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片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6769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片材,该多层片材具有基材层、以及使用下述式所示的氟代乙烯乙烯基醚交替共聚物形成于所述基材层的至少一面上的涂布层,所述基材层由含有氨酯聚合物的薄膜形成。下述式中,X表示氟、氯或溴,Ra表示氢或C1~C10的烷基,Rb表示C1~C16的烷基,Rc表示C1~C16的亚烷基,m和n分别为整数,氟代乙烯乙烯基醚交替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在1000~2000000的范围内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含聚氨酯的层的多层片材,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薄膜耐久性的 多层片材。
技术介绍
作为透明的通用薄膜,已知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等,但是 在电子部件、户外用薄膜等领域,需求一种具有防污性、耐候性、耐热性和耐化学药品性的薄膜。例如,已知丙烯酸类聚合物和氨酯聚合物的薄膜为能够兼具高强度和高断裂伸长 率的薄膜,日本特表2001-52012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作为汽车等的表面保护 薄膜的、包含互穿网络聚合物层(IPN层)和至少1层含氟聚合物层的多层薄膜。此外,非 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2中也公开了作为包含2种独立的交联高分子网络的体系的IPN。 该多层薄膜的IPN层中使用氨酯聚合物和丙烯酸聚合物的IPN复合物,将丙烯酸类单体和 丙烯酸类交联剂、以及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的氨酯交联物前体的混合溶液涂布于基材上, 利用热使丙烯酸类单体和作为氨酯前体的多元醇/多异氰酸酯以不干涉模式各自聚合、交 联,从而得到。该方法具有不易受使用的单体的种类或组合、配合比等的限制(制约)的优点,但 由于氨酯聚合为加聚反应,比丙烯酸这样的链式反应慢,因此生产率方面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片材,其具有基材层、以及使用下述式所示的氟代乙烯乙烯基醚交替共聚物形成于所述基材层的至少一面上的涂布层,所述基材层由含有氨酯聚合物的薄膜形成,***式中,X表示氟、氯或溴,Ra表示氢或C1~C10的烷基,Rb表示C1~C16的烷基,Rc表示C1~C16的亚烷基,m和n分别为整数,氟代乙烯乙烯基醚交替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在1000~2000000的范围内选择。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甲斐诚中川善夫上杉正纪大泽由佳山本康德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