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连华专利>正文

一种隐形执手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69028 阅读:4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形执手锁,包括锁座,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所述的锁座上设有圆孔,所述的圆孔内设有嵌装在其内可转动的隐形执手,所述的锁上还设有能被隐形执手带动滑动的锁闩,所述的隐形执手外露于所述的锁座的一端断面上设有人手可伸入其内转动隐形执手的执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执手嵌装在锁座内,不会碰到或刮到人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易损坏的隐形执手锁。(*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形执手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
技术介绍
执手锁已经广泛应用于门锁上,现有的执手门锁的执手都是伸出于门板体之外, 这样就容易碰伤人体或刮伤皮肤,存在安全隐患,且执手容易损坏,需要有一种安全可靠, 使用方便的执手锁供应于广大的市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执手嵌装在锁座内,不会碰到或刮到人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易损坏的隐形执手锁。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隐形执手锁,包括锁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座1上设有圆孔101,所述的圆孔101内设有嵌装在其内可转动的隐形执手2,所述的锁1上还设有能被隐形执手2带动滑动的锁闩3,所述的隐形执手2外露于所述的锁座1的一端断面上设有人手可伸入其内转动隐形执手2的执手结构201。如上所述的隐形执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隐形执手2的背面设有嵌入在锁座1 内能转动带动所述的锁闩3滑动的内隐形执手4。如上所述的隐形执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执手结构201包括半圆形轴向执手孔 2011和与所述的半圆形轴向执手孔2011相通的径向执手槽2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执手嵌装在锁座内,不会碰到或刮到人体,安全;反之执手也就不易被碰撞而导致损坏,经久耐用;2、本技术执手嵌装在锁座内,造型美观;3、本技术锁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隐形执手锁,包括锁座1,所述的锁座1上设有圆孔101,所述的圆孔101内设有嵌装在其内可转动的隐形执手2,所述的锁1上还设有能被隐形执手2带动滑动的锁闩 3,所述的隐形执手2外露于所述的锁座1的一端断面上设有人手可伸入其内转动隐形执手 2的执手结构201。执手嵌装在锁座内,不会碰到或刮到人体,安全;反之执手也就不易被碰撞而导致损坏,经久耐用。权利要求1.一种隐形执手锁,包括锁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座(1)上设有圆孔(101),所述的圆孔(101)内设有嵌装在其内可转动的隐形执手O),所述的锁(1)上还设有能被隐形执手(2)带动滑动的锁闩(3),所述的隐形执手( 外露于所述的锁座(1)的一端断面上设有人手可伸入其内转动隐形执手O)的执手结构0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执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隐形执手O)的背面设有嵌入在锁座(1)内能转动带动所述的锁闩( 滑动的内隐形执手G)。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隐形执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执手结构(201)包括半圆形轴向执手孔O011)和与所述的半圆形轴向执手孔O011)相通的径向执手槽(201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隐形执手锁,包括锁座,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所述的锁座上设有圆孔,所述的圆孔内设有嵌装在其内可转动的隐形执手,所述的锁上还设有能被隐形执手带动滑动的锁闩,所述的隐形执手外露于所述的锁座的一端断面上设有人手可伸入其内转动隐形执手的执手结构。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执手嵌装在锁座内,不会碰到或刮到人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易损坏的隐形执手锁。文档编号E05B5/00GK201981855SQ201020549519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4日专利技术者杨连华 申请人:杨连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形执手锁,包括锁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座(1)上设有圆孔(101),所述的圆孔(101)内设有嵌装在其内可转动的隐形执手(2),所述的锁(1)上还设有能被隐形执手(2)带动滑动的锁闩(3),所述的隐形执手(2)外露于所述的锁座(1)的一端断面上设有人手可伸入其内转动隐形执手(2)的执手结构(2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连华
申请(专利权)人:杨连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