色料与溶剂的脱离性差,尤其在使用普通纸作为印刷介质时,色料与溶剂容易一起渗透到印刷介质的纤维间隙中,图像浓度降低, 透印增大,印刷点发生渗色,印刷图像的像质变差。一直以来,为了将色料留在纸表面上,存在各种在表面设有由无机颗粒、固定树脂构成的墨接收层的专用纸。然而,为了用普通纸获得同样的效果,则需要在印刷时将色料留在纸表面上的手段。水性墨中,作为使色料不与溶剂一起渗透而留在普通纸表面上的方法,已经提出了如下方法使墨中含有具有反应性的物质,准备含有与该物质反应的物质的处理液,将该处理液重叠地喷到该墨上,使这两种物质在纸表面上反应,从而使色料凝集、 难以渗透(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幻。另外,提出了使含有阳离子性的无机颗粒的预处理液与含有阴离子性染料的水性墨反应来使之固定的方法(专利文献3)。然而,对于非水性墨,尚未提出显示同样的效果的方法。另外,在用含有无机颗粒的预处理液来处理普通纸的情况下,作为预处理液的溶4剂,优选使用干燥性良好且安全的水,但预处理液中的水分量多时会引起普通纸变形,对印刷介质的输送性产生不良影响,成为阻碍高速印刷的主要原因。在线型喷墨头方式的高速喷墨印刷中,要求以低分辨率形成清晰的图像,因此,要求墨点是真圆形且具有高印刷浓度。此外,由于是高速印刷,因此,必要的是,墨在印字之后立即被印刷用纸迅速吸收,使得在利用平整机(finisher)装置等的后加工工序中,不在印刷装置内部、连续印刷的印刷用纸上产生墨污。在使用油性墨的喷墨印刷中,作为提高印刷图像的像质的方法,提出了在墨接收层上进行印刷的方法,所述墨接收层由含有具有碳原子数8 18的脂肪族烃基的(甲基) 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芳基酯、烷基(甲基)丙烯酰胺、烷基芳基(甲基)丙烯酰胺、烷基苯乙烯、α-烯烃等化合物作为单体单元的聚合物构成(参照专利文献4)。然而,虽然该墨接收层可有效改善图像浓度、墨吸收性、图像不均勻,但不具有抑制印刷装置内部的辊、连续印刷的印刷用纸的墨污的效果。另外,作为其他方法,提出了在含有50重量%以上的具有特定的平均粒径、比表面积和吸油量的硅石的墨接收层上进行印刷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5)。然而,虽然该墨接收层具有增大印刷点直径来获得高印刷浓度的效果,但不具有抑制印刷装置内部的辊、连续印刷的印刷用纸的墨污的效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2819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0-198263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276387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148616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5-961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将预处理液涂布于印刷介质上之后、用含有色料的油性墨在该印刷介质上进行印刷的印刷方法中,例如在使用利用喷墨方式的印刷系统、尤其在线型喷墨头式喷墨打印机在普通纸上印刷的喷墨印刷系统中,提供新型预处理液,从而提高印刷物的印刷浓度,防止渗色和透印。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使用油性墨进行印刷时,特别在使用线型喷墨头方式的高速喷墨印刷装置以300X300dpi这种较低的分辨率进行印刷时,不仅可获得高印刷浓度,而且可抑制印刷装置内部的辊、连续印刷的印刷用纸的墨污。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在上述目的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特定的预处理液可以达成上述目的,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油性墨印刷方法,所述印刷方法在将预处理液涂布于印刷介质上之后,用至少含有色料和溶剂的油性墨在该印刷介质上进行印刷,其中,使用下述预处理液(I)、(II)或(III)作为前述预处理液(I)预处理液,其至少含有平均粒径1 μ m以上且20 μ m以下的无机颗粒和溶剂,前述预处理液的溶剂的溶解度参数(SP值)与前述油性墨的溶剂的溶解度参数(SP值)之差为 1.0(cal/cm3)"2 以上;(II)预处理液,其至少含有平均粒径0. 1 μ m以上且小于1 μ m的无机颗粒和溶剂, 前述预处理液的溶剂的溶解度参数(SP值)与前述油性墨的溶剂的溶解度参数(SP值)之差为 2. 0 (cal/cm3) V2 以上;(III)预处理液,其至少含有无机颗粒、聚合度500以下且皂化度60mOl%以上的聚乙烯醇和水。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墨套件,其用于在将预处理液涂布于印刷介质上之后、用油性墨在该印刷介质上进行印刷,其由至少含有色料和溶剂的油性墨与上述预处理液(I)、(II)或(III)构成。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油性墨印刷用预处理液,其用于在将预处理液涂布于印刷介质上之后、用油性墨在该印刷介质上进行印刷,且选自上述(I)、(II) 或(III)中。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使用选自上述(I)、(II)或(III)中的预处理液作为预处理液,因而印刷浓度得到提高。尤其,在使用上述预处理液(I)或(II)作为预处理液时,印刷介质的表面被填充, 印刷的油性墨或该墨中的色料向印刷介质中的渗透受到抑制,使色料留在印刷介质的表面上,印刷浓度提高,同时防止透印和渗色。另外,在使用上述预处理液(III)作为预处理液时,在喷墨印刷中,可获得真圆形的墨点,即使以低分辨率也能获得印刷浓度高的清晰图像。另外,上述预处理液(III)由于使用聚合度500以下且皂化度60mOl%以上的聚乙烯醇,因而能够抑制印刷装置内部的辊、 连续印刷的印刷用纸的墨污。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更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1.油性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油性墨主要由溶剂和颜料构成,根据需要,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性墨印刷方法,所述印刷方法在将预处理液涂布于印刷介质上之后,用至少含有色料和溶剂的油性墨在该印刷介质上进行印刷,其中,使用下述预处理液(I)、(II)或(III)作为所述预处理液:(I)预处理液,其至少含有平均粒径1μm以上且20μm以下的无机颗粒和溶剂,所述预处理液的溶剂的溶解度参数(SP值)与所述油性墨的溶剂的溶解度参数(SP值)之差为1.0(cal/cm3)1/2以上;(II)预处理液,其至少含有平均粒径0.1μm以上且小于1μm的无机颗粒和溶剂,所述预处理液的溶剂的溶解度参数(SP值)与所述油性墨的溶剂的溶解度参数(SP值)之差为2.0(cal/cm3)1/2以上;(III)预处理液,其至少含有无机颗粒、聚合度500以下且皂化度60mol%以上的聚乙烯醇和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荒井彩弥子中田安美
申请(专利权)人: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