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涡流、气泡铝杆浇铸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70282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针对已有铝杆浇铸用小浇包在使用中存在铝熔液流出流嘴进入结晶轮后产生涡流及气泡,使得轧出的铝杆带有气泡,降低铝杆的质量,甚至造成废品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涡流、气泡铝杆浇铸包,这种防涡流、气泡铝杆浇铸包包括有包体,在包体的一侧固定有流嘴,其特征是流嘴内的流槽底面与包体是垂直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铝杆浇包,属铝杆生产行业用于浇铸铝熔液用的一种设备。
技术介绍
在铝杆生产中,将铝锭熔化成铝熔液,然后将铝熔液流入大浇包内沉淀、过滤,流进小浇包进、进入连铸、连轧设备进行压轧,制成铝杆。因此,小浇包是铝杆生产中的主要设备之一。公知的铝杆浇铸用小浇包包括有包体,在包体的一侧固定有含流槽的流嘴,流槽底面与包体带有倾斜角度。这种已有结构的小浇包在使用中存在有以下缺陷因固定在包体一侧流嘴的流槽带有斜度,使得铝熔液流出小浇包进入流槽后迅速流过流嘴,立刻流入与小浇包相连的结晶轮内,由于铝熔液在小浇包流槽内的流动速度快,进入结晶轮的铝熔液产生涡流及气泡,因此轧出的铝杆也带有气泡,品质低,降低铝杆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已有铝杆浇铸用小浇包在使用中存在铝熔液流出流嘴进入结晶轮后产生涡流及气泡,使得轧出的铝杆带有气泡,降低铝杆的质量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涡流、气泡铝杆浇铸包,铝熔液经这种防涡流、气泡铝杆浇铸包流入结晶轮内,不产生涡流及气泡,提高轧出的铝杆质量及成品率。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制一种防涡流、气泡铝杆浇铸包,这种防涡流、气泡铝杆浇铸包包括有包体,在包体的一侧固定有含流槽的流嘴,其特征是流嘴内的流槽底面与包体是垂直的。本技术仅仅将流嘴与包体垂直固定即可,因此本技术非常容易实现。本技术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其显著优点是在使用中铝熔液经本技术流入结晶轮内,不产生涡流及气泡,提高轧出的铝杆质量及成品率。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特征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实施例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包体2、流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图中的1是小浇包的包体,在包体1的一侧固定有流嘴2,固定在包体1一侧的流嘴2是垂直固定。由于本技术的流嘴2与包体1垂直固定,因此流出包体1的铝熔液流经流嘴 2是速度平缓,在流入结晶轮内不产生涡流及气泡,提高轧出铝杆的质量及成品率。权利要求1. 一种防涡流、气泡铝杆浇铸包,这种防涡流、气泡铝杆浇铸包包括包体(1),在包体的一侧固定含有流槽的流嘴0),其特征在于流嘴O)内流槽的底面与包体(1)是垂直的。专利摘要针对已有铝杆浇铸用小浇包在使用中存在铝熔液流出流嘴进入结晶轮后产生涡流及气泡,使得轧出的铝杆带有气泡,降低铝杆的质量,甚至造成废品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涡流、气泡铝杆浇铸包,这种防涡流、气泡铝杆浇铸包包括有包体,在包体的一侧固定有流嘴,其特征是流嘴内的流槽底面与包体是垂直的。文档编号B22D41/00GK201988710SQ20102055193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8日专利技术者徐景伟, 李仪, 李学斌, 杜天军, 赵文娟, 黄河 申请人:黄洋铜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涡流、气泡铝杆浇铸包,这种防涡流、气泡铝杆浇铸包包括包体(1),在包体的一侧固定含有流槽的流嘴(2),其特征在于:流嘴(2)内流槽的底面与包体(1)是垂直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河李学斌赵文娟李仪杜天军徐景伟
申请(专利权)人:黄洋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