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外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77784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硬盘外接装置,可选择地收容较厚的第一硬盘或较薄的第二硬盘,其包括有一壳体、一位于该壳体底部的底座、及一固定于该壳体上的上盖。该壳体定义出一硬盘容置区。该壳体包括有一对相对的前、后壁面。其中至少该前壁面突出多个区隔片、多个限位弹片、及多个卡合弹片。这些区隔片区分该硬盘容置区分为至少一第一硬盘容置区;这些限位弹片可伸缩地朝该第一硬盘容置区突出,并且将每一第一硬盘容置区划分出第二硬盘容置区;这些卡合弹片朝该硬盘容置区突出以卡入于被收容的硬盘的侧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平时组装不需要螺丝,组装便利且省时。此外同一容置的空间可选择地收容较厚或较薄的硬盘,增加适用的硬盘范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硬盘外接装置,尤指一种可携式、可容置不同厚度硬盘的硬 盘外接装置,以外接于计算机或网络以供存取电子数据,特别是可作为网络附接储存设备。技术背景 硬盘外接装置通常是在一由金属或强化塑料材质所制成的壳体中,可抽换地安装 一个或多个硬盘,并透过该壳体内部的电路与前述各硬盘电气连接。借此用户可方便地随 身携带储存有大量数据的设备,得以应付庞大的电子数据处理要求。此外,由于网络的发展,硬盘外接装置已发展出一种网络附接储存设备(Network Attached St0rage,NAS)。网络附接储存设备通常容纳一个以上的硬盘,而且通常把它们组 成磁盘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以提供服务。其内部设有操 作系统和软件以提供数据储存、数据存取、以及相关的管理功能。网络附接储存设备也提供 一种以上的文件传输协议。通过连接于网络,网络附接储存设备即可不用透过计算机主机 而提供网络上数据存取的功能,服务器不必再兼任文件服务器的功能。用于外接多个硬盘的硬盘外接装置通常设有一座体及一壳体,其中该座体上设有 电路,可透过扁平电缆及连接器以电气连接该硬盘。该壳体连接于该座体,以遮蔽该硬盘、 扁平电缆与电路。该硬盘外接装置可透过USB或IEEE1394等传输线,与个人计算机或服务 器相互电气连接。上述结构设计的座体通常使用螺丝固定住硬盘,此种固定方式需要工具 才得以拆装硬盘,抽换时不方便。此外,上述硬盘外接装置通常只能容纳固定尺寸的硬盘,无法容纳不同厚度的硬 盘,因而限制可使用的硬盘种类。不仅用户不能将不同厚度的硬盘组合应用;此外,系统制 造商也需要制造另一组的产品以容纳不同厚度的硬盘,甚至需要开发另一套的模具而浪费 不少资源。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有感上述缺点可改善,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 改善上述缺点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硬盘外接装置拆装不便、通 用性不良的缺陷,提供一种硬盘外接装置,其内部同一容置的空间可以容纳不同厚度的硬 盘,以增大适用硬盘的范围,并且可以不需螺丝即可固定硬盘,以增进拆组硬盘的便利性。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硬 盘外接装置,其可选择地收容较厚的第一硬盘或较薄的第二硬盘,该硬盘外接装置包括有 一壳体、一位于该壳体底部的底座、及一上盖可拆卸地固定于该壳体上。该壳体定义出一硬 盘容置区。该壳体包括有一对相对的前、后壁面,多个区隔片由该前、后壁面朝该硬盘容置 区突出,多个限位弹片,及多个卡合弹片。这些区隔片区分该硬盘容置区分为至少一个第一 硬盘容置区;这些限位弹片可伸缩地由该前、后壁面其中之一朝该第一硬盘容置区突出,并且将每一该第一硬盘容置区划分出一第二硬盘容置区;这些卡合弹片由该前、后壁面其中 之一朝该硬盘容置区突出以卡入于被收容的硬盘的侧孔。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壳体包括有一金属制成的内壳体、及一外壳体套于该 内壳体的外围,该内壳体具有一前壁、一后壁及两侧壁,其中该区隔片、该限位弹片及该卡 合弹片位于该内壳体该前壁上。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内壳体的该侧壁朝向该硬盘容置区突出至少一避震弹 片。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外壳体具有一前壁及一对侧壁,该外壳体的该前壁延 伸至该内壳体的该前壁的上方并且朝向该硬盘容置区突出一硬盘导轨与该区隔片其中之一位于同一直线。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内壳体的该对侧壁各向上延伸一组装板,该组装板各 形成至少一组装孔,其中该外壳体的该对侧壁的内侧各形成一导轨以导引该组装板的顶 缘、及至少一凸柱对应地卡入该组装孔。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外壳体的该对侧壁包括有至少一限位板以抵接于该内 壳体的侧面。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外壳体的该对侧壁各由其顶缘向外凸出至少一呈倒L 状的卡合部,该上盖的内部侧面凸出至少一锁片,该锁片对应地卡入该卡合部内。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卡合部与该锁片各形成一对应的凸块与缺口。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外壳体的该对侧壁各由其顶缘向上凸出一弹性臂,该 上盖的内部侧面形成对应于该弹性臂的定位部,该弹性臂向上卡入该定位部内。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上盖的底面形成至少一吸震波浪板。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底座具有一向上凸起的竖板,该竖板的顶缘具有一弯 折状的导引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底座具有至少一硬盘连接器对应的位于该第一硬盘容 置区内。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一后盖单元设置于该壳体的后端,该后端单 元具有多个螺孔供螺丝穿入该壳体以螺接于硬盘的侧孔。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平时组装不需要螺丝,组装便利且 省时。此外同一容置的空间可选择地收容较厚或较薄的硬盘,增加适用的硬盘范围。以上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以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系用以举例并解释本 技术的原理,并且提供本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硬盘外接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收容较薄的第二硬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收容较厚的第一硬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内壳体同时收容第一硬盘及第二硬盘的立体结 构示意图。图4A为图4中A部的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壳体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组装后的该壳体及上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硬盘外接装置一实施例中盖合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A为图7中A部的局部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B为图7中B部的局部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硬盘外接装置一实施例中收容硬盘后局部剖视的侧视结构 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硬盘外接装置100第一硬盘Dl第二硬盘D2侧孔hl、h2硬盘容置区S第一硬盘容置区Sl第二硬盘容置区S2前壁面Wl后壁面W2壳体 10夕卜壳体11前壁111硬盘导轨1111、1112插槽 1115侧壁113、114导轨1131凸柱 1132限位板1133卡合部1143、1145缺口1144、1146弹性臂1147内壳体13前壁131后壁132螺孔1320侧壁133、134避震弹片1331组装板1332、1342外接金属板131a区隔片 1311、1313限位弹片 1312、1314、13226卡合弹片1316、1318上盖20吸震波浪板21锁片23、25凸块 231,251定位部27凹槽271底座30电连接器31、33竖板32导引部322缓冲弹片34后盖单元40后盖板42螺孔42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 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的硬盘外接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 型提供一硬盘外接装置100,其包括有一壳体10、一上盖20、一底座30、及一后盖单元40。 本技术可选择地收容较厚的第一硬盘(如图2中组件Dl所示)或较薄的第二硬盘(如 图2中组件D2所示)。该上盖20可拆卸地固定于该壳体10上。该底座30位于该壳体10 的底部。该后盖单元40组合于该壳体10的后端。该壳体10的内部定义出一硬盘容置区S,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硬盘外接装置,其可选择地收容较厚的第一硬盘或较薄的第二硬盘,其特征在于,该硬盘外接装置包括有:一壳体,其定义出一硬盘容置区,该壳体包括有:一对相对的前、后壁面;多个区隔片,由该前、后壁面朝该硬盘容置区突出,并且区分该硬盘容置区分为至少一个第一硬盘容置区;多个限位弹片,可伸缩地由该前、后壁面其中之一朝该第一硬盘容置区突出,并且将每一该第一硬盘容置区划分出一第二硬盘容置区;及多个卡合弹片,由该前、后壁面其中之一朝该硬盘容置区突出以卡入于被收容的硬盘的侧孔;一底座,位于该壳体的底部;及一上盖,可拆卸地固定于该壳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达江锦昌范景强
申请(专利权)人: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