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4326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作开关的手扭,属于锁具结构技术领域。手扭,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手扭安装板上的手扭固定座和手扭套,手扭套置于手扭固定座的外周,手扭固定座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手扭本体,手扭本体包括手扭控制端和手扭连接端,手扭固定座的另一侧通过紧固螺母将手扭衬板和手扭限位板紧固于手扭固定座的连接轴上,手扭衬板位于手扭限位板与手扭固定座之间,手扭衬板和手扭限位板的相向内侧分别上下布设有上部衬板凸块和下部限位板凸块,扭簧的簧体套设于手扭固定座的连接轴上,扭簧的两个定位簧脚分别卡靠于下部限位板凸块和上部衬板凸块上,且同时与二者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手扭,结构设计合理,将手扭隐设于手扭套内,使用时可以不拉出使用,也可以方便的拉出使用,有效改善了现有手扭存在的缺陷,使之与柜体或者门体结合时更加安全美观,而且使用起来也更加安全可靠,与锁芯配合使用,适用于任何需要开关的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作开关的手扭,属于锁具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手扭一般为圆球状或者弯把状,其共同的缺点在于手扭用于把持的 部位均突出于门体或者柜体,这种设计的局限性使得人们在门体或者柜体周边活动时,为 了防止被手扭突出部位刮伤或者碰撞,会有意的与把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虽然如此,但 仍然存在不小心被碰伤的情况,另一方面,这种设计技术的局限性,也大大的影响了整个门 体或者柜体的外观的视觉美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 外观美观大方、安装方便牢靠、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的手扭。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手扭,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安装于手扭安装板4上的手扭固定座3和手扭套2,手 扭套2置于手扭固定座3的外周,手扭固定座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手扭本体1,手扭本体1 包括手扭控制端1-1和手扭连接端1-2,手扭固定座3的另一侧通过紧固螺母11将手扭衬 板9和手扭限位板10紧固于手扭固定座3的连接轴3-1上,手扭衬板9位于手扭限位板10 与手扭固定座3之间,手扭衬板9和手扭限位板10的相向内侧分别上下布设有上部衬板凸 块9-1和下部限位板凸块10-1,扭簧8的簧体8-1套设于手扭固定座3的连接轴3-1上,扭 簧8的两个定位簧脚8-2分别卡靠于下部限位板凸块10-1和上部衬板凸块9-1上,且同时 与二者相连接;所述手扭套2和手扭安装板4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螺孔,通过紧固螺钉14将手扭 套2安装于手扭安装板4上;所述手扭衬板9和手扭安装板4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螺孔,通过紧固螺钉13将手 扭衬板9与手扭安装板4相连接,从而使之与手扭固定座3连接在一起;所述手扭衬板9上下两端的螺孔之间对应开设有配合旋转手扭限位的圆弧段 9-2,当手扭衬板9与手扭固定座3装配在一起时,上下两个对应的圆弧段9-2在手扭固定 座3的接合面上形成一个弧形凹槽12,此时手扭控制端1-1旋转时,则带动手扭固定座3在 此弧形凹槽12内作往复运动;为了实现牢固安装,所述手扭安装板4上还开设有螺孔,通过螺钉15将手扭安装 板4紧固于门体或柜体的一侧;所述手扭连接端1-2为分别设于手扭本体1上下两端的、由手扭控制端1-1连接 的两个手扭连接轴,手扭固定座3上设有与手扭连接轴滑动配合的上下两个连接轴套3-2, 所述手扭本体1与手扭固定座3活动连接是指通过弹性连接部件实现二者之间的弹性活动 连接;所述弹性连接部件包括通过弹簧套螺钉7紧固在一起的弹簧套6和手扭连接端1-2,弹簧5的一端挂接于弹簧套6上,另一端固定于手扭固定座3上,当从外部抽拉手扭控 制端1-1时,手扭连接端1-2在弹簧5的作用下随之被拉出,此时弹簧6的一端被牵拉并挂 接于弹簧套6上,另一端始终受力于手扭固定座3上,当外部拉力消失时,由于弹簧的回弹 力,手扭连接端1-2又复位于手扭固定座3的连接轴套3-2内。本专利技术手扭,结构设计合理,将手扭隐设于手扭套内,使用时可以不拉出使用,也 可以方便的拉出使用,有效改善了现有手扭存在的缺陷,使之与柜体或者门体结合时更加 安全美观,而且使用起来也更加安全可靠,与锁芯配合使用,适用于特何需要开关的场合。附图说明图1 本专利技术手扭主视图;图2 图1的手扭未拉出状态半剖左视图;图3 图1的手扭拉出状态半剖左视图;图4 图1的手扭未拉出状态半剖俯视图;图5 图1的手扭拉出状态半剖俯视图;图6 本专利技术的手扭固定座3正面结构示意图;图7 手扭固定座3背面结构示意图;图8 本专利技术的手扭本体1结构示意图;图9 本专利技术的手扭限位板10结构示意图;图10 本专利技术的手扭衬板9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1 本专利技术的手扭衬板9背面结构示意图;图12 本专利技术的手扭衬板9与手扭固定座装配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手扭本体,1-1、手扭控制端,1-2、手扭连接端,2、手扭套,3、手扭固定 座,3-1、连接轴,3-2、连接轴套,4、手扭安装板,5、弹簧,6、弹簧套,7、弹簧套螺钉,8、扭簧, 8-1、簧体,8-2、定位扭簧脚,9、手扭衬板,9-1、衬板凸块,9-2、圆弧段,10、手扭限位板, 10-1、限位板凸块,11、螺母,12、弧形凹槽,13、螺钉,14、螺钉,15、螺钉。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成作进一步的说 明。手扭,包括安装于手扭安装板4上的手扭固定座3和手扭套2,手扭套2置于手扭 固定座3的外周,手扭固定座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手扭本体1,手扭本体1包括手扭控制端 1-1和手扭连接端1-2,手扭固定座3的另一侧通过紧固螺母11将手扭衬板9和手扭限位 板10紧固于手扭固定座3的连接轴3-1上,手扭衬板9位于手扭限位板10与手扭固定座3 之间,手扭衬板9和手扭限位板10的相向内侧分别上下布设有上部衬板凸块9-1和下部限 位板凸块10-1,扭簧8的簧体8-1套设于手扭固定座3的连接轴3-1上,扭簧8的两个定位 簧脚8-2分别卡靠于下部限位板凸块10-1和上部衬板凸块9-1上,且同时与二者相连接; 手扭套2和手扭安装板4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螺孔,通过紧固螺钉14将手扭套2安装于手 扭安装板4上;手扭衬板9和手扭安装板4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螺孔,通过紧固螺钉13将 手扭衬板9与手扭安装板4相连接,从而使之与手扭固定座3连接在一起;所述手扭衬板9上下两端的螺孔之间对应开设有配合旋转手扭限位的圆弧段9-2,当手扭衬板9与手扭固 定座3装配在一起时,上下两个对应的圆弧段9-2在手扭固定座3的接合面上形成一个弧 形凹槽12,此时手扭控制端1-1旋转时,则带动手扭固定座3在此弧形凹槽12内作往复运 动; 为了实现牢固安装,手扭安装板4上还开设有螺孔,通过螺钉15将手扭安装板4 紧固于门体或柜体的一侧;所述手扭连接端1-2为分别设于手扭本体1上下两端的、由手扭 控制端1-1连接的两个手扭连接轴,手扭固定座3上设有与手扭连接轴滑动配合的上下两 个连接轴套3-2,所述手扭本体1与手扭固定座3活动连接是指通过弹性连接部件实现二者 之间的弹性活动连接;所述弹性连接部件包括通过弹簧套螺钉7紧固在一起的弹簧套6和 手扭连接端1-2,弹簧5的一端挂接于弹簧套6上,另一端固定于手扭固定座3上,当从外部 抽拉手扭控制端1-1时,手扭连接端1-2在弹簧5的作用下随之被拉出,此时弹簧6的一端 被牵拉并挂接于弹簧套6上,另一端始终受力于手扭固定座3,当外部拉力消失时,由于弹 簧的回弹力,手扭连接端1-2又复位于手扭固定座3的连接轴套3-2内。权利要求1.手扭,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手扭安装板(4)上的手扭固定座(3)和手扭套O),手 扭套( 置于手扭固定座(3)的外周,手扭固定座(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手扭本体(1),手 扭本体(1)包括手扭控制端(1-1)和手扭连接端(1-2),手扭固定座C3)的另一侧通过紧固 螺母(11)将手扭衬板(9)和手扭限位板(10)紧固于手扭固定座C3)的连接轴(3-1)上,手 扭衬板(9)位于手扭限位板(10)与手扭固定座C3)之间,手扭衬板(9)和手扭限位板(10) 的相向内侧分别上下布设有上部衬板凸块(9-1)和下部限位板凸块(10-1),扭簧(8)的簧 体(8-1)套设于手扭固定座(3)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手扭,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手扭安装板(4)上的手扭固定座(3)和手扭套(2),手扭套(2)置于手扭固定座(3)的外周,手扭固定座(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手扭本体(1),手扭本体(1)包括手扭控制端(1-1)和手扭连接端(1-2),手扭固定座(3)的另一侧通过紧固螺母(11)将手扭衬板(9)和手扭限位板(10)紧固于手扭固定座(3)的连接轴(3-1)上,手扭衬板(9)位于手扭限位板(10)与手扭固定座(3)之间,手扭衬板(9)和手扭限位板(10)的相向内侧分别上下布设有上部衬板凸块(9-1)和下部限位板凸块(10-1),扭簧(8)的簧体(8-1)套设于手扭固定座(3)的连接轴(3-1)上,扭簧(8)的两个定位簧脚(8-2)分别卡靠于下部限位板凸块(10-1)和上部衬板凸块(9-1)上,且同时与二者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治马爱民唐隆德张平陈乃忠郑岐娜丁希香于辉蔡洪义衣鹏飞解逸飞王磊孙强柳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三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